一种摩托车的盲区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908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摩托车的盲区监测装置,包括:连接板,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摩托车尾部相固定的连接面;雷达监测头,固定在连接板的左右两侧,用于监测位于摩托车左右两侧的物体;以及反馈组件,用于安装在摩托车的前端;当所述雷达监测头监测到摩托车左右两侧存有物体,通过所述反馈组件提示位于摩托车前端的驾驶员。本专利通过在摩托车上设置雷达监测头,来监测摩托车左右两侧的盲区情况,并通过所述反馈组件提示驾驶员,从而起到盲区监测的作用。起到盲区监测的作用。起到盲区监测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的盲区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摩托车
,特指一种摩托车的盲区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盲点监测是指利用探测设备技探测相邻车道后方有没有车子在靠近,以及后视镜盲区里有没有车子;当有车子靠近或者盲区里有车的时候,监测系统就会通过声音、灯光等方式提醒驾驶员。现有大部分汽车都配置有盲区监测装置,且大多会在汽车出厂的时候即进行配置。
[0003]但对于摩托车以及一些二轮交通工具来说,其不配置有盲区监测装置,无法监测二轮交通工具的盲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摩托车的盲区监测装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摩托车的盲区监测装置,包括:
[0007]连接板,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摩托车尾部相固定的连接面;
[0008]雷达监测头,固定在连接板的左右两侧,用于监测位于摩托车左右两侧的物体;以及
[0009]反馈组件,用于安装在摩托车的前端;当所述雷达监测头监测到摩托车左右两侧存有物体,通过所述反馈组件提示位于摩托车前端的驾驶员。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面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通过在第一连接孔来与所述摩托车尾部相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上还设有预装板,预装板中设有凸起部,凸起部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摩托车尾部的第二连接孔。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孔为左右走向的条形孔,通过在第一连接孔中设置紧固件连接所述预装板,通过调节紧固件在第一连接孔中的位置来调节与装备与连接板之间的左右相对位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包括通过弯折成形在预装板上的折U部。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左右两端设有翻折部,所述雷达监测头固定在所述翻折部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反馈组件包括蜂鸣器,当所述雷达监测头监测到摩托车左右两侧存有物体,所述蜂鸣器响应。
[0016]进一步地,所述反馈组件包括警示灯,其用于安装在摩托车的后视镜上;当所述雷达监测头监测到摩托车左右两侧存有物体时,所述警示灯动作提示驾驶员。
[0017]进一步地,所述反馈组件包括振动马达,其用于安装在摩托车的手柄上;所述雷达监测头监测到摩托车左右两侧存有物体时,所述振动马达动作提示驾驶员。
[0018]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19]本专利通过在摩托车上设置雷达监测头,来监测摩托车左右两侧的盲区情况,并通过所述反馈组件提示驾驶员,从而起到盲区监测的作用;并且,本专利中通过连接板的固定结构,其可以固定在任意使用者所想要固定的位置,组装灵活,也便于将该盲区监测装置固定在现有已在使用的摩托车上,实现灵活摩托车的灵活改装。
[0020]本专利中的盲区监测装置在安装时,可以先将所述预装板固定在摩托车尾部,再将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预装板上,实现雷达监测头的安装,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将盲区监测装置直接安装在摩托车尾部上往往较为麻烦,即摩托车上的安装面可能会因为摩托车的长期运行而变形,而采用先安装预装板再安装连接板的好处在于,由于预装板与连接板之间的连接都是预先设定好的,因此安装较为方便,允许使用者进行多次拆装,且拆装快速。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连接板处的正面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连接板处的背面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连接板处的爆炸示意图。
[0024]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
[0025]1、连接板;11、连接面;12、第一连接孔;13、翻折部;2、雷达监测头;3、预装板;31、凸起部;32、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摩托车的盲区监测装置,包括:
[0029]连接板1,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摩托车尾部相固定的连接面11;一般摩托车的尾部多设有后挡泥板,而所述连接板1则一般用来安装在所述后挡泥板上。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板1具体为一方形面板,方形面板上成形出方形的连接面11;其中,所述连接面11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1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12设有两个,其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面11的左右两侧,通过在第一连接孔12中设有螺钉等紧固件来将所述连接板1固定在所述后挡泥板上。
[0030]进一步地,还包括雷达监测头2,固定在连接板1的左右两侧,用于监测位于摩托车左右两侧的物体;如图结合图1、3所示,所述连接板1的左右两端设有翻折部13,翻折部13是所述连接板1铸造成形时一体成形在所述翻折部13上,翻折部13与所述连接板1相垂直设置,形成侧方端面;所述雷达监测头2固定在所述翻折部13上,使得所述雷达监测头2朝向车体的左右两侧。雷达监测头2用于固定车体两侧的物体,即当所述车体两侧设有物体时,通过雷达技术监测到物体的存在并发出信号来提示驾驶员。
[0031]进一步地,还包括反馈组件,用于安装在摩托车的前端;当所述雷达监测头2监测到摩托车左右两侧存有物体,通过所述反馈组件提示位于摩托车前端的驾驶员。所述反馈组件可以是蜂鸣器,蜂鸣器可以安装在摩托车的仪表盘处,当所述雷达监测头2监测到物体时,所述蜂鸣器工作,提示驾驶员盲区情况。此外,反馈组件还可以是振动元件,振动元件的
形式多用于摩托车高速形式的时候,因为在摩托车高速运动时,驾驶员所接收到的噪音过大,蜂鸣器形式难以起到提示效果,因此采用振动元件,通过振动元件的振动来提示使用者。
[0032]结合上述连接板1、雷达监测头2以及反馈组件,本专利通过在摩托车上设置雷达监测头2,来监测摩托车左右两侧的盲区情况,并通过所述反馈组件提示驾驶员,从而起到盲区监测的作用;并且,本专利中通过连接板1的固定结构,其可以固定在任意使用者所想要固定的位置,组装灵活,也便于将该盲区监测装置固定在现有已在使用的摩托车上,实现灵活摩托车的灵活改装。
[0033]进一步地,结合图1、2所示,本专利中的连接板1上还设有预装板3,预装板3中设有凸起部31,凸起部31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摩托车尾部的第二连接孔32。其中,所述凸起部31为一通过弯折成形在所述在预装板3上的折U部,在折U部的平面部分设有所述第二连接孔32,通过在第二连接孔32上设置紧固件来与车辆后端相连接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12设有两个,其位于所述连接面11的左右两侧上,所述预装板3的左右两端抵靠在第一连接孔12上,通过在所述第一连接孔12与所述预装板3之间设有螺钉、螺母来进行固定连接。安装时,可以先将所述预装板3固定在摩托车尾部,再将所述连接板1固定在所述预装板3上,实现雷达监测头2的安装,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将盲区监测装置直接安装在摩托车尾部上往往较为麻烦,即摩托车上的安装面可能会因为摩托车的长期运行而变形,而采用先安装预装板3再安装连接板1的好处在于,由于预装板3与连接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的盲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1),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摩托车尾部相固定的连接面(11);雷达监测头(2),固定在连接板(1)的左右两侧,用于监测位于摩托车左右两侧的物体;以及反馈组件,用于安装在摩托车的前端;当所述雷达监测头(2)监测到摩托车左右两侧存有物体,通过所述反馈组件提示位于摩托车前端的驾驶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盲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11)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12),通过在第一连接孔(12)来与所述摩托车尾部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盲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上还设有预装板(3),预装板(3)中设有凸起部(31),凸起部(31)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摩托车尾部的第二连接孔(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盲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2)为左右走向的条形孔,通过在第一连接孔(12)中设置紧固件连接所述预装板(3),并通过调节紧固件在第一连接孔(12)中的位置来调节与装备与连接板(1)之间的左右相对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国征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梦工厂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