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8097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天线装置,其包含辅助连接单元、旋转连接单元、天线本体及壳体。辅助连接单元是具有一管部及复数个爪部,且管部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爪部是延设于管部的第一端;旋转连接单元是具有杆部及球部,且杆部具有一第三端,其中球部与杆部的第三端连接,且爪部是握持球部的至少一部分;天线本体是至少具有一辐射部及一弹性部,且弹性部具有一第四端及一第五端,其中弹性部的第四端是与辐射部连接,且弹性部是穿设于管部以使弹性部的第五端与球部抵接;壳体是具有一容置空间及一开口,且容置空间是容置天线本体、辅助连接单元及旋转连接单元,其中杆部的一部分是通过开口以外露于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天线装置较不易损坏且有较低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讯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线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借由通讯系统相互传递资讯,其中,天 线装置是通讯系统中用来发射与接收电磁波能量的重要元件,若是缺少天 线装置,则通讯系统将会无法发射与接收资讯。因此,天线装置的角色对 通讯系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习知的天线装置1是包含一天线本体11、 一天线套12及一天线座13。天线套12是套设天线本体11,而天线本体ll是 通过天线座13而与一馈入端14电性连接,其中,天线套12是具有一枢接 轴121,且天线座13是具有一枢接孔131以与枢接轴121枢接使得天线套 12可相对于天线座13旋转,进而可改变天线本体11收发信号的角度,亦 可便于收纳。然而,当天线套12相对于天线座13旋转时,天线本体ll会受到天线 套12与天线座13的带动而弯折,进而导致天线本体11容易损坏。另外,枢 接轴121与枢接孔131的枢接处容易因长时间的磨损而松脱,进而导致天 线装置l不易定位,而且减少天线装置1的寿命。另外,为了避免天线本体11受到天线套12与天线座13的带动而弯折,业 者必须于天线本体11的转折处使用复杂的机械元件取代,其中这些复杂的 机械元件必须同时具备电性连接以及旋转的功能,进而导致天线装置1的 成本提高。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天线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 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 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 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 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天线装置,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 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天线装置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 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 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天线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天线 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天线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 结构的可转向、结构简单的天线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天线装置,包含 一辅助连接单元,其是具有一管部及 复数个爪部,且该管部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等爪部是延设于 该管部的该第一端; 一旋转连接单元,其是具有一杆部及一球部,且该杆 部具有一第三端,其中该球部与该杆部的该第三端连接,且该等爪部是握持 该球部的至少一部分; 一天线本体,其是至少具有一辐射部及一弹性部,且 该弹性部具有一第四端及一第五端,其中该弹性部的该第四端是与该辐射 部连接,且该弹性部是穿设于该管部以使该弹性部的该第五端与该球部抵 接;以及一壳体,其是具有一容置空间及一开口,且该容置空间是容置该 天线本体、该辅助连接单元及该旋转连接单元,其中该杆部的一部分是通 过该开口以外露于该壳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天线装置,其中所述的管部与该等爪部为一体成型。 前述的天线装置,其中所述的壳体是由一第一壳部及一第二壳部组合 而成。前述的天线装置,其中所述的壳体是更包含至少 一第 一定位部,其是设 置于容置空间内,并用以定位该等爪部。前述的天线装置,其中所述的天线本体更包含一第二定位部,其是固 定于该管部的该第二端,而该辐射部是穿过该第二定位部而与该弹性部的 该第四端连接,该弹性部的该第四端是与该第二定位部抵接使得该弹性部 定位于该第二定位部及该球部之间。前述的天线装置,其中所述的壳体更包含一抵接部,其是与该第二定位 部的周缘抵接。前述的天线装置,其更包含 一馈入单元,其是与该杆部电性连接。 前述的天线装置,其更包含 一基座,其是具有一第一枢接部,其中 该旋转连接单元更具有一第二枢接部,且该第二枢接部是设置于该杆部,该 第一枢接部与该第二枢接部枢接以使该旋转连接单元可相对于该基座旋 转。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了 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种天线装置是包含一辅助连接单元、一 旋转连接单元、 一天线本体及一壳体。辅助连接单元是具有一管部及复数个爪部,且管部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爪部是延设于管部的第一 端。旋转连接单元是具有一杆部及一球部,且杆部具有一第三端,其中球 部与杆部的第三端连接,且爪部是握持球部的至少一部分。天线本体是至 少具有一辐射部及一弹性部,且弹性部具有一第四端及一第五端,其中弹 性部的第四端是与辐射部连接,且弹性部是穿设于管部以使弹性部的第五 端与球部抵接。壳体是具有一容置空间及一开口,且容置空间是容置天线 本体、辅助连接单元及旋转连接单元,其中杆部的一部分是通过开口以外 露于壳体。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天线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因依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是通过爪部对球部施加应力来握持球部,并可通过爪部沿着球转,另外,爪部可轻易的通过所施加的应力与球部定位,而且爪部与球部 不易因长时间的磨损而松脱,进而延长产品寿命。另外,亦由于天线本体 的弹性部是穿设于辅助连接单元的管部以与球部抵接,所以当辅助连接单 元带动天线本体相对于旋转连接单元旋转时,天线本体不会被弯折,与现 有习知天线装置的天线本体会受到天线套与天线座的带动而弯折相较之 下,本专利技术天线装置的天线本体较不易损坏,进而延长产品寿命。另外,由 于本专利技术仅需简易的元件(球部与爪部),便可避免天线本体受到弯折,所 以可以简化天线装置的设计,进而降低产品成本。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新颖的天线装置,其可转向且结构简单。本专利技术具有 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装置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 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天线装置 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并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 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 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一示意图,显示现有习知的天线装置。图2为一立体示意图,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图3为一立体分解示意图,显示图2的天线装置。图4为一立体示意图,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其中 杆部是以球部为轴心并沿着开口以相对爪部转动。图5为一立体示意图,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其中壳体更包含第一壳部、第二壳部及第一定位部,且天线本体更包含第二定 位部。图6为一立体分解示意图,显示图5的天线装置。图7为一剖面分解示意图,显示图5的天线装置。图8为一剖面分解示意图,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其 中壳体更包含抵接部。图9为一立体示意图,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其中天线装置更包含馈入单元。图IO为一立体示意图,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其中天线装置更包含基座。1:天线装置11:天线本体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辅助连接单元,其是具有一管部及复数个爪部,且该管部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等爪部是延设于该管部的该第一端;    一旋转连接单元,其是具有一杆部及一球部,且该杆部具有一第三端,其中该球部与该杆部的该第三端连接,且该等爪部是握持该球部的至少一部分;    一天线本体,其是至少具有一辐射部及一弹性部,且该弹性部具有一第四端及一第五端,其中该弹性部的该第四端是与该辐射部连接,且该弹性部是穿设于该管部以使该弹性部的该第五端与该球部抵接;以及    一壳体,其是具有一容置空间及一开口,且该容置空间是容置该天线本体、该辅助连接单元及该旋转连接单元,其中该杆部的一部分是通过该开口以外露于该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政兴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