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技术

技术编号:3265238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其中,该机器人包括:多个红外接收端,用于在目标周期内,接收来自多个红外发射端发送的红外信号,其中,多个红外发射端部署在目标设备上;处理器,与多个红外接收端相连接,用于根据红外接收端所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确定与机器人对应的第一区域编码结果和第一方向编码结果,并基于第一区域编码结果和第一方向编码结果确定机器人的第一状态信息,以及确定与第一状态信息对应的机器人的第一决策数据;控制器,与处理器相连接,用于基于第一决策数据控制机器人对接至目标设备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机器人对接目标设备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机器人需要与相应的设备进行对接,以实现相应的功能。
[0003]相关技术侧重于对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进行编码,由编码后的红外信号直接对应机器人的旋转动作,以对机器人进行控制,这是是直接的映射关系。该方法并不能确定机器人所处区域的空间几何信息,并不能确定机器人所处的区域,也不确定机器人的方向,从而无法保证机器人有效地对接目标设备,存在机器人对接目标设备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上述机器人对接目标设备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处理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机器人对接目标设备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多个红外接收端,用于在目标周期内,接收来自多个红外发射端发送的红外信号,其中,多个红外发射端部署在目标设备上;处理器,与多个红外接收端相连接,用于根据红外接收端所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确定与机器人对应的第一区域编码结果和第一方向编码结果,并基于第一区域编码结果和第一方向编码结果确定机器人的第一状态信息,以及确定与第一状态信息对应的机器人的第一决策数据,其中,第一区域编码结果用于指示机器人所处的第一区域,第一方向编码结果用于指示机器人相对目标设备的第一方向;控制器,与处理器相连接,用于基于第一决策数据控制机器人对接至目标设备上。
[0007]可选地,多个红外接收端部署在机器人的前部或尾部。
[0008]可选地,多个红外接收端在同一水平面内正面面对多个红外发射端。
[0009]可选地,多个红外接收端为两个红外接收端,两个红外接收端分别朝向两侧,且呈对称状态。
[0010]可选地,机器人还包括:隔离板,用于隔离两个红外接收端。
[0011]可选地,机器人还包括:透光板,设置在多个红外接收端前,用于防护多个红外接收端。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在目标周期内,通过机器人的多个红外接收端接收来自多个红外发射端发送的红外信号,其中,多个红外发射端部署在目标设备上;根据红外接收端所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确定与机器人对应的第一区域编码结果和第一方向编码结果,其中,第一区域编码结果用于指示机器人所在的第一区域,第一方向编码结果用于指示机器人相对于目标设备的第一方向;基
于第一区域编码结果和第一方向编码结果,确定机器人的第一状态信息;确定与第一状态信息对应的机器人的第一决策数据,并基于第一决策数据控制机器人对接至目标设备上,其中,目标设备上部署有多个红外发射端。
[0013]可选地,基于第一决策数据控制机器人对接至目标设备上,包括:在基于第一决策数据控制机器人移动的过程中,再次接收来自多个红外发射端发送的红外信号;根据红外接收端再次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确定与机器人对应的第二区域编码结果和第二方向编码结果,其中,第二区域编码结果用于指示机器人所在的第二区域,第二方向编码结果用于指示机器人相对于目标设备的第二方向;基于第二区域编码结果和第二方向编码结果,确定机器人的第二状态信息;确定与第二状态信息对应的机器人的第二决策数据,并基于第二决策数据控制机器人对接至目标设备上。
[0014]可选地,在根据红外接收端所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确定与机器人对应的第一区域编码结果和第一方向编码结果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确定机器人的类型;基于类型确定编码模式;根据红外接收端所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确定与机器人对应的第一区域编码结果和第一方向编码结果,包括:在编码模式下,根据红外接收端所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确定第一区域编码结果和第一方向编码结果。
[0015]可选地,通过多个红外发射端中的至少一个红外发射端确定区域编码模式和方向编码模式,其中,编码模式包括区域编码模式和方向编码模式,在编码模式下,根据红外接收端所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确定第一区域编码结果和第一方向编码结果,包括:在区域编码模式下,根据红外接收端所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确定第一区域编码结果;在方向编码模式下,根据红外接收端所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确定第一方向编码结果。
[0016]可选地,区域编码模式具有对应的初始区域,机器人由初始区域开始运动,以对接至目标设备,该方法还包括:控制机器人移动至初始区域中的目标点。
[0017]可选地,区域编码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区域编码模式,对应于机器人处于目标设备前方的大于第一阈值的区域,其中,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第二区域编码模式,对应于机器人处于目标设备前方的小于第二阈值的区域;第三区域编码模式,对应于机器人处于目标设备前方的大于第一阈值的区域,其中,区域未包括多个子区域;第四区域编码模式,对应于机器人处于目标设备前方的小于第三阈值的区域,其中,在第三区域编码模式下,根据红外接收端所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确定的第一区域编码结果的粗糙度,大于在第一区域编码模式下,根据红外接收端所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确定的第一区域编码结果的粗糙度;在第四区域编码模式下,根据红外接收端所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确定的第一区域编码结果的精细度,大于在第二区域编码模式下,根据红外接收端所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确定的第一区域编码结果的精细度。
[0018]可选地,与第一区域编码模式对应的多个红外发射端处于分时工作状态;与第二区域编码模式对应的位置处于多个红外发射端中间的至少一个红外发射端处于无分时工作状态;与第三区域编码模式对应的多个红外发射端处于无分时工作状态;与第四区域编码模式对应的多个红外发射端处于分时工作状态,且将与目标设备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四阈值的两侧区域,确定为无效初始区域。
[0019]可选地,方向编码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基础方向编码模式,对应于机器人相对于目标设备的基础方向;增强方向编码模式,对应于在基础方向上扩展的增强方向。
[0020]可选地,在不同的区域编码模式或方向编码模式下,相同的区域或相同的方向对应机器人相同的决策数据。
[0021]可选地,基于第一决策数据控制机器人对接至目标设备上,包括:基于第一决策数据对机器人进行状态转移,以使机器人对接至目标设备上。
[0022]可选地,基于第一区域编码结果和第一方向编码结果,确定机器人的第一状态信息,包括:基于第一区域编码结果和第一方向编码结果确定机器人的现态;确定与机器人的现态对应的第一状态信息。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控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机器人的控制方法。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机器人的控制方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红外接收端,用于在目标周期内,接收来自多个红外发射端发送的红外信号,其中,所述多个红外发射端部署在目标设备上;处理器,与所述多个红外接收端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红外接收端所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确定与所述机器人对应的第一区域编码结果和第一方向编码结果,并基于所述第一区域编码结果和所述第一方向编码结果确定所述机器人的第一状态信息,以及确定与所述第一状态信息对应的所述机器人的第一决策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编码结果用于指示机器人所处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方向编码结果用于指示所述机器人相对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方向;控制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决策数据控制所述机器人对接至所述目标设备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红外接收端部署在所述机器人的前部或尾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红外接收端在同一水平面内正面面对所述多个红外发射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红外接收端为两个红外接收端,所述两个红外接收端分别朝向两侧,且呈对称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还包括:隔离板,用于隔离所述两个红外接收端。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还包括:透光板,设置在所述多个红外接收端前,用于防护所述多个红外接收端。7.一种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目标周期内,通过机器人的多个红外接收端接收来自多个红外发射端发送的红外信号,其中,所述多个红外发射端部署在目标设备上;根据所述红外接收端所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确定与所述机器人对应的第一区域编码结果和第一方向编码结果,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编码结果用于指示所述机器人所在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方向编码结果用于指示所述机器人相对于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方向;基于所述第一区域编码结果和所述第一方向编码结果,确定所述机器人的第一状态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状态信息对应的所述机器人的第一决策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一决策数据控制所述机器人对接至所述目标设备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决策数据控制所述机器人对接至所述目标设备上,包括:在基于所述第一决策数据控制所述机器人移动的过程中,再次接收来自所述多个红外发射端发送的红外信号;根据所述红外接收端再次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确定与所述机器人对应的第二区域编码结果和第二方向编码结果,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编码结果用于指示所述机器人所在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方向编码结果用于指示所述机器人相对于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方向;基于所述第二区域编码结果和所述第二方向编码结果,确定所述机器人的第二状态信
息;确定与所述第二状态信息对应的所述机器人的第二决策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二决策数据控制所述机器人对接至所述目标设备上。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红外接收端所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确定与所述机器人对应的第一区域编码结果和第一方向编码结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机器人的类型;基于所述类型确定编码模式;根据所述红外接收端所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确定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锋黄勇古春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