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巷掘进破碎围岩分级协调强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围岩加固
,具体涉及一种煤巷掘进破碎围岩分级协调强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软弱煤岩体开挖后需要及时进行支护,以提高巷道围岩承载性能,减少巷道变形破坏,保障安全生产。
[0003]然而,软弱煤体极为常见,在开掘揭露后,岩体表面甚至深入围岩一定距离都是十分破碎的状态,导致锚杆(索)在开掘巷道破碎围岩中无法有效锚定,仅依靠搭棚、架梁承载围岩应力难以有效保障巷道安全稳定。同时,在下一工作面巷道沿空掘进时,煤岩体已然处于十分破碎的状态,掘进安全受到威胁,无法有效支护的问题依然延续。两个工作面中间所留煤柱破碎且内挤变形严重,无法有效进行补强,且日常维护代价高昂。因此,此类巷道围岩揭露后存在完整性差,无法有效支护,煤柱稳定性差,安全性低,经济性低等问题。
[0004]目前的注浆加固手段基本是聚焦单条巷道掘进,而窄煤柱沿空掘巷掘进不同于一般单巷掘进,围岩存在二次扰动,进一步破碎,注浆难以有效作用,亟需一套行之有效的围岩控制技术,有效协调解决此类巷道掘进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巷掘进破碎围岩分级协调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当前工作面巷道(1)掘进头(6)前方未揭露围岩中央布置一围岩窥视钻孔(7),对不同距离范围内岩体内部的围岩破碎、裂隙发育情况进行评估;步骤二:根据探得的围岩情况选择注浆混凝土级配;步骤三:沿掘进巷道与未揭露围岩接触的边缘处钻进若干第一注浆孔(4),并进行注浆,形成一级强化结构;步骤四:滞后掘进头(6)一段距离,在当前工作面巷道(1)侧壁上向下一工作面方向钻进若干第二注浆孔(5),确保第二注浆孔(5)贯穿下一工作面的待掘进巷道(8),并进行注浆,形成二级强化结构;步骤五:继续掘进后,在经超前预注浆强化后的围岩中安装锚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怀轩,李桂臣,郑金录,许嘉徽,潘兴松,孙庆超,周宝龙,宁尚阁,谷君涛,李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