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空气弹簧的抛射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6380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弹簧抛射分离装置,包括下底板、上底板、空气弹簧、气源装置、外壳、四根支撑杆、四个行程限位螺母、若干载荷;上底板设置在下底板的正上方,四根支撑杆围绕的上底板的四个角布置,其底端自上而下依次穿过上底板和下底板,并与下底板固连,每个支撑杆的上端设有一个行程限位螺母,外壳环绕下底板、上底板、空气弹簧、四根支撑杆的四周布置;若干载荷布置在上底板顶面,初始状态时,空气弹簧折叠后设置在下底板和上底板之间,并分别与下底板和上底板固连,下底板底面中心设有气源装置,气源装置与空气弹簧的充气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空间载荷稳定达到要求速度并被抛射分离的解锁分离机构。分离的解锁分离机构。分离的解锁分离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空气弹簧的抛射分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间载荷释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空气弹簧的抛射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查阅国内外文献,专利技术人高阳、周月荣、陈占军、蒋增辉曾申请名为一种弹簧分离装置专利,专利号201921394191.9,其主要用来实现航天飞行器上舱段分离。该装置包括顶杆、顶杆转接板、推杆、分离装置固定板、弹簧套筒、弹簧、工装A、工装B;顶杆通过顶杆转接板与推杆一端固定,顶杆、顶杆转接板、推杆共同组成弹簧分离装置的顶杆运动组件;弹簧套筒设计有法兰盘,与所述的分离装置固定板连接,分离装置固定板与待分离部件连接,推杆主体置于所述的弹簧套筒内,推杆的另一端伸出弹簧套筒外并与工装A固连,工装B套装在工装A外部,工装B的内壁面与工装A之间通过螺纹方式连接,端部与弹簧套筒底部接触,通过转动工装B,使得工装A带动推杆移动,将弹簧压缩于推杆及弹簧套筒之间;弹簧分离装置安装到位后,顶杆前端面与另一待分离部件后端面保持接触。该专利通过单弹簧多顶杆的结构,可同时满足空间适应性强、可靠性高、各顶杆同步性好、前舱分离姿态平稳等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弹簧抛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板(1)、上底板(2)、空气弹簧(5)、气源装置(7)、外壳(8)、四根支撑杆(3)、四个行程限位螺母(4)、若干载荷(6);上底板(2)设置在下底板(1)的正上方,四根支撑杆(3)围绕的上底板(2)的四个角布置,其底端自上而下依次穿过上底板(2)和下底板(1),并与下底板(1)固连,每个支撑杆(3)的上端设有一个行程限位螺母(4),外壳(8)环绕下底板(1)、上底板(2)、空气弹簧(5)、四根支撑杆(3)的四周布置;若干载荷(6)布置在上底板(2)顶面,初始状态时,空气弹簧(5)折叠后设置在下底板(1)和上底板(2)之间,并分别与下底板(1)和上底板(2)固连,下底板(1)底面中心设有气源装置(7),气源装置(7)与空气弹簧(5)的充气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抛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底板(1)、上底板(2)均为碳纤维材质的方形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抛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底板(2)上开设有安装孔,用于安装支撑杆(3),安装孔孔壁内呈环形均匀分布三个凹槽,每个凹槽内设有一个滚珠,3个滚珠和支撑杆(3)进行嵌合,使得上底板(2)和支撑杆(3)之间滑动摩擦变为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旻翰陈宁刘国生陈亮华佳杨梅森余协正王芳王鹏卓进发张鹏飞刘磊杨腾龙刘鹏黄烽孙胜利梁珈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