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隧道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6804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隧道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隧道照明装置,包括设置于隧道口两端的第一检测组件和设置于隧道内的第二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输出端耦接有定时器电路,且所述隧道内设置有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包括设置于隧道口位置处的基础照明灯组和设置于隧道内深处位置的强化照明灯组,所述定时器电路和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的输出端耦接有用于控制强化照明灯组启闭的控制组件,根据车辆通行情况进行隧道内照明,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达到节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隧道照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照明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隧道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公路隧道是专供汽车运输行驶的通道,随着社会经济和生产的发展,高速公路大量出现,对道路的修建技术提出了较高的标准,要求线路顺直

坡度平缓

路面宽敞等

因此在道路穿越山区时,过去盘山绕行的方案多改为隧道方案,隧道的修建在改善公路技术状态

缩短运行距离

提高运输能力

减少事故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0003]由于隧道环境比较幽暗,通过隧道照明设计,可提高以设计车速行驶的车辆的安全性

为保证视觉机能的连续性,在洞外连接洞口的引道及驾驶员视野范围内,白天需要采取遮光措施,在洞内连接洞口的一段长度里需要进行缓和照明

同时,引道与洞内缓和段之间的亮度变化率,应有一个界限,以保证视觉连续和暗适应的过度

缓和照明段的长度决定于停车视距或驾驶人员的暗适应时间与设计车速的乘积

[0004]而在深夜等车流量较少甚至鲜少有车辆通行时,隧道内的照明依旧开启,则会造成较大的能源浪费,需要进一步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隧道照明装置,根据车辆通行情况进行隧道内照明,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达到节能的效果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智能隧道照明装置,包括设置于隧道口两端的第一检测组件和设置于隧道内的第二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输出端耦接有定时器电路,且所述隧道内设置有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包括设置于隧道口位置处的基础照明灯组和设置于隧道内深处位置的强化照明灯组,所述定时器电路和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的输出端耦接有用于控制强化照明灯组启闭的控制组件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隧道照明通过照明组件实现,通过设置于隧道口两端的第一检测组件和设置于隧道内的第二检测组件实现对是否有车辆需要通过隧道和正在通过隧道进行检测,从而在有车辆需要经过隧道和正在经过隧道时,通过控制组件启动强化照明灯组进行全亮度照明,而在未有车辆在隧道附近道路行驶时,仅通过基础照明灯组在隧道口位置进行基础照明,实现隧道位置的指引和提示,保证驾驶安全性的同时,通过分场景实现照明组件的分级控制,达到节能的目的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隧道两端进入隧道方向车道上的安装盒,每个安装盒上弹性连接有伸出安装盒的弹性头,所述安装盒底部设置有接近开关板,所述接近开关板和弹性头之间设置有与接近开关板平行间隔设置且弹性连接于安装盒的磁性板,两个安装盒内的接近开关板的输出端耦接有第一或门电路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通过安装盒上方时,会碾压弹性头收入安装盒方向滑
动,此时通过朝安装盒方向滑动的弹性头推动磁性板靠近接近开关板,接近开关板输出开关量信号至第一或门电路,此时,检测到有车辆经过安装盒上方,即第一检测组件处,通过控制组启动强化照明灯组开启

[0011]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头包括滑动连接于安装盒顶部且呈圆柱体设置柱身

固定连接于柱身侧壁且朝圆心中心轴线方向延伸的凸缘

以及设置于凸缘和安装盒顶部之间的顶出弹簧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圆柱体设置的柱身,提高柱身在上下弹性往复滑动时与安装盒之间的流畅度,减少卡顿的现象,提高对车辆是否通过的检测精度

[0013]进一步的,所述柱身顶部固定连接有呈半球体设置的接触头,且接触头的半球面与柱身的横截面相同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圆形的接触头,减少车辆碾压与弹性头时的磨损和车辆通过时的顿挫感,提高装置整体使用寿命和触发精度以及车辆通行安全性

[0015]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头沿车道宽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弹性头成线性排布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线性排布的若干个弹性头,可便于对应磁性板的规则设置,降低整体装置的成本和安装难度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隧道内车道上的若干个地磁传感器

以及耦接于若干个地磁传感器输出端的第二或门电路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若干个地磁传感器实现隧道内的车辆检测,尤其针对隧道内停车时的车辆存在进行检测,并通过第二或门电路进行检测结果的输出

[001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三极管
Q1
和继电器
KM1
,继电器
KM1
具有线圈和常开触头,三极管
Q1
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
KM1
的线圈耦接于三极管
Q1
的集电极和直流电之间,继电器
KM1
的常开触头串接于强化照明灯组的控制回路中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控制组件接收到第一检测组件或者第二检测组件输出的高电平的检测信号时,三极管
Q1
处于导通状态,继电器
KM1
的线圈得电,继电器
KM1
的常开触头闭合,强化照明灯组闭合后对隧道内进行强化照明

[002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根据隧道内的车辆通行情况对隧道内环境进行分情景照明,通过基础照明灯组在隧道口位置进行基础照明,实现隧道位置的指引和提示,通过基础照明灯组和强化照明灯组在车辆通过隧道时进行强化照明,保证驾驶安全性同时,具有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示意图;
[0025]图3是本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第一检测组件的结构

[0026]附图标记:
1、
照明组件;
2、
基础照明灯组;
3、
强化照明灯组;
4、
第一检测组件;
5、
第二检测组件;
6、
定时器电路;
7、
控制组件;
8、
安装盒;
9、
空腔;
10、
弹性头;
11、
柱身;
12、
凸缘;
13、
顶出弹簧;
14、
接触头;
15、
接近开关板;
16、
磁性板;
17、
复位弹簧;
18、...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智能隧道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隧道口两端的第一检测组件
(4)
和设置于隧道内的第二检测组件
(5)
,所述第一检测组件
(4)
的输出端耦接有定时器电路
(6)
,且所述隧道内设置有照明组件
(1)
,所述照明组件
(1)
包括设置于隧道口位置处的基础照明灯组
(2)
和设置于隧道内深处位置的强化照明灯组
(3)
,所述定时器电路
(6)
和所述第二检测组件
(5)
的输出端耦接有用于控制强化照明灯组
(3)
启闭的控制组件
(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隧道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
(4)
包括分别设置于隧道两端进入隧道方向车道上的安装盒
(8)
,每个安装盒
(8)
上弹性连接有伸出安装盒
(8)
的弹性头
(10)
,所述安装盒
(8)
底部设置有接近开关板
(15)
,所述接近开关板
(15)
和弹性头
(10)
之间设置有与接近开关板
(15)
平行间隔设置且弹性连接于安装盒
(8)
的磁性板
(16)
,两个安装盒
(8)
内的接近开关板
(15)
的输出端耦接有第一或门电路
(18)。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隧道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头
(10)
包括滑动连接于安装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靖斯群范荣庆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新视线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