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钒制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4037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氮化钒制球系统,包括片钒储料仓、磨粉机、钒粉储料仓、石墨粉储料仓、铁粉储料仓、钒粉称重料仓、石墨粉称重料仓、铁粉称重料仓、干混机、湿混机、第一压球机以及上述设备的连接与布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配料称重准确、设备空间布局合理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化钒制球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氮化钒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氮化钒制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氮化钒是一种新型合金添加剂,可以替代钒铁用于微合金化钢的生产。氮化钒添加于钢中能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延展性及抗热疲劳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并使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在达到相同的强度要求时,添加氮化钒比添加钒铁节约钒的加入量约30%

40%,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0003]现有的氮化钒制球系统有如下缺点:1)制备生料球时采用人工称重配料,劳动强度大,配料精度难以控制;2)现有制球系统主机之间输送设备全采用螺旋输送机,占地空间大,造成资源浪费;3)压球成型时采用2次压球,制备的生料球密度低,导致生料球裂纹多,易碎;
[0004]4)干混机混料过程中水分易挥发倒进入输送设备,造成物料堵塞;5)现有制球系统只有片状五氧化二钒进料仓,然后通过磨粉机磨成粉状后输送到储料仓,功能单一,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配料称重准确、设备空间布局合理的氮化钒制球系统。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氮化钒制球系统,包括片钒储料仓、磨粉机、钒粉储料仓、石墨粉储料仓、铁粉储料仓、钒粉称重料仓、石墨粉称重料仓、铁粉称重料仓、干混机、湿混机及第一压球机,所述片钒储料仓通过第一螺旋输送机与磨粉机连接,所述磨粉机依次通过第二螺旋输送机、第一提升机及第三螺旋输送机与钒粉储料仓连接,所述钒粉储料仓依次通过第四螺旋输送机、第二提升机及第五螺旋输送机与钒粉称重料仓连接,所述石墨粉储料仓依次通过第六螺旋输送机、第三提升机及第七螺旋输送机与石墨粉称重料仓连接,所述铁粉储料仓依次通过第八螺旋输送机、第四提升机及第九螺旋输送机与铁粉称重料仓连接,所述干混机设于钒粉称重料仓、石墨粉称重料仓及铁粉称重料仓下方,所述干混机通过第十螺旋输送机及第五提升机与湿混机连接,所述湿混机底部与第一压球机连接,所述钒粉称重料仓、石墨粉称重料仓、铁粉称重料仓均通过称重模块与PLC连接。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9]还包括钒粉进料仓,所述钒粉进料仓通过第十一螺旋输送机与第一提升机连接。
[0010]还包括第二压球机和第三压球机,所述第一压球机通过第十二螺旋输送机及第六提升机与第二压球机连接,所述第二压球机底部与第三压球机连接。
[0011]所述片钒储料仓、钒粉储料仓、石墨粉储料仓及铁粉储料仓上均设有用于防止物料粘壁的仓壁振动器,所述片钒储料仓、钒粉储料仓、石墨粉储料仓及铁粉储料仓的出料口
均设有用于均匀卸料的振动给料器,各振动给料器与PLC连接。
[0012]所述干混机的进料口设有插板阀。
[0013]所述湿混机上设有加水装置及加热装置。
[0014]所述第一提升机、第二提升机、第三提升机、第四提升机、第五提升机及第六提升机均为斗式提升机。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氮化钒制球系统,采用PLC控制物料的称重配比,代替人工称重配比,称重配比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劳动强度低,且工作人员无需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氮化钒,避免急性钒中毒;采用螺旋输送机加提升机输送物料,设备占地面积小,空间布局合理。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氮化钒制球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氮化钒制球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各标号表示:1、片钒储料仓;2、磨粉机;3、钒粉储料仓;4、石墨粉储料仓;5、铁粉储料仓;6、钒粉称重料仓;7、石墨粉称重料仓;8、铁粉称重料仓;9、干混机;10、湿混机;11、第一压球机;12、第二压球机;13、第三压球机;14、钒粉进料仓;21、第一螺旋输送机;22、第二螺旋输送机;23、第三螺旋输送机;24、第四螺旋输送机;25、第五螺旋输送机;26、第六螺旋输送机;27、第七螺旋输送机;28、第八螺旋输送机;29、第九螺旋输送机;30、第十螺旋输送机;31、第十一螺旋输送机;32、第十二螺旋输送机;41、第一提升机;42、第二提升机;43、第三提升机;44、第四提升机;45、第五提升机;46、第六提升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图1和图2示出了本技术氮化钒制球系统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氮化钒制球系统,包括片钒储料仓1、磨粉机2、钒粉储料仓3、石墨粉储料仓4、铁粉储料仓5、钒粉称重料仓6、石墨粉称重料仓7、铁粉称重料仓8、干混机9、湿混机10及第一压球机11,片钒储料仓1通过第一螺旋输送机21与磨粉机2连接,磨粉机2依次通过第二螺旋输送机22、第一提升机41及第三螺旋输送机23与钒粉储料仓3连接,钒粉储料仓3依次通过第四螺旋输送机24、第二提升机42及第五螺旋输送机25与钒粉称重料仓6连接,石墨粉储料仓4依次通过第六螺旋输送机26、第三提升机43及第七螺旋输送机27与石墨粉称重料仓7连接,铁粉储料仓5依次通过第八螺旋输送机28、第四提升机44及第九螺旋输送机29与铁粉称重料仓8连接,干混机9设于钒粉称重料仓6、石墨粉称重料仓7及铁粉称重料仓8下方,干混机9通过第十螺旋输送机30及第五提升机45与湿混机10连接,湿混机10底部与第一压球机11连接,钒粉称重料仓6、石墨粉称重料仓7、铁粉称重料仓8均通过称重模块与PLC连接。
[0022]本氮化钒制球系统,首先,将储存于片钒储料仓1内的片钒通过第一螺旋输送机21输送到磨粉机2内磨成钒粉,钒粉依次通过第二螺旋输送机22、第一提升机41和第三螺旋输送机23输送到钒粉储料仓3内;其次,将钒粉储料仓3内的钒粉依次通过第四螺旋输送机24、第二提升机42和第五螺旋输送机25输送到钒粉称重料仓6内,钒粉储料仓3、钒粉称重料仓6
与PLC连接,当钒粉称重料仓6上的称重模块感应到钒粉称重料仓6的重量达到设定值时,钒粉称重料仓6停止进料,实现钒粉自动配比称重;然后,将配比称重后的钒粉倒入干混机9内。同理,将石墨粉和铁粉按照钒粉的配比称重过程进行自动配比称重,称重完成后的石墨粉和铁粉倒入干混机9内,将钒粉、石墨粉和铁粉充分混合;再将混合均匀后的物料通过第十螺旋输送机30及第五提升机45倒入湿混机10内加水进行加热、混合,混合好的物料进入湿混机10底部的第一压球机11进行压球成型。
[0023]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钒粉进料仓14,钒粉进料仓14通过第十一螺旋输送机31与第一提升机41连接。钒粉进料仓14与片钒储料仓1相结合,实现片钒、钒粉双功能进料,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0024]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压球机12和第三压球机13,第一压球机11通过第十二螺旋输送机32及第六提升机46与第二压球机12连接,第二压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化钒制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片钒储料仓(1)、磨粉机(2)、钒粉储料仓(3)、石墨粉储料仓(4)、铁粉储料仓(5)、钒粉称重料仓(6)、石墨粉称重料仓(7)、铁粉称重料仓(8)、干混机(9)、湿混机(10)及第一压球机(11),所述片钒储料仓(1)通过第一螺旋输送机(21)与磨粉机(2)连接,所述磨粉机(2)依次通过第二螺旋输送机(22)、第一提升机(41)及第三螺旋输送机(23)与钒粉储料仓(3)连接,所述钒粉储料仓(3)依次通过第四螺旋输送机(24)、第二提升机(42)及第五螺旋输送机(25)与钒粉称重料仓(6)连接,所述石墨粉储料仓(4)依次通过第六螺旋输送机(26)、第三提升机(43)及第七螺旋输送机(27)与石墨粉称重料仓(7)连接,所述铁粉储料仓(5)依次通过第八螺旋输送机(28)、第四提升机(44)及第九螺旋输送机(29)与铁粉称重料仓(8)连接,所述干混机(9)设于钒粉称重料仓(6)、石墨粉称重料仓(7)及铁粉称重料仓(8)下方,所述干混机(9)通过第十螺旋输送机(30)及第五提升机(45)与湿混机(10)连接,所述湿混机(10)底部与第一压球机(11)连接,所述钒粉称重料仓(6)、石墨粉称重料仓(7)、铁粉称重料仓(8)均通过称重模块与PLC连接。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继发李鹏飞曾帅强肖路熊健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烁科热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