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391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通过使发电元件(1)的正极(1a)或负极(1b)的金属箔沿着集电连接体(2)的主体部(2a)弯曲并扭转突出设置的连接板部(2b)并使之连接在一起,提供了一种容易制作集电连接体(2)的形状,同时可以提高集电的效率和可靠性、操作性的电池。(*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范围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在集电结构上具有特征的电池的。
技术介绍
图9示出了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现有的发电元件1,集电连接体2和外部连接端子3之间的连接结构。此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由2个长圆筒形的发电元件1并联连接而成。各个发电元件如图3所示,由正极1a和负极1b把隔膜1c夹在中间互相重叠在一起,卷绕成长圆筒形而成。正极1a是在其电极基体的带状铝箔1d的表面带上正极活性物质;负极1b是在其电极基体的带状铜箔1e的表面带上负极活性物质。在这正极1a和负极1b的带状的一方的侧端部设置有不涂敷活性物质的未涂敷部,在这未涂敷部处,使铝箔1d与銅箔1e露出。还有,这正极1a和负极1b在发电元件1卷绕时,沿着卷绕轴互相向相反方向错开,使长圆筒形的一端的端面只露出正极1a的侧端部的铝箔1d,另一端的端面则只露出负极1b的侧端部的铜箔1e。上述的2个发电元件1,1的长圆筒形的较平坦的侧面,互相直立彼此叠合后横放并列在一起。然后,在这两个发电元件1,1的双方的端面,在波纹板的集电连接体2,2上连接有各个电极。电极是嵌合在从发电元件1的端面露出的正极1a的铝箔或负积1b的铜箔的波纹板的凹部,通过进行超声波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其特征是,具有电池容器,具有把隔离体夹在中间使正、负电极重叠在一起的结构的发电元件,与上述发电元件的上述各个电极分别电连接的集电连接体;上述集电连接体由板状的主体部,和在这主体部的一端相对于主体部约成90度的角度设 置的多个连接板部构成;上述连接板部在上述发电元件的端部沿电极面配置,与上述电极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才博志铃木勋下园武司胸永训良小岛哲三松原岳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杰士汤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