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磨削的定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379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杆磨削的定位工装,包括与机床配合的过渡座,还包括固定板、支撑座、定位柱、对连杆一端施加轴向力的第一定位机构、对连杆一端的周面施加径向作用力的第二定位机构,固定板与过渡座固定,在固定板的中部设有装配孔,所述支撑座的一端与装配孔配合,定位柱的一端与固定板固定,定位柱的另一端为与连杆另一端内孔配合的自由端,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分别设置在支撑座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升定位精度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升定位精度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升定位精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杆磨削的定位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杆磨削的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0002]曲轴连杆是发动机上的一个重要的机件,曲轴连杆是发动机中最典型、最重要的零件之一,其功用是将活塞连杆传递来的气体压力转变为转矩,作为动力而输出做功,驱动器他工作机构,并带动内燃机辅助装备工作,其材料是由碳素结构钢或球墨铸铁制成的,有两个重要部位:主轴颈,连杆颈(还有其他),主轴颈被安装在缸体上,连杆颈与连杆大头孔连接,连杆小头孔与汽缸活塞连接,是一个典型的曲柄连杆滑块机构,虽然曲轴连杆的品种较多,结构上一些细节有所不同,但加工工艺过程大致相同,如端面打孔、毛坯上线检测、清洗、热处理、下线检测、动平衡、抛光等加工工序,其中抛光或称为磨削,一般对于曲轴连杆磨削加工时的精度非常高,在磨削加工的时,为了保证磨削的精度,首先要对曲轴连杆进行针对性的定位,目前的定位装置的定位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实用新提供一种能够提升定位精度的连杆磨削的定位工装。
[0004]连杆磨削的定位工装,包括与机床配合的过渡座,还包括固定板、支撑座、定位柱、对连杆一端施加轴向力的第一定位机构、对连杆一端的周面施加径向作用力的第二定位机构,固定板与过渡座固定,在固定板的中部设有装配孔,所述支撑座的一端与装配孔配合,定位柱的一端与固定板固定,定位柱的另一端为与连杆另一端内孔配合的自由端,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分别设置在支撑座的外侧。
[000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座本体、锥形定位部、对连杆一端的轴向端面形成支撑的支撑部,锥形定位部设置在支撑座本体的一端,锥形定位部与装配孔配合,装配孔为锥孔,支撑部设置在支撑座本体的另一端。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第一螺柱、具有第一孔的第一压板、第一螺母、第一支撑杆,第一螺柱的一端与固定板固定,第一压板通过第一孔套在第一螺柱上,第一螺母与第进一步地,一螺柱的另一端螺纹连接,第一压板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配合。
[0007]进一步地,第一定位机构还包括弹簧,弹簧套在第一螺柱上,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压板抵顶,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板或者第一螺柱抵顶。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板上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滑槽配合,所述装配孔为条形孔或腰形孔,所述第一压板与连杆配合的端面上设有凸起部。
[0009]进一步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安装座、活动块、直线驱动器,安装座上设有导向槽,所述活动块与导向槽间隙配合,活动块的一端设有与连杆周面配合的配合槽,活动块)的另一端与直线驱动器连接。
[0010]本技术中,在对连杆进行磨削之前,将连杆的一端与支撑座配合,使连杆另一端的内孔与定位柱配合,这样连杆的位置获得初步定位。然后,将第一定位机构对连杆的轴
向端面施加轴向作用力,使连杆被压紧在第一定位机构与支撑之间。最后,通过第二定位机构对连杆一端的周面施加推力作用,使连杆被定位在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机构之间。通过上述操作,使连杆无论在轴向方向还是径向均获得了定位,避免了连杆在磨削过程中位移,从而本技术提交升了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连杆磨削的定位工装的立体图;
[0012]图2为在图1的基础上隐藏了部分零件后的示意图;
[0013]图3为支撑座的立体图;
[0014]图4为第一压板的示意图;
[0015]附图中的标记:
[0016]连杆A,过渡座1,固定板2,支撑座3,支撑座本体3a、锥形定位部3b、支撑部3c,定位柱4,第一螺柱5,第一压板6,第一孔6a,滑槽6b,凸起部6c,第一螺母7,第一支撑杆8,弹簧9,安装座10,活动块11,配合槽11a,直线驱动器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图1至图4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8]本技术的连杆磨削的定位工装包括底座,包括与机床配合的过渡座1,还包括固定板2、支撑座3、定位柱4、对连杆A一端施加轴向力的第一定位机构、对连杆A一端的周面施加径向作用力的第二定位机构,固定板2与过渡座1固定,在固定板2的中部设有装配孔,所述支撑座3的一端与装配孔配合,定位柱4的一端与固定板2固定,定位柱4的另一端为与连杆另一端内孔配合的自由端,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分别设置在支撑座3的外侧。
[0019]本技术中,在对连杆A进行磨削之前,将连杆A的一端与支撑座3配合,使连杆A另一端的内孔与定位柱4配合,这样连杆A的位置获得初步定位。然后,将第一定位机构对连杆A的轴向端面施加轴向作用力,使连杆A被压紧在第一定位机构与支撑3之间。最后,通过第二定位机构对连杆A一端的周面施加推力作用,使连杆A被定位在定位柱4与第二定位机构之间。通过上述操作,使连杆A无论在轴向方向还是径向均获得了定位,避免了连杆A在磨削过程中位移。
[0020]所述支撑座3包括支撑座本体3a、锥形定位部3b、对连杆一端的轴向端面形成支撑的支撑部3c,支撑座3上设有通孔,该通孔穿过支撑座本体3a和锥形定位部3b,采用螺钉穿过通孔,将支撑座3与固定板2紧固成一体。锥形定位部3b设置在支撑座本体3a的一端,锥形定位部3b与装配孔配合,装配孔为锥孔,支撑部3c设置在支撑座本体3a的另一端。所述支撑部3c的数量为3个,这些支撑部3c沿着同一圆周间隔布置。本实施例中,采用锥形定位部3b与装配孔配合,有利于提高支撑座3与固定板2的配合精度。
[0021]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第一螺柱5、具有第一孔6a的第一压板6、第一螺母7、第一支撑杆8,第一螺柱5的一端与固定板2固定,第一压板6通过第一孔5a套在第一螺柱5上,第一螺母7与第一螺柱5的另一端螺纹连接,第一压板6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8配合。
[0022]需要第一定位机构对连杆A的轴向端面产生压力时,将第一压板6与连杆A的轴向端面配合,旋转第一螺母7使第一螺母7对第一压板6形成压力,由于第一压板6的一端通过
第一支撑杆8支撑,而第一螺母7位于第一压板6的另一端,因此,第一螺母7的压力作用通过第一压板6传递到连杆A的轴向端面。
[0023]第一定位机构还包括弹簧9,弹簧9套在第一螺柱5上,弹簧9的一端与第一压板6抵顶,弹簧9的另一端与固定板2或者第一螺柱5抵顶。通过弹簧9的支撑作用,一方面对第一压板6形成支撑,在第一压板6对连杆A进行施压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使第一压板6对连杆A产生压力。
[0024]所述第一压板6上设有滑槽6b,所述第一支撑杆8与滑槽6b配合,所述装配孔为条形孔或腰形孔,所述第一压板6与连杆配合的端面上设有凸起部6c。当不同的连杆A一端的外径不同时,移动第一压板6,以调整上述滑槽6b与第一支撑杆8配合的位置,使第一压板6上的凸起部6c压在连杆A上,因此,本实施例具有适用不同外径连杆A的优点。
[0025]第二定位机构包括安装座10、活动块11、直线驱动器12,安装座10上设有导向槽,所述活动块11与导向槽间隙配合,活动块11的一端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连杆磨削的定位工装,包括与机床配合的过渡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2)、支撑座(3)、定位柱(4)、对连杆一端施加轴向力的第一定位机构、对连杆一端的周面施加径向作用力的第二定位机构,固定板(2)与过渡座(1)固定,在固定板(2)的中部设有装配孔,所述支撑座(3)的一端与装配孔配合,定位柱(4)的一端与固定板(2)固定,定位柱(4)的另一端为与连杆另一端内孔配合的自由端,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分别设置在支撑座(3)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磨削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包括支撑座本体(3a)、锥形定位部(3b)、对连杆一端的轴向端面形成支撑的支撑部(3c),锥形定位部(3b)设置在支撑座本体(3a)的一端,锥形定位部(3b)与装配孔配合,装配孔为锥孔,支撑部(3c)设置在支撑座本体(3a)的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磨削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第一螺柱(5)、具有第一孔(6a)的第一压板(6)、第一螺母(7)、第一支撑杆(8),第一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跃康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硕鸿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