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缠绕框架及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140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缠绕框架,其包括:框架主体、多个缠绕槽和缠绕钢丝;所述框架主体由上横梁基体、下横梁基体以及设置在上横梁基体和下横梁基体之间的立柱基体围合而成;所述多个缠绕槽依次连接且环绕所述框架主体设置;所述缠绕钢丝缠绕在所述缠绕槽上;其中,所述上横梁基体、下横梁基体和立柱基体由钢板制成,所述缠绕槽为一体成型的铸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镶嵌钢板与框架主体通过焊接或者螺钉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所述缠绕槽与所述框架主体的连接操作步骤更少,加工量相对较少;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框架为钢板加工而成,缠绕槽为一体成型的小型铸件,相较于大型铸件,缠绕槽的生产周期更短。缠绕槽的生产周期更短。缠绕槽的生产周期更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缠绕框架及压机


[0001]本技术涉及陶瓷压砖机
,特别涉及一种组合缠绕框架及压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缠绕式压机,其主机框架包括框架主体、环绕框架主体设置缠绕槽、缠绕在缠绕槽上的钢丝。其中,框架主体包括上横梁基体、下横梁基体以及设置在上、下横梁基体之间的立柱基体。现有两种主机框架,第一种主机框架的上横梁基体及其对应的缠绕槽、下横梁基体及其对应的缠绕槽、立柱基体及其对应的缠绕槽均为铸钢件,一次铸造成型,再经过加工、装配、缠绕成一个框架。这种框架主体要经过制做木模,铸造,冷却,时效或振动去应力后再经粗加工,精加工,装配,缠绕成一个框架,生产周期长。
[0003]第二种主机框架的上横梁基体、下横梁基体以及立柱基体均由钢板制成,缠绕槽由镶嵌钢板以及设置在镶嵌钢板两侧的挡边组成,镶嵌钢板与上横梁基体、下横梁基体以及立柱基体之间需要焊接连接或通过挡板进行螺钉连接。这种框架主体生产周较短,但加工量较大,并且采用焊接组合而成的焊接量也很大,焊后还需经时效或振动去应力,生产周期也拉长了。
[0004]由于上述两种主机框架或存在加工量大、或存在加工周期长的问题,亟需一种新型结构的主机框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组合缠绕框架及压机,该组合缠绕框架能够解决现有的缠绕压机主机框架加工量大、加工周期长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7]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缠绕框架,其包括:框架主体、多个缠绕槽和缠绕钢丝;所述框架主体由上横梁基体、下横梁基体以及设置在上横梁基体和下横梁基体之间的立柱基体围合而成;所述多个缠绕槽依次连接且环绕所述框架主体设置;所述缠绕钢丝缠绕在所述缠绕槽上;其中,所述上横梁基体、下横梁基体和立柱基体由钢板制成,所述缠绕槽为一体成型的铸件。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镶嵌钢板与框架主体通过焊接或者螺钉连接,本技术中的所述缠绕槽与所述框架主体的连接操作步骤更少,加工量相对较少;且本技术中的框架为钢板加工而成,缠绕槽为一体成型的小型铸件,相较于大型铸件,缠绕槽的铸造时间更短,生产周期更短。
[0009]所述框架主体的正面和反面的边缘均设置有一圈凹槽,所述一圈凹槽用于与所述缠绕槽卡接配合。
[0010]所述一圈凹槽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
[0011]所述缠绕槽的内侧面与其在所述框架主体上对应的部位的轮廓相同。
[0012]所述缠绕槽上设置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用于与上横梁基体、下横梁基体或者立
柱基体卡接配合。
[0013]所述缠绕槽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两块挡板,所述两块挡板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内凹槽;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0014]所述缠绕槽上设置有外凹槽,所述外凹槽用于容置缠绕钢丝,所述缠绕钢丝与所述外凹槽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钢丝垫板。
[0015]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压机,其包括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缠绕框架。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技术中的组合缠绕框架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中的弧形缠绕槽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中的方形缠绕槽示意图;
[0020]图4是图1中的A

A剖视图。
[0021]其中:1、框架主体,11、上横梁基体,12、下横梁基体,13、立柱基体,2、缠绕槽,21、内凹槽,22、挡板,221、第二通孔,23、外凹槽,24、钢丝垫板,3、缠绕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图1

4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0023]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缠绕框架,包括:
[0024]如图1所示,框架主体1、多个缠绕槽2和缠绕钢丝3;所述框架主体1由上横梁基体11、下横梁基体12以及设置在上横梁基体11和下横梁基体12之间的立柱基体13围合而成;所述多个缠绕槽2依次连接且环绕所述框架主体1设置;所述缠绕钢丝3缠绕在所述缠绕槽2上;其中,所述上横梁基体11、下横梁基体12和立柱基体13由钢板制成,所述缠绕槽2为一体成型的铸件。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镶嵌钢板与框架主体通过焊接或者螺钉连接,本技术中所述缠绕槽与所述框架主体的连接操作步骤更少,加工量相对较少;且本技术中的框架为钢板加工而成,缠绕槽为一体成型的小型铸件,相较于大型铸件,缠绕槽的生产周期更短。
[0026]所述框架主体1的正面和反面的边缘均设置有一圈凹槽,所述一圈凹槽用于与所述缠绕槽2卡接配合。通过设置一圈凹槽,方便缠绕槽的定位和螺丝的安装。
[0027]进一步地,所述一圈凹槽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用于穿设螺钉将所述缠绕槽与所述凹槽连接。
[0028]进一步地,所述缠绕槽2的内侧面与其在所述框架主体1上对应的部位的轮廓相同。如图2所示,卡接在所述上横梁基体11及缠绕在所述下横梁基体12上的缠绕槽2为弧形缠绕槽2;如图3所示,卡接在所述立柱基体13上的缠绕槽2为方形缠绕槽2。
[0029]所述缠绕槽2上设置有内凹槽21,所述内凹槽21用于与上横梁基体11、下横梁基体
12或者立柱基体13卡接配合。内凹槽与一圈凹槽卡接配合,使缠绕槽与框架主体的安装更方便。
[0030]所述缠绕槽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两块挡板22,所述两块挡板22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内凹槽21;所述挡板2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21。螺丝穿设于挡板上的第二通孔与一圈凹槽上的第一通孔,以此将缠绕槽与框架主体连接。
[0031]所述缠绕槽2上设置有外凹槽23,所述外凹槽23用于容置缠绕钢丝3,所述缠绕钢丝3与所述外凹槽23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钢丝垫板24。钢丝垫板的设置,防止钢丝在缠绕过程中对缠绕槽的磨损,延长了缠绕槽的使用寿命。
[0032]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压机,其包括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缠绕框架。
[0033]本技术中,框架主体中的上横梁基体、下横梁基体以及立柱基体均是采用钢板加工而成,生产周期较短;缠绕槽为一体成型的铸件,因缠绕槽为小型铸件,故生产周期短;缠绕槽与框架主体通过螺丝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镶嵌钢板与框架主体进行焊接或者螺钉连接来说,本技术的加工量相对较少。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竖向”、“横向”、“前”、“后”、“左”、“右”、“垂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缠绕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主体、多个缠绕槽和缠绕钢丝;所述框架主体由上横梁基体、下横梁基体以及设置在上横梁基体和下横梁基体之间的立柱基体围合而成;所述多个缠绕槽依次连接且环绕所述框架主体设置;所述缠绕钢丝缠绕在所述缠绕槽上;其中,所述上横梁基体、下横梁基体和立柱基体由钢板制成,所述缠绕槽为一体成型的铸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缠绕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的正面和反面的边缘均设置有一圈凹槽,所述一圈凹槽用于与所述缠绕槽卡接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缠绕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圈凹槽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缠绕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仁
申请(专利权)人:科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