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480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工艺,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将筛选出的最优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3个重要因素进行分析统计优化处理,并且在优化的过程中对最佳发酵时间、温度、初始PH值接种量进行逐一优化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工艺,通过利用多组培养因素进行筛选,并且在筛选的过程中利用逐一优化的方式进行进行进一步的确定,从而能够精准的得知所需要的计量,从而能够确保芽孢杆菌能够在最为有利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处理,可以直接增加芽孢杆菌的发酵速度与总量。的发酵速度与总量。的发酵速度与总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
,尤其涉及一种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芽孢杆菌,细菌的一科,能形成芽孢(内生孢子)的杆菌或球菌。包括芽孢杆菌属、芽孢乳杆菌属、梭菌属、脱硫肠状菌属和芽孢八叠球菌属等。它们对外界有害因子抵抗力强,分布广,存在于土壤、水、空气以及动物肠道等处。芽孢杆菌杆菌科的一属细菌。
[0003]由于芽孢杆菌的广泛分布和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芽孢杆菌使用的场所也越来越多,因此需要对芽孢杆菌进行发酵处理,从而来增加芽孢杆菌的数量,但是现有的芽孢杆菌在发酵的过程中,其发酵的培养基内部养分无法满足芽孢杆菌最佳的发酵环境,因此会使得芽孢杆菌的发酵速度较慢,且发酵数量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备好以下实验材料:
[0007]1)菌种
[0008]芽孢杆菌菌种;
[0009]2)培养基
[0010]种子培养基:酵母蛋白陈1%、酵母抽提物5%、氯化钠1%、PH值6.5;
[0011]发酵培养基:蔗糖1%、酵母蛋白陈1%、氯化钠0.5%、PH值7.0;
[0012]3)主要试剂
[0013]蔗糖、葡萄糖、玉米淀粉、麦芽糖、玉米浆粉、胰蛋白胨、酵母抽提物(膏)、牛肉膏、黄豆饼粉、尿素;
[0014]S2:培养方法
[0015]1)菌种活化
[0016]将保存的菌种转接到培养基内部,并将培养基放置在37℃恒温的培养箱内部培养24小时进行备用;
[0017]2)制备种子液
[0018]取一环活化的菌种,接入体积为100ml种子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放入37℃恒温的培养箱内部,转速160r/min,培养时间18小时;
[0019]3)摇瓶培养
[0020]种子液以1%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装液量100ml/250ml的三角瓶)中,温度37℃,转速160r/min,振荡培养24小时进行单因素的发酵条件研究。
[0021]S3:发酵培养基单因素实验
[0022]1)碳源
[0023]分别用1%葡萄糖、玉米淀粉和麦芽糖等量替代发酵培养基中的蔗糖制成培养基,采用摇瓶发酵培养条件,24h后测定发酵液中的活菌含量以确定最佳碳源。
[0024]2)氮源
[0025]分别用1%酵母抽提物、牛肉膏、尿素、氯化铵替代基础发酵液1%的胰蛋白胨,采用摇瓶发酵培养条件,24h后测定发酵液中的活菌含量,以确定最佳氮源。
[0026]3)无机盐
[0027]分别用0.5%硫酸锰、硫酸镁、硫酸亚铁、氯化钙及不加无机盐的空白,替代等量的发酵培养基中氯化钠(0.5%),采用摇瓶发酵培养条件,24h后测定发酵液中的活菌总数,以确定最佳无机盐。
[0028]优选地,所述将筛选出的最优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3个重要因素进行分析统计优化处理,并且在优化的过程中对最佳发酵时间、温度、初始PH值接种量进行逐一优化处理。
[0029]优选地,所述在对碳源进行优化过程中,分别以1%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玉米淀粉作为碳源,其他组分均相同进行发酵,测定发酵液中的活菌总数,其中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为碳源时芽孢杆菌的生长明显优于玉米淀粉,利用前3种碳源发酵后,芽孢杆菌活菌数超过2.2x10CFU/ml,而利用玉米淀粉时其活菌数在0.9x10
10
CFU/ml以下,说明芽孢杆菌利用单糖和二糖的能力优于淀粉,因此芽孢杆菌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其次是蔗糖和麦芽糖。
[0030]优选地,所述在对氮源进行优化过程中,以1%葡萄糖为碳源,分别以1%尿素、氯化铵、牛肉膏、酵母抽提物、胰蛋白胨为氮源制成发酵培养基,可知有机氮源效果要明显优于无机氮源,利用有机氮源发酵后,芽孢杆菌活菌数都超过2.2x10
10
CFU/ml,而利用无机氮源时的活菌数在1.0x10
10
CFU/ml以下,说明该芽孢杆菌利用有机氮源的能力优于无机氮源,芽孢杆菌生长的最适氮源是酵母抽提物,这与酵母抽提物富含氨基酸、小肽、核苷酸、B族维生素等生长因子有关。
[0031]优选地,所述在对无机盐进行优化过程中,分别以1%葡萄糖和1%酵母抽提物为碳源和氮源,以不加无机盐为空白,在此基础上分别加入0.5%的硫酸锰、硫酸镁、硫酸亚铁、氯化钠及氯化钙,其中镁离子对芽孢杆菌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菌的生物量为对照组的1.2倍,铁、钙、锰和钠离子对芽孢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菌的生长量仅为对照的91.3%、76.5%、70.5%、36.2%。
[0032]优选地,所述培养基中各组分之间有一定的内在关系,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以寻求培养基中各组分的最佳配比,可以得出因子对活菌含量影响大小为酵母抽提物>葡萄糖>硫酸镁,其中酵母抽提物的显著性要比葡萄糖要高,硫酸镁为差异性不显著因素,为验证,进行3次平行试验,测得活菌总数为4.49x10
10
CFU/ml,因此确定地衣芽孢杆菌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1.5%酵母抽提物1.0%硫酸镁0.1%。
[0033]一种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工艺,所述发酵工艺为:
[0034](1)生长曲线测定
[0035]按1%的接种量接入优化培养基(装液量100ml/250ml的三角瓶)中,放入37℃恒温的培养箱内部,转速160r/min,培养时间24小时,自接种后每2h测定菌液的生物量,并用未
接种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0036]发酵培养0

2h后芽孢杆菌的生长停滞期,菌体数量极少,自2h以后进入对数生长期,菌体数量急剧增多,在16h达到生长高峰期,12~15h为地衣芽孢杆菌生长的稳定期,菌体生长缓慢,自16h后菌体数量开始减少,芽孢杆菌进入生长衰亡期,因此,采用12

16h时的菌液作为种子液较合适,此时芽孢杆菌为对数生长末期,既可保持高的细胞活力,又可获得尽可能多的细胞数。
[0037]2)初始PH
[0038]PH主要通过影响菌体细胞膜电荷、膜渗透性及营养物质离子化程度,从而影响菌体对养分的吸收,由于摇瓶发酵过程中的PH难以控制,只能控制发酵液的初始pH,因此,将初始pH分别调至5.5、6.0、6.5、7.0、7.5和8.0,摇瓶培养16h后测其生物量,在初始pH5.5~8范围内芽孢杆菌均可良好生长,PH为6.5时生长最好,说明芽孢杆菌对pH的适应性较宽,但随pH的增大,生物量呈下降趋势。
[0039](3)温度
[0040]温度主要通过改变酶反应速率来影响菌体的生长。一般培养基温度升高,酶反应速率增大,生长代谢加快,生产期提前,但酶很容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备好以下实验材料:1)菌种芽孢杆菌菌种;2)培养基种子培养基:酵母蛋白陈1%、酵母抽提物5%、氯化钠1%、PH值6.5;发酵培养基:蔗糖1%、酵母蛋白陈1%、氯化钠0.5%、PH值7.0;3)主要试剂蔗糖、葡萄糖、玉米淀粉、麦芽糖、玉米浆粉、胰蛋白胨、酵母抽提物(膏)、牛肉膏、黄豆饼粉、尿素;S2:培养方法1)菌种活化将保存的菌种转接到培养基内部,并将培养基放置在37℃恒温的培养箱内部培养24小时进行备用;2)制备种子液取一环活化的菌种,接入体积为100ml种子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放入37℃恒温的培养箱内部,转速160r/min,培养时间18小时;3)摇瓶培养种子液以1%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装液量100ml/250ml的三角瓶)中,温度37℃,转速160r/min,振荡培养24小时进行单因素的发酵条件研究。S3:发酵培养基单因素实验1)碳源分别用1%葡萄糖、玉米淀粉和麦芽糖等量替代发酵培养基中的蔗糖制成培养基,采用摇瓶发酵培养条件,24h后测定发酵液中的活菌含量以确定最佳碳源。2)氮源分别用1%酵母抽提物、牛肉膏、尿素、氯化铵替代基础发酵液1%的胰蛋白胨,采用摇瓶发酵培养条件,24h后测定发酵液中的活菌含量,以确定最佳氮源。3)无机盐分别用0.5%硫酸锰、硫酸镁、硫酸亚铁、氯化钙及不加无机盐的空白,替代等量的发酵培养基中氯化钠(0.5%),采用摇瓶发酵培养条件,24h后测定发酵液中的活菌总数,以确定最佳无机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筛选出的最优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3个重要因素进行分析统计优化处理,并且在优化的过程中对最佳发酵时间、温度、初始PH值接种量进行逐一优化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对碳源进行优化过程中,分别以1%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玉米淀粉作为碳源,其他组分均相同进行发酵,测定发酵液中的活菌总数,其中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为碳源时芽孢杆菌的生长明显优于玉米淀粉,利用前3种碳源发酵后,芽孢杆菌活菌数超过2.2x10CFU/ml,而利用玉米淀粉时其活菌数在0.9x10
10
CFU/ml以下,说明芽孢杆菌利用单糖和二糖的能力
优于淀粉,因此芽孢杆菌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其次是蔗糖和麦芽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对氮源进行优化过程中,以1%葡萄糖为碳源,分别以1%尿素、氯化铵、牛肉膏、酵母抽提物、胰蛋白胨为氮源制成发酵培养基,可知有机氮源效果要明显优于无机氮源,利用有机氮源发酵后,芽孢杆菌活菌数都超过2.2x10
10
CFU/ml,而利用无机氮源时的活菌数在1.0x10
10
CFU/ml以下,说明该芽孢杆菌利用有机氮源的能力优于无机氮源,芽孢杆菌生长的最适氮源是酵母抽提物,这与酵母抽提物富含氨基酸、小肽、核苷酸、B族维生素等生长因子有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对无机盐进行优化过程中,分别以1%葡萄糖和1%酵母抽提物为碳源和氮源,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文棋谭文俊黄钦耿黄炜乾唐谢芳王珍珍吴森雨蒋顺进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一生自然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