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组化电池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125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座,它包括一电池座,二定位件及二导电元件,其中电池座具有可容纳电池的电池槽;定位件设置在电池座相对于电路板预设跳线接点处;二导电元件各具有相连的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其中第一弹性部配置放电池槽端部,而第二弹性部则配置放电池座底部的定位件处。从而,使其组装制程能更为省时省工、且产品妥善率更高。(*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座,特别是针对可适用在以干电池供应电源的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上,且经特殊的模组化结构设计而使其能更简易、快速且准确稳固地完成组装作业,足以有效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与提高产品品质所研制发展的一种模组化电池座的新型创作。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一般以干电池为主要或各用电源的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传统上,在其机体的机壳1适当处预设成型有具电池槽100的电池座10,电池槽100二端,再分别组设有金属弹簧或弹片形态的导电元件101,以供能分别与电池的正、负电极相接触,而该二导电元件101则必需再依赖导线牵引,或是如图2所示的锡焊方式电性连接至电路板2的预设对应电路接点20上才能完成导电回路。前述的传统电池座10由于成型在机壳1上,而二导电元件101却得借导线或焊接方式预设在电路板上,而后当将电路板2结合在机壳1上时,导电元件101才能穿出于电池槽100二端的预没透孔102定位,也因此在生产线上往往为了导线的牵线理线,或是难以对导电元件101过锡炉焊接等的多次繁琐加工作而浪费作业人员的劳力,不但相当耗时费工,因此提高整体生产成本负担,并且在组装精确度上亦不易控制,尤其导电元件101与电路板2间的组接构造并不强固,故更易因不当拉扯或剧烈震动而异致松脱,致接触不良,严重影响产品的品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组化电池座,它能提供接触电池正、负级的导电元件,以特殊方式预先组合在独立的一电池座上,而予以模组化,使该电池座当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同时,能一并使导电元件与电路板间达成稳固的电性连接。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一电池座,二定位件及二导电元件,其中电池座具有可容纳电池的电池槽;定位件设置在电池座相对于电路板预设跳线接点处;二导电元件各具有相连的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其中第一弹性部配置放电池槽端部,而第二弹性部则配置放电池座底部的定位件处。所述导电元件由单一金属丝所折制成型,并使其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均成型为螺旋弹簧形态。所述定位件可为螺丝,而电池座与电路板相对应处则分设有螺孔。所述电池槽二端为挡壁,而电池槽邻接挡壁处开设有透孔。所述导电元件的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间另具有定位凸臂,而池槽二挡壁底部朝壁体内则开设成插槽。所述定位凸臂顶端另朝外凸出成型有卡凸部,而挡壁插槽顶部则朝外开设有顶口。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使其组装制程能更为省时省工、且产品妥善率更高。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兹举一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相信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与优点当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图1为习知一种电池座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第一图习知电池座组合结构的轴向剖面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组合结构的立体图。图5为图4的A部分结构的放大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组合结构的轴向剖面侧视图。请参阅图3、4所示,本技术的模组化电池座主要适用于以电池为主要、或备用电源的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上,而可以独立模组形态预先组装在其机体内的电路板3上,再结合机壳以完成组装,该模组化电池座结构主要包括有一电池座4与二导电元件5,其中电池座4具有可容纳电池的电池槽40,该电池槽40邻接二端挡壁41的槽底处分别开设有一透孔400,且各挡壁41内部自底口410朝上方壁体内开设有连通至顶口411的插槽412,如图5所示。此外,该电池座4相对于电路板3预设二对跳线(jumper)接点30与螺孔31处设有对应的螺孔42,以供螺丝420的定位件螺穿而能将该电池座4锁接固定在电路板3上。各导电元件5皆可由单一金属丝依序折制成型有第一弹簧40、定位凸臂51与第二弹簧52,其中如图4、5、6所示,各第一弹簧50自透孔400穿出,而配置放电池槽40一端的挡壁41上,以供电性接触电池电极,而各定位凸臂51则插入挡壁41的插槽412中,使其顶部卡凸部510与转至第二弹簧52的底部转折部511能分别嵌卡在顶、底口411、410中而定位,以令第二弹簧52能随的配置定位在螺孔42底部,以供螺穿该螺孔42的螺丝420贯穿。承上结构元件与配置关即可预先组合成如图4所示的独立电池座模组。当欲将该模组化电池座4装配在电路板3上时,作业人员仅需将螺丝420锁入跳线接点30间的螺孔31中,如此一方面可将电池座4稳固锁接在电路板3上而相结合,更重要者为另一方面将螺丝420锁入的过程中,能同时一并压迫导电元件5的第二弹簧52,而强令其接触跳线接点30。换言之,利用将电池座4预作上述模组化的设计后,只需执行简单的螺锁动作,即可一次兼达组接电池座4与导电元件5在电路板3上的双重功效,完全不需再进行如传统结构般,尚需另行拉线理线或是过锡炉焊接的多次加工作业,是以不但其组装制程将更为简易、快速而省时省工,以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更由于导电元件5的第二弹簧52与跳线接点30间一方面能由螺丝420锁紧时,所相对产生的弹性顶撑力量而保持稳固接触,另一方面第二弹簧52又因圈套在螺丝420外,故即使受拉扯或震动亦不会脱落,因此当组装完成后的产品良率、妥善率与可靠度均可以大幅提升,使适用该模组化电池组的消费性电子产品能具有更优质强势的市场竞争力。综合论述,本技术所揭示模组化电池座确实能模组化的特殊结构设计,而彻底解决与克服习知电池座需采多次复杂加工组装“而耗时费工且不耐用的缺陷”而具有功效上的实质增进,故其实用性与进步性均己毋庸置疑。权利要求1.一种模组化电池座,其特征是它包括一电池座,二定位件及二导电元件,其中电池座具有可容纳电池的电池槽;定位件设置在电池座相对于电路板预设跳线接点处;二导电元件各具有相连的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其中第一弹性部配置放电池槽端部,而第二弹性部则配置放电池座底部的定位件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化电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元件由单一金属丝所折制成型,并使其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均成型为螺旋弹簧形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化电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可为螺丝,而电池座与电路板相对应处则分设有螺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化电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槽二端为挡壁,而电池槽邻接挡壁处开设有透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组化电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元件的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间另具有定位凸臂,而池槽二挡壁底部朝壁体内则开设成插槽。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组化电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臂顶端另朝外凸出成型有卡凸部,而挡壁插糟顶部则朝外开设有顶口。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座,它包括一电池座,二定位件及二导电元件,其中电池座具有可容纳电池的电池槽;定位件设置在电池座相对于电路板预设跳线接点处;二导电元件各具有相连的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其中第一弹性部配置放电池槽端部,而第二弹性部则配置放电池座底部的定位件处。从而,使其组装制程能更为省时省工、且产品妥善率更高。文档编号H01M2/10GK2420734SQ00231409公开日2001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4日专利技术者吴杰峰 申请人:旭丽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组化电池座,其特征是:它包括一电池座,二定位件及二导电元件,其中电池座具有可容纳电池的电池槽;定位件设置在电池座相对于电路板预设跳线接点处;二导电元件各具有相连的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其中第一弹性部配置放电池槽端部,而第二弹性部则配置放电池座底部的定位件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杰峰
申请(专利权)人:旭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