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于管道跨越的直梁型张弦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跨越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用于管道跨越的直梁型张弦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节能减排形势和长输热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输热管道比以往更多地需要通过沟谷、河流;由于地质、地形的复杂性,常常需要采用跨越通过的方式。实际工程中,跨度为80~160米的跨越结构的应用最为广泛。普通钢桁架结构的适用跨度范围一般在80米以内,当跨度进一步增加时,普通钢桁架要么难以胜任、要么极不经济。当采用悬索跨越结构时,悬索结构的两端索塔外侧需要埋设缆索锚碇的场地条件,且投资大、工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用于管道跨越的直梁型张弦结构,便于工厂预制和野外装配,可实现管道支承结构的大跨度跨越,具有结构刚度大且减震效果好的优点。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可用于管道跨越的直梁型张弦结构,包括桁架,所述桁架包括有上弦杆、下弦杆和腹杆,所述腹杆包括有直腹杆和斜腹杆,所述桁架的左、右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于管道跨越的直梁型张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所述桁架包括有上弦杆、下弦杆和腹杆,所述腹杆包括有直腹杆和斜腹杆,所述桁架的左、右侧面均为倾斜面,所述斜腹杆设置于倾斜面内;所述下弦杆连接有多根沿下弦杆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撑杆,所述多根撑杆连接有预应力拉索,所述撑杆和预应力拉索处于所述倾斜面向下的延伸范围内;所述斜平面内包含有多段节间,每隔若干段节间所述倾斜面内的相邻的两个斜腹杆设置为约束屈曲耗能腹杆,所述约束屈曲耗能腹杆包括有内外分布的第一圆钢管和第二圆钢管;所述桁架的两端均采用四柱框架支撑,所述四柱框架具有四根钢砼支架柱和多根钢砼框架梁,所述预应力拉索的端部设置于四柱框架靠近桁架跨中一侧的两根第一钢砼支架柱上方的下弦杆节点处;所述四柱框架远离桁架跨中一侧的两根第二钢砼支架柱上方的下弦杆节点处设置有至少两个竖向SMA绞线支座,所述第二钢砼支架柱的顶部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竖向SMA绞线支座,上下对应的两个所述竖向SMA绞线支座之间设置有竖向SMA绞线;所述桁架的两端部对称设置有端部刚性节间,多根所述钢砼框架梁顶面设置有水平SMA绞线支座,所述端部刚性节间内的下弦杆和所述下弦杆所在平面内的直腹杆上各设置有两个水平SMA绞线支座;其中所述下弦杆上的两个水平SMA绞线支座和所述直腹杆上的两个水平SMA绞线支座分别对应一个水平SMA绞线支座搭配使用,且搭配使用的三个水平SMA绞线支座之间采用两段水平SMA绞线连接;所述第一钢砼支架柱与其上方的下弦杆节点之间设置有叠层橡胶支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管道跨越的直梁型张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砼支架柱上方的下弦杆节点处设置有多片第一横向加劲肋,所述横向加劲肋上设置有第一钢封板,所述预应力拉索的端部设置有锚座,所述第一钢封板与所述锚座固定连接;所述四柱框架远离桁架跨中一侧的两根第二钢砼支架柱上方的下弦杆节点处设置有多片第二横向加劲肋,所述第二横向加劲肋底部设置有第二钢封板,所述第二钢封板与下弦杆固定连接;所述竖向SMA绞线支座设置于第二钢封板上;所述第一、第二钢砼支架柱顶部均设置有预埋钢板,所述预埋钢板的底侧向下延伸设置有锚筋,且所述锚筋穿插于对应的钢砼支架柱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用于管道跨越的直梁型张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砼支架柱上方的下弦杆节点处设置有五片第一横向加劲肋,其中处于外侧的两片第一横向加劲肋上焊接有第一钢封板,位于中间的三片第一横向加劲肋相对于处于外侧的两片第一横向加劲肋向下延伸部分,所述三片第一横向加劲肋的延伸部分与第一钢封板焊接,且第一钢封板与叠层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兴,金向前,丁巧芬,高蕾,徐先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苏夏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