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人类偏肺病毒融合蛋白的抗体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1517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特异性结合人类偏肺病毒(hMPV)F蛋白并中和hMPV的抗体和抗原结合片段。还提供编码这些抗体、载体和宿主细胞的核酸。所公开的抗体、抗原结合片段、核酸和载体可用于例如抑制hMPV感染或检测hMPV感染。用于例如抑制hMPV感染或检测hMPV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结合人类偏肺病毒融合蛋白的抗体及其用途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2020年5月21日提交的第62/851020号美国临时申请的利益,该申请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3]政府支持声明
[0004]本专利技术是根据美国政府国立卫生研究院授予的项目号1R01AI143865、K01OD026569和UL1TR002378在政府资助下完成的。政府对这项专利技术享有一定权利。
[0005]本专利技术涉及偏肺病毒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特异性结合人类偏肺病毒F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其抗原结合片段。

技术介绍

[0006]人类偏肺病毒(hMPV)是一种重要的呼吸道病原体,是单负病毒目和肺病毒科病毒家族的成员,其中也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该家族的成员是单链、非分段、负义RNA病毒,具有相似的生命周期(Schildgen等人,2011,Clin Microbiol Rev 24:734

754)。婴儿和老年人是hMPV感染可能需要住院治疗的主要人群(Panda等人,2014,Int J Infect Dis 25:45

52;Falsey等人,2003,J Infect Dis 187:785

790;van den Hoogen等人,2003,J Infect Dis 188:1571

1577;Madhi等人,2003,Clin Infect Dis 37:1705

1710;Haas等人,2013,Clin Infect Dis 5:87

110)。另外,hMPV感染在包括肺移植在内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Larcher等人,J Hear Lung Transpl 24:1891

1901)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中很常见(Cane等人,2003,Bone Marrow Transplant 31:309

310;Englund等人,2013,Ann Intern Med 144:344

34;Dokos等人,2013,Transpl Infect Dis 15:97

101;Shah等人,2016,Cancer Lett 379:100

106),其中一些死亡与病毒感染有关(Cane等人,2003,Bone Marrow Transplant 31:309

310;Englund等人,2013,Ann Intern Med 144:344

34;Dokos等人,2013,Transpl Infect Dis 15:97

101;Shah等人,2016,Cancer Lett 379:100

106)。hMPV是HIV感染患者出现发热性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因(Klein等人,2010,J Infect Dis 201:297

301),并在几个感染艾滋病毒的年龄组中发病率有所增加(Groome等人,2015,J Clin Virol 69:125

132)。hMPV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恶化有关(Kan

o等人,2018,J Infect Dis 215:1536

1545)。hMPV最初于2001年确定(van den Hoogen等人,2001,Nat Med 7:719

724),hMPV感染的临床特征表现为中上呼吸道感染,严重程度足以引起危及生命的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hMPV的养老院爆发支持了对老年人有效疫苗和疗法的需求(等人,2019,Emerg Infect Dis 25:https://doi.org/10.3201/eid2502.181298)。目前还没有获得许可的疫苗可以预防hMPV,但已经在动物模型中检测了几种候选疫苗,包括减毒活病毒、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和重组表面蛋白(Shafagati和Williams,2018,F1000Res 7:135)。目前,只有一种疫苗(NCT01255410)进行了临床试验,然而,试验结果尚未公布。仍然需要针对hMPV的其他试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公开了一种分离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包含:
[0008]a)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其包括分别列为SEQ ID NO:1和2的V
H
和V
L
的重链互补决定区(HCDR)1、HCDR2和HCDR3,以及轻链互补决定区(LCDR)1、LCDR2和LCDR3;
[0009]b)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其分别包括列为SEQ ID NO:11和12的V
H
和V
L
的重链互补决定区(HCDR)1、HCDR2和HCDR3,以及轻链互补决定区(LCDR)1、LCDR2和LCDR3;
[0010]c)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其包括分别列为SEQ ID NO:21和22的V
H
和V
L
的重链互补决定区(HCDR)1、HCDR2和HCDR3,以及轻链互补决定区(LCDR)1、LCDR2和LCDR3;
[0011]d)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其包括分别列为SEQ ID NO:31和32的V
H
和V
L
的重链互补决定区(HCDR)1、HCDR2和HCDR3,以及轻链互补决定区(LCDR)1、LCDR2和LCDR3;
[0012]e)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其包括分别列为SEQ ID NO:49和50的V
H
和V
L
的重链互补决定区(HCDR)1、HCDR2和HCDR3,以及轻链互补决定区(LCDR)1、LCDR2和LCDR3;或
[0013]f)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其包括分别列为SEQ ID NO:59和60的V
H
和V
L
的重链互补决定区(HCDR)1、HCDR2和HCDR3,以及轻链互补决定区(LCDR)1、LCDR2和LCDR3,
[0014]其中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人类偏肺病毒(hMPV)F蛋白并中和hMPV。在特定的非限制性实例中,可使用e Kabat、Chothia或IMGT编号方案识别。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a)HCDR1、HCDR2、HCDR3、LCDR1、LCDR2和LCDR3分别包括列为SEQ ID NO:5、6、7、8、9和10的氨基酸序列;b)HCDR1、HCDR2、HCDR3、LCDR1、LCDR2和LCDR3分别包括列为SEQ ID NO:15、16、17、18、19和20的氨基酸序列;c)HCDR1、HCDR2、HCDR3、LCDR1、LCDR2和LCDR3分别包括列为SEQ ID NO:25、26、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分离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包含:a)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其包括分别列为SEQ ID NO:1和2的V
H
和V
L
的重链互补决定区(HCDR)1、HCDR2和HCDR3,以及轻链互补决定区(LCDR)1、LCDR2和LCDR3;b)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其分别包括列为SEQ ID NO:11和12的V
H
和V
L
的重链互补决定区(HCDR)1、HCDR2和HCDR3,以及轻链互补决定区(LCDR)1、LCDR2和LCDR3;c)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其包括分别列为SEQ ID NO:21和22的V
H
和V
L
的重链互补决定区(HCDR)1、HCDR2和HCDR3,以及轻链互补决定区(LCDR)1、LCDR2和LCDR3;d)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其包括分别列为SEQ ID NO:31和32的V
H
和V
L
的重链互补决定区(HCDR)1、HCDR2和HCDR3,以及轻链互补决定区(LCDR)1、LCDR2和LCDR3;e)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其包括分别列为SEQ ID NO:49和50的V
H
和V
L
的重链互补决定区(HCDR)1、HCDR2和HCDR3,以及轻链互补决定区(LCDR)1、LCDR2和LCDR3;或f)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其包括分别列为SEQ ID NO:59和60的V
H
和V
L
的重链互补决定区(HCDR)1、HCDR2和HCDR3,以及轻链互补决定区(LCDR)1、LCDR2和LCDR3,其中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人类偏肺病毒(hMPV)F蛋白并中和hMPV。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其中a)所述HCDR1、HCDR2、HCDR3、LCDR1、LCDR2和LCDR3分别包括列为SEQ ID NO:5、6、7、8、9和10的氨基酸序列;b)所述HCDR1、HCDR2、HCDR3、LCDR1、LCDR2和LCDR3分别包括列为SEQ ID NO:15、16、17、18、19和20的氨基酸序列;c)所述HCDR1、HCDR2、HCDR3、LCDR1、LCDR2和LCDR3分别包括列为SEQ ID NO:25、26、27、28、29和30的氨基酸序列;d)所述HCDR1、HCDR2、HCDR3、LCDR1、LCDR2和LCDR3分别包括列为SEQ ID NO:35、36、37、38、39和40的氨基酸序列;e)所述HCDR1、HCDR2、HCDR3、LCDR1、LCDR2和LCDR3分别包括列为SEQ ID NO:53、54、55、56、57和58的氨基酸序列;或所述HCDR1、HCDR2、HCDR3、LCDR1、LCDR2和LCDR3分别包括列为SEQ ID NO:63、64、65、66、67和68的氨基酸序列。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其中a)所述V
H
和V
L
分别包括与列为SEQ ID NO:1和2的氨基酸序列为至少90%相同的氨基酸序列;b)所述V
H
和V
L
分别包括与列为SEQ ID NO:11和12的氨基酸序列为至少90%相同的氨基酸序列;c)所述V
H
和V
L
分别包括与列为SEQ ID NO:21和22的氨基酸序列为至少90%相同的氨基酸序列;d)所述V
H
和V
L
分别包括与列为SEQ ID NO:31和32的氨基酸序列为至少90%相同的氨基酸序列;e)所述是V
H
和V
L
分别包括与列为SEQ ID NO:49和50的氨基酸序列为至少90%相同的氨基酸序列;或f)所述V
H
和V
L
分别包括与列为SEQ ID NO:59和60的氨基酸序列为至少90%相同的氨基
酸序列。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其包含人类框架区。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其中:a)所述V
H
和V
L
分别包括列为SEQ ID NO:1和2的氨基酸序列;b)所述V
H
和V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
申请(专利权)人:佐治亚大学研究基金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