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901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试验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灯座,所述灯座的一侧外壁螺纹连接有补光灯,所述底板的顶部放置有储液皿,所述储液皿的顶部放置有育苗盘,所述育苗盘的顶部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水培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二密封塞塞入圆孔内部即可以保证隔板的密封性,从而能够有效的将储液皿分成多个实验腔,随后实验人员再将第一密封塞塞入稳液孔内部,实现了对育苗盘内部的密封,避免多个水培组件内部出现培养药液交换的情况,实现了实验人员对多种Zn浓度下钻叶紫菀的生长发育情况,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用需求。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其中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尤为严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是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关系到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问题。植物修复是目前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植物修复效率关键在于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其重金属含量,富集植物筛选是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提取修复的基础和核心问题,同时也是污染环境植物修复的难点及前沿。锌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其在植物体内的积累不仅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还会通过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
[0003]通过田间和矿区调查分析发现钻叶紫菀对Zn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属于菊科紫菀属植物,其茎、叶(干物质)中Zn含量分别达4565mg/kg和4841mg/kg,地上部Zn富集系数大于1,且地上部分含量大于地下部分含量,钻叶紫菀与国内重金属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靠扦插繁殖、蜈蚣草靠孢子繁殖相比,具有全年可生长,受温度的影响较小,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抗逆性强,而且依靠种子繁殖,生理性状稳定,便于扩繁等优点,因此被选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
[0004]目前,钻叶紫菀对Zn的富集特征及修复性能还不清楚。为明确钻叶紫菀对Zn的超富集特征及其修复性能。提出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试验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试验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0006]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试验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灯座,所述灯座的一侧外壁螺纹连接有补光灯,所述底板的顶部放置有储液皿,所述储液皿的顶部放置有育苗盘,所述育苗盘的顶部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水培组件,所述储液皿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储液皿体积进行等分的隔开组件,所述育苗盘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液位传感器。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挡杆,所述挡杆的横截面为L型,所述挡杆的数目为四组,四组所述挡杆围成有限位腔,所述限位腔的规格与所述储液皿的规格相适配。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培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育苗盘顶部外壁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内壁开设有等距离呈圆形分布的通孔,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斗,所述固定斗的两端均为开放式。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育苗盘的底部内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稳液孔,所述稳液
孔的内部插接有第一密封塞。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开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储液皿底部内壁呈等距离分布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部插接有第二密封塞。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皿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育苗盘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凸条,所述第二连接块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相互卡接。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两侧外壁分别插接有抽气管和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储液皿的内部。
[0013]本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14]1.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试验装置,通过设置的储液皿、育苗盘和水培组件,在实验人员对钻叶紫菀种子进行培育时,实验人员首先将去离子后的钻叶紫菀种子放置于安装槽内部并向储液皿内部加入适量的营养液和实验液,随后实验人员打开补光灯对种子进行一定时长的光照,由于安装槽底部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因此可以使位于其内部的种子能够充分的与药液接触进行水培工作;
[0015]由于安装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斗,因此可以对种子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避免在实验人员搬运的过程中出现多个安装槽内部种子位置错位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同时由于安装槽具有一定的高度且呈喇叭型,因此可以在种子发芽生长后对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保证了钻叶紫菀能够稳定的进行生长。
[0016]2.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试验装置,通过设置的隔板、圆孔和第二密封塞,在实验人员需要进行多组对照实验时,通过将第二密封塞塞入圆孔内部即可以保证隔板的密封性,从而能够有效的将储液皿分成多个实验腔,随后实验人员再将第一密封塞塞入稳液孔内部,实现了对育苗盘内部的密封,避免多个水培组件内部出现培养药液交换的情况,实现了实验人员对多种Zn浓度下钻叶紫菀的生长发育情况,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0017]3.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试验装置,通过设置的气泵、进气管和抽气管,在实验人员对钻叶紫菀种子进行预配养的过程中启动气泵,通过气泵可以向储液皿内部鼓入空气,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同时在储液皿内部鼓入空气的过程中可以使溶液进行充分混合,保证了培养液对种子的均匀培养,进一步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0018]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俯视结构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仰视结构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育苗盘拆分结构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育苗盘拆分仰视结构图;
[0025]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结构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
底板、2

灯座、3

固定斗、4

支撑板、5

储液皿、6

育苗盘、7

挡杆、8

通孔、9

安装槽、10

第一密封塞、11

稳液孔、12

第一连接块、13

凸条、14

补光灯、15

液位传感器、16

第二密封塞、17

隔板、18

第二连接块、19

定位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试验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灯座(2),所述灯座(2)的一侧外壁螺纹连接有补光灯(14),所述底板(1)的顶部放置有储液皿(5),所述储液皿(5)的顶部放置有育苗盘(6),所述育苗盘(6)的顶部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水培组件,所述储液皿(5)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储液皿(5)体积进行等分的隔开组件,所述育苗盘(6)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液位传感器(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挡杆(7),所述挡杆(7)的横截面为L型,所述挡杆(7)的数目为四组,四组所述挡杆(7)围成有限位腔,所述限位腔的规格与所述储液皿(5)的规格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培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育苗盘(6)顶部外壁的安装槽(9),所述安装槽(9)的底部内壁开设有等距离呈圆形分布的通孔(8),所述安装槽(9)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斗(3),所述固定斗(3)的两端均为开放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试验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王天顺蒋文艳廖洁莫磊兴王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