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信息提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714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通信息提示装置,属于智慧交通工程技术领域,为对人行横道上是否有行人通过进行明显提示,提高行人和车辆通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人行横道旁安装有若干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是否有行人通过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而机动车道上方设置有显示屏,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所述显示屏之间设置有用于显示提示信息的控制器,且机动车道上设置有耦接于控制器的提示灯;且机动车道设置有耦接于控制器的地磁传感器,人行横道上设置有耦接于控制器并响应于地磁传感器的灯条,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对是否有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进行检测,通过控制器控制显示屏进行信息提示,进而便于对驾驶员进行提示,减速停车,礼让行人。礼让行人。礼让行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信息提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智慧交通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交通信息提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交通工具的普遍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交通出行安全也成了人们越来越突出和关注的焦点。在出行途中,也划分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横道,以此归类分流,提高出行者的安全。
[0003]而在一些路口位置需要变幻形式方向时,则经常会有不同类型道路的交叉,例如,人行横道与机动车道的交叉,由于人与车辆相比较为脆弱,在没有交通灯的路口,全国都在推行车让人的文明出行政策,即当有行人在人行横道上行驶穿过路口时,机动车道车辆减速停车,礼让行人。
[0004]但是,在夜晚照明条件较差的道路上有行人通过人行横道时,车辆驾驶员比照明条件好的道路或白天观察到行人时的时间延长,容易造成对行人造成惊吓或伤亡,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信息提示装置,对人行横道上是否有行人通过进行明显提示,提高行人和车辆通行安全性。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交通信息提示装置,人行横道旁安装有若干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是否有行人通过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而机动车道上方设置有显示屏,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所述显示屏之间设置有用于显示提示信息的控制器,且机动车道上设置有耦接于控制器的提示灯;且机动车道设置有耦接于控制器的地磁传感器,人行横道上设置有耦接于控制器并响应于地磁传感器的灯条。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组件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安装于人行横道一侧对是否有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进行检测,当其中至少一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到有行人通过人行横道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机动车道上方的显示屏进行信息提示,进而便于对驾驶员进行提示,驾驶员看到行人通过或接到提示信息后减速停车,礼让行人;与此同时,通过机动车道是否有车辆靠近人行横道进行检测,当机动车道上有车辆靠近人行横道时,灯条亮起,此时,若有行人即将踏上人行横道或者预备通过人行横道的话,也及时了解机动车位置,提高道路通行安全。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地面的底座、固定连接于底座且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杆、端面抵接于第一连接杆顶部的第二连接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安装于第二连接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连续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且所述第一连接杆外套设有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的连接套筒。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进行连接组件的安装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固定时,
将第二连接杆具有第二螺纹段的端部与第一连接杆具有第一螺纹段的端部抵接,使得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形成连续的螺纹段,此时转动连接套筒使得螺纹套筒同时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实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固定。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安装于容置槽内。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安装于容置槽内,减少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突出于第二连接杆造成易磨损或撞击脱落的现象,提高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使用可靠性。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覆盖于容置槽的玻璃片。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玻璃片对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进行进一步保护,减少灰尘、污垢等对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影响,且便于杂物清理。
[0015]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设置于相邻机动车道之间。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如此设置,在提高人行横道上行人的检测精确度的同时,减少车辆行驶对连接组件的破坏。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第一螺纹段的下方设置有圆弧形的凸点,所述连接套筒内壁开设有与凸点配合的凹槽。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点和凹槽对连接套筒的位置进行提示,提高连接套筒对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19]进一步的,所述提示灯设置有若干个,且位于机动车道的两侧。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布置在机动车道两侧的若干个提示灯,进一步提高对车辆驾驶员的提示作用。
[0021]进一步的,所述灯条设置有若干个,且分别与人行横道的斑马纹平行设置。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平行于斑马纹的灯条,与提示灯进行提示方式区分,便于驾驶员和行人筛选提示信息。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通过连接组件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安装于人行横道一侧对是否有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进行检测,通过控制器控制机动车道上方的显示屏进行信息提示,进而便于对驾驶员进行提示,驾驶员看到行人通过或接到提示信息后减速停车,礼让行人;通过机动车道是否有车辆靠近人行横道进行检测,当机动车道上有车辆靠近人行横道时,灯条亮起,提高道路通行安全。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0026]图2是本实施例的中连接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0027]图3是本实施例中控制器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连接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1、人行横道;2、连接组件;3、热释电红外传感器;4、架杆;5、显示屏;6、控制器;7、提示灯;8、地磁传感器;9、灯条;10、底座;11、第一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13、容置槽;14、玻璃片;15、第一螺纹段;16、第二螺纹段;17、连接套筒;18、凸点;1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一种交通信息提示装置,如图1所示,人行横道1旁安装有若干组连接组件2,连接组件2上安装有用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见图2),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用于检测是否有行人通过,若干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的检测范围覆盖整个人行横道1。而机动车道一旁设置有架杆4,架杆4上安装有显示屏5,显示屏5位于机动车道上方,显示屏5用于显示提示信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和显示屏5之间耦接有控制器6(见图3),本实施例中,控制器6可选用单片机。
[0031]机动车道每个车道的两侧都安装有若干个提示灯7,提示灯7耦接于控制器6且沿车辆行驶方向依次排列。
[0032]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检测到人行横道1有行人通过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向控制器6输出检测信号,控制器6接收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输出的检测信号后控制显示屏5进行提示信息的显示,例如,提示信息可为“行人正在通行,注意礼让
ꢀ”
或者“人行横道1上有行人通行,请减速停车礼让”等。同时,机动车道上位于每个车道两侧的提示灯7都亮起。
[0033]同时,机动车道上安装有地磁传感器8,地磁传感器8埋设于地面,地磁传感器8耦接于控制器6用于检测机动车道上是否有车辆通行,而人行横道1上安装有若干个灯条9,灯条9耦接于控制器6并响应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信息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人行横道(1)旁安装有若干组连接组件(2),所述连接组件(2)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是否有行人通过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而机动车道上方设置有显示屏(5),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和所述显示屏(5)之间设置有用于显示提示信息的控制器(6),且机动车道上设置有耦接于控制器(6)的提示灯(7);且机动车道设置有耦接于控制器(6)的地磁传感器(8),人行横道(1)上设置有耦接于控制器(6)并响应于地磁传感器(8)的灯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信息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于地面的底座(10)、固定连接于底座(10)且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杆(11)、端面抵接于第一连接杆(11)顶部的第二连接杆(12),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安装于第二连接杆(12)上,所述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2)上设置有连续的第一螺纹段(15)和第二螺纹段(16),且所述第一连接杆(11)外套设有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靖范荣庆斯群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新视线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