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524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气孔和出风气孔;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入气区、出气区和分气区,所述入气区、出气区和分气区之间互相用隔板隔开,其中,所述入气区内设置有第一等离子消毒组件,所述第一等离子消毒组件与所述进风气孔连通;所述出气区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等离子消毒组件连通的第二等离子消毒组件,所述第二等离子消毒组件与所述分气区连通,所述分气区与所述出风气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流体的易流性,实现小体积、无死角的杀毒。而真正用于杀毒的等离子风仅在工作时间内存在,工作时间后不会残留,离子浓度也不会对物品和人体造成损害。体造成损害。体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消毒常用手段为化学试剂、臭氧、紫外线等,但由于快递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此类消毒手段如应用于快递消毒,既可能损坏物品,也可能因为残留损害身体健康,故而不适合快递的消毒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包括:
[0005]储物柜和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其中,各个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分别设置于储物柜的各个格口内;
[0006]每个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气孔和出风气孔;
[0007]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入气区、出气区和分气区,所述入气区、出气区和分气区之间互相用隔板隔开,其中,所述入气区内设置有第一等离子消毒组件,所述第一等离子消毒组件与所述进风气孔连通;所述出气区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等离子消毒组件连通的第二等离子消毒组件,所述第二等离子消毒组件与所述分气区连通,所述分气区与所述出风气孔连通。
[0008]进一步的,在上述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中,所述第一等离子消毒组件,包括:
[0009]进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与所述进风气孔连通;
[0010]第一等离子电离室,所述第一等离子电离室包括:第一电离管组、设置于第一电离管组的顶部的第一入风口和设置于第一电离管组的底部的第一出风口,其中,所述第一入风口与所述进风风道连通;
[0011]吸风气泵,所述吸风气泵的入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吸风气泵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等离子消毒组件连通。
[0012]进一步的,在上述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中,所述第二等离子消毒组件,包括:
[0013]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与所述分气区连通;
[0014]第二等离子电离室,所述第二等离子电离室包括:第二电离管组、设置于第二电离管组的顶部的第二出风口和设置于第一电离管组的底部的第二入风口,其中,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
[0015]出风气泵,所述出风气泵的入风口与所述吸风气泵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气泵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入风口连通。
[0016]进一步的,在上述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中,所述分气区,包括:
[0017]第一分气室和第二分气室,所述第一分气室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所述第一分气
室和第二分气室之间通过风嘴连通,所述第一分气室和第二分气室分别与对应的出风气孔连通。
[0018]进一步的,在上述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中,所述风嘴为多个。
[0019]进一步的,在上述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控制区,所述控制区分别与入气区、出气区和分气区之间互相用隔板隔开,所述控制区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离管组和第二电离管组连接。
[0020]进一步的,在上述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中,还包括电源和变压器,所述电源与所述变压器连接,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变压器连接。
[0021]进一步的,在上述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中,各个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的控制板分别与所述储物柜的总控制板连接。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气孔和出风气孔;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入气区、出气区和分气区,所述入气区、出气区和分气区之间互相用隔板隔开,其中,所述入气区内设置有第一等离子消毒组件,所述第一等离子消毒组件与所述进风气孔连通;所述出气区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等离子消毒组件连通的第二等离子消毒组件,所述第二等离子消毒组件与所述分气区连通,所述分气区与所述出风气孔连通。
[0023]本技术利用流体的易流性,实现小体积、无死角的杀毒。而真正用于杀毒的等离子风仅在工作时间内存在,工作时间后不会残留,离子浓度也不会对物品和人体造成损害。并且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无耗材,通过集成式智能控制,通电即可使用。在实验中还展现了低能耗,高杀毒率等显著优点。对不同环境和场合的普适性。
[0024]本技术利用等离子体风去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可灵活、及时和高效地对储物柜内空气进行动态消毒、对人与物品无损害,对环境无二次污染,解决了传统消毒方法定时、定量和损害健康、环境的问题。实现免耗材,全寿命周期不需要更换耗材,避免了化学试剂等消毒方式定时补充耗费的人工;保证长寿命,正常使用寿命达10年以上。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的内部主视图;
[0026]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的内部侧视图;
[0027]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的外壳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9]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包括:
[0030]储物柜和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其中,各个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分别设置于储物柜的各个格口内;
[0031]每个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包括:外壳13,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气孔141和出风气孔142;
[0032]设置于所述外壳13内的入气区、出气区和分气区,所述入气区、出气区和分气区之间互相用隔板隔开,其中,所述入气区内设置有第一等离子消毒组件,所述第一等离子消毒
组件与所述进风气孔连通;所述出气区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等离子消毒组件连通的第二等离子消毒组件,所述第二等离子消毒组件与所述分气区连通,所述分气区与所述出风气孔142连通。
[0033]在此,内部装置与外壳(壁厚为2mm)结合:如图所示,外壳的水平三面作为气体交换面,外壳上分布进风气孔和出风气孔用以进行装置与外界气体交换,内部装置的分区与分室隔板端面均以铆接形式与外壳内壁面接合,分气区10的风嘴9组与外壳的出风气孔密度较大处相对应。并且在外壳上等离子入气区的进风出相应处开进风气孔。最后用厚为2mm的后盖封住完成装置的组装。
[0034]等离子消毒组件是通过特定频率的高压脉冲对金属网进行放电,在特定高频电压作用下,带电金属网会将空气中的分子进行电离,形成大量等离子。这些极具流动性又微小的等离子具备极强的氧化性,随空气流动形成等离子风作用于物体表面。这些大量具备很高能量的等离子一旦和微生物(例如病毒,霉菌孢子、细菌)接触,就能够立即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以及病毒的蛋白质衣壳等,从而达到灭活的作用。
[0035]进风气孔的作用是使消毒设备内部气体与外部大气联通,实现未经消杀气体的交换;出风气孔的作用是使消毒设备内部气体与外部大气联通,实现经消杀气体的交换。
[0036]本技术利用流体的易流性,实现小体积、无死角的杀毒。而真正用于杀毒的等离子风仅在工作时间内存在,工作时间后不会残留,离子浓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物柜和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其中,各个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分别设置于储物柜的各个格口内;每个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气孔和出风气孔;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入气区、出气区和分气区,所述入气区、出气区和分气区之间互相用隔板隔开,其中,所述入气区内设置有第一等离子消毒组件,所述第一等离子消毒组件与所述进风气孔连通;所述出气区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等离子消毒组件连通的第二等离子消毒组件,所述第二等离子消毒组件与所述分气区连通,所述分气区与所述出风气孔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等离子消毒组件,包括:进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与所述进风气孔连通;第一等离子电离室,所述第一等离子电离室包括:第一电离管组、设置于第一电离管组的顶部的第一入风口和设置于第一电离管组的底部的第一出风口,其中,所述第一入风口与所述进风风道连通;吸风气泵,所述吸风气泵的入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吸风气泵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等离子消毒组件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物柜等离子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等离子消毒组件,包括: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与所述分气区连通;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兴东沈浩然王子铭许昊马铭浩刘琛贺征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