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保暖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6531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纤维素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保暖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空气微胶囊,包括囊芯和囊壁,所述囊芯为空气,所述囊壁材料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所述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包括第一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第二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所述第一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聚乙烯醇和苯代三聚氰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交联产物,所述第二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苯代三聚氰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苯代三聚氰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交联产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囊壁材料,提高了囊壁材料的韧性,使空气微胶囊具有较高的耐压强度,避免空气微胶囊在外力作用下破裂失去作用。力作用下破裂失去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保暖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纤维素纤维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保暖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服装原料不再只是要求保暖,而是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求轻质、柔软和舒适。随着市场的需求,变化保暖类服装的研发也在不断发展,最主要的是在新型的保暖纤维的开发方面来提高服装的保暖性能。因此研究纤维材料的隔热和保温效果,有利于提升服装面料产业升级,实现低碳生活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0003]现有技术中,绝大多数传统纺织纤维及纺织品的保暖是通过增加纤维的用量以及提高纤维纺织品的厚度和重量来提高其保温性能的,但是会影响穿着舒适性,存在重量较大、厚度较厚的问题。随着研究的发展,科研人员将空气微胶囊添加至纤维中,以提高纤维的保暖性,但是现有的保暖纤维中的空气微胶囊抗压强度较低,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破裂从而失去保暖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微胶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胶囊有较高的耐压强度,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气微胶囊制备得到的保暖纤维素纤维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同时降低了保暖纤维素纤维的密度。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微胶囊,包括囊芯和囊壁,所述囊芯为空气,所述囊壁材料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0006]所述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包括第一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第二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所述第一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聚乙烯醇和苯代三聚氰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的交联产物,所述第二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苯代三聚氰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和苯代三聚氰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的交联产物。
[0007]优选的,所述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为300~600;
[0008]所述空气微胶囊的粒径为D90≤2.538μm。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空气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将聚乙烯醇、乳化剂、水和空气混合,得到空气乳化液;
[0011]将多聚甲醛、甲醛、三聚氰胺、苯代三聚氰胺和水混合,进行缩聚反应,得到苯代三聚氰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
[0012]将所述苯代三聚氰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和空气乳化液混合,进行交联聚合反应,得到所述空气微胶囊。
[0013]优选的,所述乳化剂包括苯乙烯马来酸酐钠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
钠或者六偏磷酸钠;所述空气乳化液中乳化剂的质量浓度为1~2.5%;
[0014]所述空气乳化液中聚乙烯醇的质量浓度为5~10%。
[0015]优选的,所述混合包括以下步骤:
[0016]将聚乙烯醇溶解于水中,得到聚乙烯醇溶液;
[0017]将乳化剂分散于所述聚乙烯醇溶液中,得到乳液;
[0018]向所述乳液中通入空气,得到空气乳化液;
[0019]所述空气的流速为0.8~1.5L/min,时间为40~60min。
[0020]优选的,所述缩聚反应的反应液的pH值为7.5~8.5,温度为60~90℃,时间为60~90min。
[0021]优选的,所述交联聚合反应的反应液的pH值为3.5~5.0,温度为75~85℃,时间为100~180min。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保暖纤维素纤维,包括纤维素纤维和均匀分布在纤维素纤维内部或表面的空气微胶囊,所述空气微胶囊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空气微胶囊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空气微胶囊;
[0023]所述纤维素纤维与空气微胶囊的质量比为100:20.8~29.6。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保暖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将空气微胶囊和纤维素纺丝原液混合,得到纤维素纤维共混纺丝原液;所述纤维素纺丝原液包括甲种纤维素和氢氧化钠;所述空气微胶囊和甲种纤维素的质量比为25~35:100;
[0026]将所述纤维素纤维共混纺丝原液依次进行纺丝、牵伸、切断、脱硫、上油、干燥和开松,得到所述保暖纤维素纤维。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保暖纤维素纤维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保暖纤维素纤维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微胶囊,包括囊芯和囊壁,所述囊芯为空气,所述囊壁材料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所述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包括第一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第二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所述第一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聚乙烯醇和苯代三聚氰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的交联产物,所述第二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苯代三聚氰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和苯代三聚氰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的交联产物。本专利技术以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囊壁材料,本专利技术利用聚乙烯醇和苯代三聚氰胺对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进行改性,提高了囊壁材料的韧性,使空气微胶囊的囊壁具有较高的耐压强度,避免空气微胶囊在外力作用下破裂从而失去作用,进而提高了保暖纤维素纤维的保暖性。
[002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保暖纤维素纤维,包括纤维素纤维和附着在纤维素纤维内部或表面的空气微胶囊,所述空气微胶囊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空气微胶囊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空气微胶囊;所述纤维素纤维与空气微胶囊的质量比为100:20.8~29.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保暖纤维素纤维在空气微胶囊的作用下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同时降低了保暖纤维素纤维的密度,使保暖纤维在具有保暖性的同时不失舒适性;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气微胶囊具有良好的韧性,避免保暖纤维素纤维中的空气微胶囊发生破裂,从而延长了保暖纤维素纤维的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微胶囊,包括囊芯和囊壁,所述囊芯为空气,所述囊壁材料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0031]所述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包括第一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第二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所述第一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聚乙烯醇和苯代三聚氰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的交联产物,所述第二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苯代三聚氰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和苯代三聚氰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的交联产物。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优选为300~600,更优选为450~50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空气微胶囊的粒径优选为D90≤2.538μm,更优选为2.215μm≤D90≤2.439μm。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空气微胶囊的耐压强度优选为0.52~0.6MPa,更优选为0.55~0.58MPa。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空气微胶囊具有较好的耐温、耐酸和耐碱性能够在130~150℃,或者在质量浓度为90~125g/L的硫酸溶液或质量浓度为4.3~8.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稳定存在。
[003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空气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微胶囊,包括囊芯和囊壁,所述囊芯为空气,所述囊壁材料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所述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包括第一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第二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所述第一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聚乙烯醇和苯代三聚氰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的交联产物,所述第二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苯代三聚氰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和苯代三聚氰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的交联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为300~600;所述空气微胶囊的粒径为D90≤2.538μm。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空气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乙烯醇、乳化剂、水和空气混合,得到空气乳化液;将多聚甲醛、甲醛、三聚氰胺、苯代三聚氰胺和水混合,进行缩聚反应,得到苯代三聚氰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将所述苯代三聚氰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和空气乳化液混合,进行交联聚合反应,得到所述空气微胶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包括苯乙烯马来酸酐钠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或者六偏磷酸钠;所述空气乳化液中乳化剂的质量浓度为1~2.5%;所述空气乳化液中聚乙烯醇的质量浓度为5~1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乙烯醇溶解于水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尼希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