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摇架锁紧补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243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摇架锁紧补强结构,其在摇臂的底部设置底部卡固分支,通过底部卡固分支上设置有两个纵向柱,并将纵向柱设计成套筒螺母样式,通过此种结构可通过两个纵向柱分别与摇架座内部设置的挂钩匹配,通过两点固定实现锁紧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纵向柱有效的将目前片式结构的锁固结构进行了加强,再通过补强边连接实现多个重合的三角结构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善结构简单,使用以及维护方便,有效的降低了使用故障率,是一种理想的新型摇架锁紧补强结构。型摇架锁紧补强结构。型摇架锁紧补强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摇架锁紧补强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纺织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摇架锁紧补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周知,摇架是应用在纺纱设备上的用于实现皮辊固定的支撑架,现有的摇架包括摇架座,摇臂,手柄及多个皮辊固定装置,此种结构的摇架在实际使用时,其通过摇架座使之与机台固定,通过皮辊固定装置实现皮辊的固定,使用时通过摇臂下压实现整个摇臂下部的皮辊与摇架座上的固定钩结合。
[0003]目前遇到的问题是,在摇臂下压时,摇臂底部固定端需要与固定钩卡固连接,在卡固时,摇臂自上而下运动中存在一定的冲击力,此种冲击力会直接作用在摇臂的卡固端上,因其固定端点的锁固卡扣为片状结构设置,长时间冲击下会导致其变形弯曲,弯曲后的摇臂需整体更换,使用以及维护成本较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作为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如何通过技术改进,设计一款新型摇架锁紧补强结构,使其可以有效的防止摇臂下压时对锁固卡扣进行碰撞变形是现有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摇架锁紧补强结构,其结构设计新颖,通过将摇臂底部的锁固卡扣进行有效的改善,使其具有稳定的强度并且在卡固受力冲击时可有效的防止摇臂变形、报废。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新型摇架锁紧补强结构,其包括一个摇架主体,摇架主体的前端设置有皮辊固定挂钩;所述的摇架主体的尾端设置有摇架座与摇架主体铰接固定;所述的摇架座包括摇架束紧部和摇架挂钩部,所述的摇架挂钩部的内部设置有一个挂钩;
[0007]所述的摇架主体的内部通过铰接轴固定有一个摇臂,所述的摇臂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底部卡固分支,所述的底部卡固分支包括一个延伸卡固边和一个侧部卡固边,所述的延伸卡固边和侧部卡固边的端部皆设置有纵向柱;
[0008]所述的挂钩铰接在摇架挂钩部内,挂钩上设置有顶部钩以及底部的挤压端,所述的挂钩部以及挤压端分别与延伸卡固边和侧部卡固边上的纵向柱配合实现摇臂下压后与摇架座的锁紧固定。
[0009]所述的延伸卡固边和侧部卡固边之间通过补强边连接。
[0010]所述的纵向柱为套筒螺母。
[0011]所述的摇臂与铰接轴配合固定时,其在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通过扭簧实现卡固锁紧后的约束。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以上设置,其通过在摇臂的底部设置底部卡固分支,通过底部卡固分支上设置有两个纵向柱,并将纵向柱设计成套筒螺母样式,
通过此种结构可通过两个纵向柱分别与摇架座内部设置的挂钩匹配,通过两点固定实现锁紧固定,本技术通过纵向柱有效的将目前片式结构的锁固结构进行了加强,再通过补强边连接实现多个重合的三角结构设置。本技术改善结构简单,使用以及维护方便,有效的降低了使用故障率,是一种理想的新型摇架锁紧补强结构。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底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中,1、摇架主体,11、摇臂过孔,12、皮辊固定挂钩,2、摇臂,21、铰接轴,22、延伸卡固边,23、侧部卡固边,24、补强边,25、扭簧,26、挤压纵向柱,27、挂接纵向柱,3、摇架座,31、摇架束紧部,32、摇架钩挂部,4、挂钩,41、顶部钩,42、挤压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看图1示,一种新型摇架锁紧补强结构,其包括一个摇架主体1,摇架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皮辊固定挂钩12用于实现皮辊的固定;摇架主体1的中部上方设置有摇臂过孔12;摇架主体1的尾端设置有摇架座3与摇架主体铰接固定,摇架座3由摇架束紧部31和摇架挂钩部32组合后实现与机台的固定;所述的摇架座3的内部设置有一个挂钩4,所述的挂钩4包括顶部钩41和下部的挤压端42;
[0018]所述的摇架主体1的内部通过铰接轴固定有一个摇臂2,摇臂2贯穿摇臂过孔11后实现铰接固定,所述的摇臂2与铰接轴21配合固定时,其在铰接轴21上设置有扭簧25,通过扭簧25实现卡固锁紧后的约束。
[0019]所述的摇臂2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底部卡固分支,所述的底部卡固分支包括一个延伸卡固边22和一个侧部卡固边23,所述的延伸卡固边22和侧部卡固边23的端部皆设置有纵向柱,分别为挤压纵向柱26和挂接纵向柱27;通过此种结构设置,可实现底部卡固分支呈稳固的三角结构设置,通过纵向柱实现卡固点区域的整体补强。
[0020]所述的摇架挂钩32铰接在摇架座3内,挂钩4上设置有顶部钩41以及底部的挤压端42,所述的顶部钩41与延伸卡固边22上的挂接纵向柱27挂接,侧部卡固边23上的挤压纵向柱26与挤压端42卡固,通过两点卡固连接实现摇臂2下压后与摇架座3的锁紧固定。
[0021]在以上结构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的延伸卡固边22和侧部卡固边23之间通过补强边24连接,通过此种结构实现了底部卡固分支的再次补强。
[0022]为方便后续维护,述的挂接纵向柱27以及挤压纵向柱26皆为套筒螺母设置,通过套筒螺母实现螺纹连接,方便组装以及后续的更换维护。
[0023]总结:本技术通过纵向柱有效的将目前片式结构的锁固结构进行了加强,再通过补强边连接实现多个重合的三角结构设置,本技术改善结构简单,使用以及维护方便,有效的降低了使用故障率,是一种理想的新型摇架锁紧补强结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摇架锁紧补强结构,其包括一个摇架主体,摇架主体的前端设置有皮辊固定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摇架主体的尾端设置有摇架座与摇架主体铰接固定;所述的摇架座包括摇架束紧部和摇架挂钩部,所述的摇架挂钩部的内部设置有一个挂钩;所述的摇架主体的内部通过铰接轴固定有一个摇臂,所述的摇臂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底部卡固分支,所述的底部卡固分支包括一个延伸卡固边和一个侧部卡固边,所述的延伸卡固边和侧部卡固边的端部皆设置有纵向柱;所述的挂钩铰接在摇架挂钩部内,挂钩上设置有顶部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传芳付刚刘玉庆刘春国李苏红宋立召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恒丰新型纱线及面料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