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领域,特别涉及有核壳结构碳纳米管/导电高分子纳米杂化电极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讯、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和国防技术以及电动汽车等的飞速发展,人们对 电源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且,伴随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 源和能源日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将更加倾向于使用洁净和可再生的新能源。 常用的二次电池如镍镉、镍氢电池等具有高比能量,但它们的比功率较低,而且电池在大 电流脉冲放电或快速充电时的自身缺陷阻碍了其在大的功率型电源中的应用;燃料电池转 化率高、没有污染,但是同样存在比功率低和耐高脉冲充放电性能差的缺点。近年来环保 汽车一电动汽车的出现,大功率的由动力型锂电/超级电容器组成的电源组开始显示了其前 所未有的应用前景,现已成为世界各国能源研究的热点,超电容器与电池一起构成电动汽 车的混合电源一这也是这种混合电源所必须的元件,可以提供用于电动汽车启动、加速、 爬坡及其他大功率运行时所需的功率增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电池无法大功率放电 的技术难题。超大型的电容器/电池混合电池组还可以用于电厂储能,以解决城市用电高峰 时电 ...
【技术保护点】
有核壳结构碳纳米管/导电高分子纳米杂化电极材料制备,包括: (1)称取1g碳纳米管CNTs置于浓的强酸中,在50℃-150℃加热回流8-15小时,过滤、蒸馏水洗至中性、在100℃-150℃真空烘干得到改性的碳纳米管; (2)取改 性后的碳纳米管加入到1M的盐酸溶液中,超声30-60min,然后将导电高分子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超声30-90分钟,保持体系温度稳定在0-5℃后,将溶解在100-150ml1M盐酸中的(NH↓[4])↓[2]S↓[2]O↓[8]以1-5ml/min匀速缓慢滴加到混合液中,滴加完毕后保持体系温度在0-5℃持续反应6-12小时,加入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宗益,李立,朱美芳,范青青,魏玉玲,周毅,王凌凤,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