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板及装配式重型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18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台板,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顶板、底板、格栅支撑板和多个连接杆,顶板和底板分别固定设置于格栅支撑板的顶端面和底端面上,顶板上开设有防滑漏水孔,格栅支撑板的底边沿开设有多个过水槽,底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泄水孔,格栅支撑板中的各格栅均至少与一个泄水孔连通,泄水孔上能够拆卸的连接有泄水管;格栅支撑板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孔,连接杆的一端用于插设固定于连接孔中,另一端用于插设于另一个平台板中的连接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重型平台,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平台板以及支撑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平台板及装配式重型平台具有可承受重载、防水且实现有组织排水、防滑、循环使用的优势。循环使用的优势。循环使用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台板及装配式重型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平台板及装配式重型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搭建平台以满足施工要求,承受施工机具、人员、材料的荷载,甚者还负责供重型施工车辆通行。此类平台板的使用周期较长,几个月~几年不等,在此期间的平台排水问题应予以考虑。另外,城市主干道发生塌陷、桥梁出现险情等,需临时应急抢修,恢复其通行功能,需要可供车辆通行的平台板;若发生险情是降水所致,那平台板也有防止雨水倒灌的要求。从中可以发现,重载、有组织排水、防滑、可循环使用是上述平台板的所需要具备的共性。
[0003]目前,可供上述平台选用的板主要有以下4种:
[0004]1、厚钢板——当有地基软弱情况,为保障施工车辆短期通行的需要,采用厚度约30mm的钢板用作通行平台板;
[0005]2、钢格栅板——在多层工业厂房中,采用圆钢、扁钢、角钢、薄壁型钢等焊接而成的格栅板用作平台板;
[0006]3、脚手架板——在施工现场,有采用厚度约30mm的木板放置在脚手架上用作施工平台板;荷载较大时有铺设双层或多层情形;
[0007]4、浇筑板——在施工现场,用于人员通行或施工需要,采用厚度约20mm、砼浇筑用的木纤维板用作搭建施工通道、平台的平台板。
[0008]在上述几种平台板,每种都有其优点,但没有一种可以同时兼顾可承受重载、防水、实现有组织排水、防滑以及循环使用的重型平台板,以下分析其劣势:
[0009]1、厚钢板——尽管厚度已经30mm,有的可能更厚,但厚钢板属于平面受力,对于载重数十吨、单轴轮压近100KN的载重工程车辆而言,承载能力还是太小;当然将钢板厚度增大到上百毫米厚,承载力及刚度应该也不会差,但是造价会很高,且因其重量过重不易搬运以及安装,再者,对于未做表面处理的厚钢板而言,遇水、积雪或结冰后防滑性能较差。还有厚钢板一旦发生塑性变形,矫正十分困难,循环使用性能差,所以厚钢板不适合重型平台板使用。
[0010]2、钢格栅板——由圆钢、扁钢、角钢、薄壁型钢等焊接而成,承载力较小;再者,每块钢格栅板均为镂空状,自身无防水性能更无从谈起有组织排水或雨水收集,因此钢格栅板不适合重型平台板使用。
[0011]3、脚手架板——通常平台均为露天使用,干湿、暴晒、冰冻等环境是常态,木质脚手架板的适应能力差;还有抗磨性能低、病虫害的袭扰,导致木质脚手架板耐久性差。对于木质脚手架板其承载力低且压缩变形量大、持续的火星溅射即可引燃,防火性能差、损耗率高,无法满足重型平台板使用要求。
[0012]4、浇筑板——浇筑板克服了木质脚手架板吸水率高、抗虫害能力强、不宜燃烧,但因表面光滑所致其承载力低、仅能循环使用3次左右、抗滑性能差、,无法满足重型平台板使
用要求。
[0013]因此,针对建筑工程施工、道路应急抢险等对平台板的特殊要求,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重型平台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台板及装配式重型平台,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具有可承受重载、防水且实现有组织排水、防滑、循环使用的优势。
[001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台板,包括:顶板、底板、格栅支撑板和多个连接杆,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格栅支撑板的顶端面和底端面上,所述顶板上开设有防滑漏水孔,所述格栅支撑板的底边沿开设有多个过水槽,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泄水孔,所述格栅支撑板中的各格栅均至少与一个所述泄水孔连通,所述泄水孔上能够拆卸的连接有泄水管,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格栅支撑板均由金属材质制成;所述格栅支撑板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用于插设固定于所述连接孔中,另一端用于插设于另一个所述平台板中的连接孔内。
[0017]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且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连接孔内侧的所述格栅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杆相匹配的螺母,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用于旋进两个所述平台板上的所述螺母上。
[0018]优选的,还包括多个加劲板,所述加劲板为波纹呈矩形的波纹板,所述加劲板用于固定设置于所述顶板的底面,且所述加劲板的波峰面与所述顶板接触,所述波峰面上开设有多个漏水焊接孔,各所述漏水焊接孔分别与各所述防滑漏水孔相对开设。
[0019]优选的,所述格栅支撑板由多个纵向龙骨和多个横向龙骨焊接连接而成,两侧的所述纵向龙骨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宽度方向的两边缘,且两侧的所述纵向龙骨由C型钢/槽钢与钢板组成的截面呈矩形的管件,中间的所述纵向龙骨采用焊接或轧制的箱型截面或冷弯薄壁矩形钢管。
[0020]优选的,还包括多条角钢,两侧的所述纵向龙骨内侧面均焊接有所述角钢,中间的所述纵向龙骨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角钢,所述角钢的两个外侧面分别抵接并焊接固定于所述纵向龙骨和所述加劲板上。
[0021]优选的,两侧的所述横向龙骨采用C型钢或槽钢,中间的所述横向龙骨采用钢板,且各所述纵向龙骨为连续结构,各所述横向龙骨分为多个间断的子龙骨,同一个所述横向龙骨均位于同一直线且依次布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纵向龙骨之间。
[0022]优选的,所述顶板和所述纵向龙骨设置有相对设置、上下贯通的吊装孔,所述纵向龙骨上的所述吊装孔内焊接固定有带内螺纹的套管,且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四个所述吊装孔,顶板上的四个所述吊装孔所连接形成几何形状的几何中心为所述顶板的重心。
[0023]优选的,所述泄水孔内设置有内丝扣,所述内丝扣可连接所述泄水管。
[0024]优选的,通过将相对的所述防滑漏水孔和所述漏水焊接孔的边沿焊接连接实现所述顶板和所述加劲板的连接。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重型平台,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平台板以及支撑架,多个所述平台板均铺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平台板未设所述连接孔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
点,且所述支撑点处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支撑点和所述支撑架接触并连接,相邻的所述平台板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固定。
[0026]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平台板及装配式重型平台通过连接杆将多个平台板联接起来,协同承载荷载,使得平台整体具备变形协调的功能,可避免局部荷载作用下相邻平台板的高差发生,达到受力联动的效果,提高平台整体的极限承载力;另外平台板的顶板、格栅支撑板和底板形成空间组合构件,减轻了平台的重量,且还在顶板上开设有防滑漏水孔,格栅支撑板的底边沿开设有多个过水槽,底板上开设有泄水孔,实现了有组织排水或雨水收集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此平台为多个平台板装配而成,将连接杆拿下后,该平台板为无任何局部凸出结构,方便运输及堆放。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底板、格栅支撑板和多个连接杆,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格栅支撑板的顶端面和底端面上,所述顶板上开设有防滑漏水孔,所述格栅支撑板的底边沿开设有多个过水槽,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泄水孔,所述格栅支撑板中的各格栅均至少与一个所述泄水孔连通,所述泄水孔上能够拆卸的连接有泄水管,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格栅支撑板均由金属材质制成;所述格栅支撑板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用于插设固定于所述连接孔中,另一端用于插设于另一个所述平台板中的连接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且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连接孔内侧的所述格栅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杆相匹配的螺母,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用于旋进两个所述平台板上的所述螺母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加劲板,所述加劲板为波纹呈矩形的波纹板,所述加劲板用于固定设置于所述顶板的底面,且所述加劲板的波峰面与所述顶板接触,所述波峰面上开设有多个漏水焊接孔,各所述漏水焊接孔分别与各所述防滑漏水孔相对开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支撑板由多个纵向龙骨和多个横向龙骨焊接连接而成,两侧的所述纵向龙骨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宽度方向的两边缘,且两侧的所述纵向龙骨由C型钢/槽钢与钢板组成的截面呈矩形的管件,中间的所述纵向龙骨采用焊接或轧制的箱型截面或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亚杰吴谨辉吴昌董传艳亢丽芬彭辉雷宏刚王昊郭昱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