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对多工作模式的结构自调整式车载飞轮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飞轮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应对多工作模式的结构自调整式车载飞轮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车载磁悬浮飞轮电池凭借其能量转换效率高、无污染、寿命长等优势,已然成为电动汽车领域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动力电池。将车载磁悬浮飞轮电池作为辅助电源,配合电动汽车原动力电池,其构成的复合电源系统可以实现这两种电源的优势互补,从而优化能量的利用效率,提高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增加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同时,车载磁悬浮飞轮电池的加入可以减小原动力电池的充放电电流,从而对电池进行了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对于车载磁悬浮飞轮电池系统而言,飞轮电机和磁轴承技术是影响其整体性能的两大关键技术。车载磁悬浮飞轮电池通常需要工作在充电模式、待机模式以及放电模式等多工作模式,且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对磁轴承系统与飞轮电机有不同的需求。具体地:
[0003](1)充电模式。在电动汽车下坡或制动时,车载磁悬浮飞轮电池回收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为减小制动能量对原动力电池的大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对多工作模式的结构自调整式车载飞轮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外壳,真空外壳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散热器(71)、飞轮轴向磁轴承定子轭(81)、飞轮(4)和配重(9);所述散热器(71)内部沿周向设有蚁穴式沟道,所述沟道中存有散热液(73),沟道上部连接有散热片,散热片末端置于真空外壳外部;所述飞轮(4)下球体内对称嵌有若干个配重磁力吸附装置(45),所述配重磁力吸附装置(45)包括隔磁套、永磁体、弹簧和树脂盖,所述隔磁套嵌在飞轮(4)的下球内,永磁体放置在隔磁套内部,弹簧放置在永磁体下端,且隔磁套利用树脂盖进行密封;所述真空外壳的底盖上表面安装有配重轴向被动磁轴承下部永磁体(31),所述配重轴向被动磁轴承下部永磁体(31)与配重轴向被动磁轴承上部永磁体(91)同轴间隙设置,配重轴向被动磁轴承下部永磁体(31)与配重轴向被动磁轴承上部永磁体(91)组成配重轴向被动磁轴承;所述散热器(71)外部同轴设有飞轮电机定子铁心(6),飞轮电机定子铁心(6)上设有电机,飞轮(4)内部设有径向磁阻力磁轴承(53)和径向洛伦兹力磁轴承(52);所述飞轮轴向磁轴承定子轭(81)的中心轴上固定飞轮轴向洛伦兹力磁轴承定子轭(811),飞轮轴向洛伦兹力磁轴承定子轭(811)上缠绕有飞轮轴向洛伦兹力磁轴承控制线圈(812),飞轮轴向洛伦兹力磁轴承控制线圈(812)和轴向洛伦兹力磁轴承永磁体(431)组成飞轮轴向洛伦兹力磁轴承;所述飞轮轴向磁轴承定子轭(81)下端嵌有飞轮轴向被动磁轴承上部永磁体(82),飞轮轴向被动磁轴承上部永磁体(82)与飞轮轴向被动磁轴承下部永磁体(44)组成飞轮轴向被动吸力磁轴承;所述真空外壳的底盖中心安装飞轮轴向halbach轴向被动磁轴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自调整式车载飞轮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飞轮电动机一(61)与飞轮电动机二(62),飞轮电动机一(61)和飞轮电动机二(62)的内部气隙为锥环状;飞轮电动机一(61)与飞轮电动机二(62)具有相同的径向气隙长度,且飞轮电动机一(61)的额定功率小于飞轮电动机二(6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自调整式车载飞轮电池,其特征在于,飞轮电动机一的永磁体与飞轮电动机二的线圈在轴向存在耦合,并在径向上存在锥环状的气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自调整式车载飞轮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飞轮发电机一(64)和飞轮发电机二(65),飞轮发电机一(64)和飞轮发电机二(65)内部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煜,张宵啸,崔俊杰,顾晓伟,单龙,于焰均,刁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