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膜翻边穿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277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膜翻边穿绳装置,包括尖端朝上的农膜撑开锥体,农膜撑开锥体一侧设有农膜引导杆,农膜引导杆顶部置于农膜撑开锥体外,农膜引导杆从上至下逐渐过渡至农膜撑开锥体内,农膜引导杆位于农膜撑开锥体内的部分可以与农膜撑开锥体使农膜形成M形截面;农膜引导杆的末端设有刀刃朝上的割刀,割刀可以将农膜的M形截面从M形中部割开;农膜引导杆的两侧各设有一条穿绳引导管,穿绳引导管设置在农膜的M形截面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开创性的使农膜在生产过程中完成穿绳,无需后期人工穿绳,减轻了农民劳动负担,不仅提高了工作、生产效率,而且可以防止农膜在人工穿绳环节被弄坏,大大提高了农民的购买意愿。民的购买意愿。民的购买意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膜翻边穿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农膜翻边穿绳装置,属于农膜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农膜又称塑料薄膜,主要成分是聚乙烯,主要用于覆盖农田、大棚,起到提高地温、保质土壤湿度、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快速增长的作用。农膜在大棚上使用时,需要对其两侧边缘进行穿绳,起到在大棚上固定的作用。以往农民购买农膜后,由人工进行穿绳,但是农膜往往长度很长,人工穿绳不仅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可能把农膜弄坏,从而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农膜翻边穿绳装置,使农膜在生产过程中即可完成翻边穿绳,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0004]本技术所述的农膜翻边穿绳装置,包括尖端朝上的农膜撑开锥体,农膜撑开锥体一侧设有农膜引导杆,农膜引导杆顶部置于农膜撑开锥体外,农膜引导杆从上至下逐渐过渡至农膜撑开锥体内,农膜引导杆位于农膜撑开锥体内的部分可以与农膜撑开锥体使农膜形成M形截面;
[0005]农膜引导杆的末端设有刀刃朝上的割刀,割刀可以将农膜的M形截面从M形中部割开;
[0006]农膜引导杆的两侧各设有一条穿绳引导管,穿绳引导管设置在农膜的M形截面内。
[0007]所述的穿绳引导管的下方出口处设有热融合装置。热融合装置将农膜边缘进行热封形成融合部,绳子被包裹在农膜内侧。
[0008]所述的穿绳引导管顶部呈半圆弧形,使入口朝下。绳子从被割开的农膜内侧进入,向上运动,从朝下的入口进入穿绳引导管,在穿绳引导管的引导下到达农膜边缘,被热封在农膜边缘内侧。
[0009]优选的,所述的入口下方设有定滑轮,便于绳子在运动过程中换向。
[0010]所述的割刀的对面设有一挡板,挡板上设有竖直方向的条形通孔,割刀的刀尖穿过所述的条形通孔。当农膜从上而下经过割刀时,农膜被割刀从条形通孔顶出,割刀和条形通孔共同作用将农膜割开。
[0011]农膜在成型设备上自上而下运动,成型后的农膜,横截面为扁平环状的双层膜,如图7中截面I所示(撑开后为圆环)。工作时,随着农膜不断向下移动,农膜在农膜引导杆与农膜撑开锥体的作用下形成M形截面,即截面II,而后经过割刀被割开,形成截面III。绳子在牵引力作用下,从斜下方被割开的农膜内侧进入,经过定滑轮换向,改为竖直向上运动,从入口朝下的穿绳引导管进入,在穿绳引导管的引导下改为向下运动,到达农膜边缘,在截面IV处,通过热融合装置被热封在农膜边缘内侧,从而形成带有穿绳的农膜。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所述的农膜翻边穿绳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开创性的使农膜在生产过程中完成穿绳,无需后期人工穿绳,减轻了农民劳动负担,不仅提高了工作、生产效率,而且可以防止农膜在人工穿绳环节被弄坏,大大提高了农民的购买意愿,提高了上棚速度,即买即用,无需穿绳。满足现代化的生产需求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5]图2是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9]图6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0]图7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
[0021]图中:1、农膜撑开锥体;2、穿绳引导管;3、农膜引导杆;4、割刀;5、挡板;6、定滑轮;7、条形通孔;8、热融合装置;9、绳子;10、融合部;11、M形截面;12、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3]如图1~7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农膜翻边穿绳装置,包括尖端朝上的农膜撑开锥体1,农膜撑开锥体1一侧设有农膜引导杆3,农膜引导杆3顶部置于农膜撑开锥体1外,农膜引导杆3从上至下逐渐过渡至农膜撑开锥体1内,农膜引导杆3位于农膜撑开锥体1内的部分可以与农膜撑开锥体1使农膜形成M形截面11;
[0024]具体的,农膜撑开锥体1是由四条筋体焊接而成的顶部带尖的架体,农膜引导杆3通过连接杆12固定在一旁的机架上。
[0025]农膜引导杆3的末端设有刀刃朝上的割刀4,割刀4可以将农膜的M形截面11从M形中部割开;
[0026]农膜引导杆3的两侧各设有一条穿绳引导管2,穿绳引导管2设置在农膜的M形截面11内。
[0027]在穿绳引导管2的下方出口处,对应每条穿绳引导管2各设有一个热融合装置8。
[0028]穿绳引导管2顶部呈半圆弧形,使入口朝下,入口下方设有用于使绳子9换向的定滑轮6。
[0029]割刀4的对面设有一挡板5,挡板5上设有竖直方向的条形通孔7,割刀4的刀尖穿过所述的条形通孔7。
[003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31]农膜在成型设备上自上而下运动,成型后的农膜,横截面为扁平环状的双层膜,如图7中截面I所示(撑开后为圆环)。工作时,随着农膜不断向下移动,农膜被农膜撑开锥体1的顶部尖端撑开,随着农膜向下移动,农膜在农膜引导杆3与农膜撑开锥体1的作用下形成M形截面11,即截面II,而后经过割刀4被割开(当农膜从上而下经过割刀4时,农膜被割刀4从
条形通孔7顶出,割刀4和条形通孔7共同作用将农膜割开),形成截面III。这个过程中,绳子9在牵引力作用下,从斜下方被割开的农膜内侧进入,经过定滑轮6换向,改为竖直向上运动,从入口朝下的穿绳引导管2进入,在穿绳引导管2的引导下改为向下运动,到达农膜边缘,在截面IV处,通过热融合装置8形成融合部10,绳子9被热封在农膜边缘内侧,从而形成带有穿绳的农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膜翻边穿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尖端朝上的农膜撑开锥体(1),农膜撑开锥体(1)一侧设有农膜引导杆(3),农膜引导杆(3)顶部置于农膜撑开锥体(1)外,农膜引导杆(3)从上至下逐渐过渡至农膜撑开锥体(1)内,农膜引导杆(3)位于农膜撑开锥体(1)内的部分可以与农膜撑开锥体(1)使农膜形成M形截面(11);农膜引导杆(3)的末端设有刀刃朝上的割刀(4),割刀(4)可以将农膜的M形截面(11)从M形中部割开;农膜引导杆(3)的两侧各设有一条穿绳引导管(2),穿绳引导管(2)设置在农膜的M形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叶赵炳春赵舒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守正农膜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