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功能复合菌剂的生态土壤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184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多功能复合菌剂的生态土壤修复装置,包括翻土机构,翻土机构包括主梁、若干底杆以及两个侧架,底杆上固定有犁铲,侧架上安装有若干滚轮,主梁的顶端安装有施药机构,施药机构包括座板、药箱、水泵以及输送管,输送管上连接有若干喷液管,喷液管与底杆的侧端面相贴合。该基于多功能复合菌剂的生态土壤修复装置,通过设置在翻土机构上的施药机构,使得翻土机构与牵引设备进行连接后,牵引设备能够牵引翻土机构对土地进行翻铲的同时施药机构可将储存的复合菌剂注入到翻铲后的土壤内部,使复合菌剂能够到达更深处的土壤,增加土壤修复的效果。增加土壤修复的效果。增加土壤修复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功能复合菌剂的生态土壤修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具体为基于多功能复合菌剂的生态土壤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通过向受污染的土壤喷涂的功能古河复合菌剂后可使土壤被复合菌剂渗透,从而使复合菌剂对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处理。由于在对土壤喷涂复合菌剂时,复合菌剂在土壤的表面向土壤内部渗入的深度较浅,使得土壤深处的污染难以被修复,鉴于此,我们提出基于多功能复合菌剂的生态土壤修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多功能复合菌剂的生态土壤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基于多功能复合菌剂的生态土壤修复装置,包括翻土机构,所述翻土机构包括主梁、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主梁底端的若干底杆以及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主梁首末两端的两个侧架,所述底杆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犁铲,所述侧架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若干滚轮,所述主梁的顶端安装有施药机构,所述施药机构包括座板、安装在所述座板上的药箱、与所述药箱相连通的水泵以及与所述水泵相连通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连接有若干喷液管,所述喷液管与所述底杆的侧端面相贴合。
[0006]优选的,所述主梁的后侧端面上紧密焊接有铰座,所述铰座上铰接有牵引杆。
[0007]优选的,所述底杆的前侧端面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护套板,所述护套板的横截面呈V形状,所述喷液管套设在所述护套板的内侧。
[0008]优选的,所述座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主梁的顶端,所述药箱和所述水泵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座板的侧端面上。
[0009]优选的,所述药箱的顶端设置有通口,所述通口中套接有顶盖。
[0010]优选的,所述水泵的入液端与所述药箱的底端之间连接有抽液管,所述水泵的出液端与所述输送管之间连接有泵液管。
[0011]优选的,所述座板的侧端面上还通过螺栓固定有蓄电池,所述水泵与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该基于多功能复合菌剂的生态土壤修复装置,通过设置在翻土机构上的施药机构,使得翻土机构与牵引设备进行连接后,牵引设备能够牵引翻土机构对土地进行翻铲的同时施药机构可将储存的复合菌剂注入到翻铲后的土壤内部,使复合菌剂能够到达更深处的土壤,增加土壤修复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反面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翻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底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中施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各个标号的意义为:
[0020]1、翻土机构;11、主梁;111、铰座;12、底杆;121、犁铲;122、护套板;13、侧架;131、滚轮;14、牵引杆;2、施药机构;21、座板;22、药箱;221、通口;222、顶盖;23、水泵;231、抽液管;232、泵液管;24、输送管;241、喷液管;25、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此外,术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4]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5]基于多功能复合菌剂的生态土壤修复装置,包括翻土机构1,翻土机构1包括主梁11、通过螺栓固定在主梁11底端的若干底杆12以及通过螺栓固定在主梁11首末两端的两个侧架13。底杆12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犁铲121,侧架13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若干滚轮131,主梁11的后侧端面上紧密焊接有铰座111,铰座111上铰接有牵引杆14,通过将牵引杆14的末端与牵引设备相连接后,牵引设备在运动时会通过牵引杆14对翻土机构1进行牵引,使犁铲121将土壤进行翻铲,随着翻土机构1的运动,在侧架13和滚轮131的作用下,使翻土机构1能够在通过滚轮131沿地面进行移动,从而使牵引设备能够牵引翻土机构1对土地进行翻土。
[0026]本实施例中,主梁11的顶端安装有施药机构2,施药机构2包括座板21、安装在座板21上的药箱22、与药箱22相连通的水泵23以及与水泵23相连通的输送管24,水泵23的入液端与药箱22的底端之间连接有抽液管231,水泵23的出液端与输送管24之间连接有泵液管232,输送管24上连接有若干喷液管241,喷液管241与底杆12的侧端面相贴合,当将水泵23与外界电源相接通时,水泵23开始工作并通过抽液管231抽取药箱22内储存的复合菌剂药液,使复合菌剂能够通过泵液管232泵入到输送管24中,最终复合菌剂通过多个喷液管241喷向被犁铲121翻铲的土地中,从而使药液能够喷入深层的土壤内,增加土壤修复的效果。
[0027]具体的,底杆12的前侧端面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护套板122,护套板122的横截面呈V形状,喷液管241套设在护套板122的内侧,使护套板122将喷液管241保护在内,防止喷液管241受到土壤的挤压而从底杆12上脱落。
[0028]进一步的,座板21通过螺栓固定在主梁11的顶端,使座板21被固定在主梁11上。药箱22和水泵23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座板21的侧端面上,使药箱22和水泵23均被固定在座板21上。
[0029]此外,药箱22的顶端设置有通口221,通过从顶盖222通口221处可向药箱22的内部进行复合菌剂药液的添加工作。通口221中套接有顶盖222,通过合拢顶盖222即可防止翻土机构1带动施药机构2运动时药箱22内的复合菌剂药液从通口221处向外洒出的情况发生。
[0030]值得注意的是,座板21的侧端面上还通过螺栓固定有蓄电池25,水泵23与蓄电池25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使蓄电池25作为水泵23的电源,蓄电池25与水泵23之间还电性连接有控制开关,使人们通过对控制开关进行启闭即可达到启闭水泵23的目的。
[0031]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涉及到的水泵23和蓄电池25均为现有的常规技术,本新型中不再赘述。
[0032]本实施例的基于多功能复合菌剂的生态土壤修复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多功能复合菌剂的生态土壤修复装置,包括翻土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土机构(1)包括主梁(11)、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主梁(11)底端的若干底杆(12)以及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主梁(11)首末两端的两个侧架(13),所述底杆(12)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犁铲(121),所述侧架(13)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若干滚轮(131),所述主梁(11)的顶端安装有施药机构(2),所述施药机构(2)包括座板(21)、安装在所述座板(21)上的药箱(22)、与所述药箱(22)相连通的水泵(23)以及与所述水泵(23)相连通的输送管(24),所述输送管(24)上连接有若干喷液管(241),所述喷液管(241)与所述底杆(12)的侧端面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功能复合菌剂的生态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1)的后侧端面上紧密焊接有铰座(111),所述铰座(111)上铰接有牵引杆(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功能复合菌剂的生态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杆(12)的前侧端面上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培丰徐继伟张广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