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比行星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528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45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速比行星减速器,包括:壳体;输入轴,轴向转动连接于壳体中且位于壳体的一端;输出盘,轴向转动连接于壳体中且位于壳体的另一端;第一行星减速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以及若干绕第一太阳轮周向布置且啮合的第一行星轮,所述第一太阳轮与输入轴联动,所述壳体内壁与第一行星轮相啮合;联动盘,若干所述第一行星轮均转动连接于联动盘上;以及第二行星减速机构,包括与联动盘同轴联动的第二太阳轮以及若干绕第二太阳轮周向布置且啮合的第二行星轮,所述壳体内壁与第二行星轮相啮合,若干所述第二行星轮均转动连接于输出盘上。本申请具有集成度与速比均较高的效果。本申请具有集成度与速比均较高的效果。本申请具有集成度与速比均较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比行星减速器


[0001]本申请涉及减速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速比行星减速器。

技术介绍

[0002]减速器是一种用于降低转动速度并提高扭矩的传动机构,其一端通常与输入设备连接,而另一端即可输出一个转速较低扭矩较大的转动速度至下一级的被驱动设备。常见的减速器通常可分为蜗轮蜗杆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行星减速器、齿轮减速器以及谐波减速器等,不同的减速器之间原理不同,其传动比以及制造难度的差异也较大,并且根据减速器的不同的特性,也会分别对应应用在对应的工况场合中。
[0003]行星减速器顾名思义就是一种采用行星减速机构设计的减速器,传统的行星减速器通常包括太阳轮以及布置于太阳轮外的行星轮,通过太阳轮输入动力,经过行星轮的转动以带动连接行星轮的支架转动,而支架的转动速度会通过太阳轮以及行星轮的传动而相比于输入转速具有较低的输出转速,而该输出转速即可被用作减速器的输出动力而传递至下一级。
[0004]但是传统的行星减速器的减速比并不高,当需要较大的传动比时通常会发生多个减速器多级联动的情况,较为不便。r/>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比行星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输入轴(2),轴向转动连接于壳体(1)中且位于壳体(1)的一端;输出盘(3),轴向转动连接于壳体(1)中且位于壳体(1)的另一端;第一行星减速机构(4),包括第一太阳轮(41)以及若干绕第一太阳轮(41)周向布置且啮合的第一行星轮(42),所述第一太阳轮(41)与输入轴(2)联动,所述壳体(1)内壁与第一行星轮(42)相啮合;联动盘(5),若干所述第一行星轮(42)均转动连接于联动盘(5)上;以及第二行星减速机构(6),包括与联动盘(5)同轴联动的第二太阳轮(61)以及若干绕第二太阳轮(61)周向布置且啮合的第二行星轮(62),所述壳体(1)内壁与第二行星轮(62)相啮合,若干所述第二行星轮(62)均转动连接于输出盘(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比行星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同轴依次固定的输入部(11)、连接部(12)以及输出部(13),所述输入轴(2)转动连接于输入部(11)中,所述输出盘(3)转动连接于输出部(13)中;所述壳体(1)还包括内齿套(15),所述内齿套(15)固定于连接部(12)内侧,所述内齿套(15)的内齿壁与第一行星轮(42)以及第二行星轮(62)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比行星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套(15)的内齿壁的齿数沿其轴向始终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比行星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套(15)的外周向具有向外扩张的固定部(16),所述内齿套(15)、输入部(11)、连接部(12)以及输出部(13)之间通过螺栓相互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东益胡昶畅孙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