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温度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0543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温度调节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介质管路,设于所述介质管路输入端的进口、输出端的排放口,依次设于介质管路上的减温混合室、缓冲器、消音器,设于所述缓冲器与消音器之间的试验件;所述减温混合室连接有减温水输入管路系统;还包括多位监测系统,用于监测介质管路中流量、压力、温度大小的信号;控制器,用于根据介质管路中流量、压力、温度大小的信号调节流量控制阀、温度控制阀、多个压力控制阀、多个背压控制阀的大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统增大压力、温度的调节范围,在系统变参数运行时自动化智能调节,在不需要人为干涉情况下,根据多触点信息反馈,自动控制工艺参数并进行精确调节,保证系统变参数运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定性和准确性。定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温度调节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工业或生活的集中或分散供热的压力容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压力温度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减温减压装置多级调节时,一般采用单台压力控制阀+多级减压孔板的结构来对压力进行调节;温度的调节采用节流阀/节流装置+流量控制阀的结构来控制;控制系统为单点控制;同时系统工艺参数监测点少。现有减温减压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0003]1、单台压力控制阀来调节压力,压力的调节范围受限制,调节精度较差;而压力控制阀+多级减压孔板的减压结构,只适用于压力参数稳定,运行参数偏差较小的系统。当系统参数变化较大时,减压孔板的固定减压作用不能保证,压力的调节仅靠压力控制阀无法满足运行要求;
[0004]2、温度调节仅依靠单台流量控制阀的调节来保证,存在调节精度低,调节效果差的风险;
[0005]3、控制系统为单点控制,控制过程不连贯,自动化程度低,调节效果差;
[0006]4、系统工艺参数监测点少,反馈的信息不够准确,且反馈滞后。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温度调节系统,包括介质管路,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介质管路输入端的进口(A)、输出端的排放口(B),依次设于介质管路上的减温混合室(12)、缓冲器(13)、消音器(15),设于所述缓冲器(13)与消音器(15)之间的试验件(14);所述减温混合室(12)连接有减温水输入管路系统;还包括多位监测系统,用于监测介质管路中流量、压力、温度大小的信号;控制器(16),用于根据介质管路中流量、压力、温度大小的信号调节流量控制阀(3)、温度控制阀(7)、多个压力控制阀、多个背压控制阀的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A)与减温混合室(12)之间设有第一关断阀(1)、流量控制阀(3),所述多个压力控制阀设于所述流量控制阀(3)与减温混合室(12)之间的介质管路上及减温水输入管路系统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压力控制阀包括第一压力控制阀(4)、第二压力控制阀(5)和第三压力控制阀(6),其中,第一压力控制阀(4)、第二压力控制阀(5)设于所述流量控制阀(3)与减温混合室(12)之间的介质管路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温水输入管路系统包括泵(11),所述减温混合室(12)与泵(11)之间通过减温水介质管路连接;所述减温水介质管路上设有第二关断阀(2)、第三压力控制阀(6)和温度控制阀(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背压控制阀设于试验件(14)与消音器(15)之间的介质管路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背压控制阀包括第一背压控制阀(8)、第二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青杨王宝旭焦子婕张娜黄馨张保龙陈功张晶金遥毛鹏王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锅炉集团阀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