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983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座椅和车辆。座椅(1)包括:椅背骨架(11),其具有顶部(111)、第一侧部(112)和第二侧部(113);两个侧护气囊(13),其分别安装在第一侧部(112)和第二侧部(113),并且能够被充气以从相应的侧部向座椅(1)的前方展开;和环形气囊(12),其包括固定地安装在顶部(111)的固定部(121)以及与固定部(121)气体连通的环形部(122),环形气囊(12)能够被充气,以展开成环形,并且环形部(122)围绕两个侧护气囊(13),使得限制两个侧护气囊(13)在座椅(1)的左右方向上向外张开。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座椅(1)。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座椅(1)。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座椅(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安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座椅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的座椅两侧设置有向乘员的旁边膨胀展开的两个侧气囊,以使乘员免受侧面碰撞而导致的伤害。然而,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侧气囊可能会造成乘员头部触底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止乘员头部触底的座椅和车辆。
[0004]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座椅,其包括:椅背骨架,其具有顶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两个侧护气囊,其分别安装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并且能够被充气以从相应的侧部向座椅的前方展开;和环形气囊,其包括固定地安装在顶部的固定部以及与固定部气体连通的环形部,环形气囊能够被充气,以展开成环形,并且环形部围绕两个侧护气囊,使得限制两个侧护气囊在座椅的左右方向上向外张开。
[000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座椅还包括控制装置,其控制两个侧护气囊和环形气囊的充气时间,使得环形气囊在两个侧护气囊展开之前展开。
[000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座椅还包括:导向组件,其安装在椅背骨架上;座椅蒙皮,其包围椅背骨架并且具有弱化部;和两个拉带,其中一个拉带分别连接至环形部和第一侧部,并且其中另一个拉带分别连接至环形部和第二侧部,以限制环形部的展开方向,其中,导向组件、座椅蒙皮和两个拉带设计成使得当环形气囊被充气时,环形部从弱化部处伸出,并且环形部在导向组件、座椅蒙皮和两个拉带的引导下,从就座在座椅上的乘员的上方朝向座椅的前方展开。
[0007]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导向组件包括多个支架,其中,在环形气囊的收纳状态下,当从座椅的前后方向上观察时,环形气囊从第一侧部经过顶部延伸至第二侧部,并且多个支架沿环形气囊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0008]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导向组件包括三个支架,其中,在环形气囊的收纳状态下,当从座椅的前后方向上观察时,三个支架分别设置在环形气囊的中间位置和两端处。
[0009]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在环形气囊的收纳状态和充气状态下,当从座椅的前后方向上观察时,固定部从第一侧部经过顶部延伸至第二侧部。
[0010]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座椅还包括气体发生器,其连接至固定部,并且当气体发生器被致动时,气体发生器释放的膨胀气体对固定部进行充气,然后流入环形部内。
[0011]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在环形气囊的收纳状态下,环形气囊通过卷绕和/或折叠使得环形气囊的横截面聚拢,并且当在座椅的左右方向上观察时,环形气囊的两个端部分别折叠成W字形,两个端部之间由相互平行的固定部和一部分长度的环形部相连接。
[001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在环形气囊的收纳状态下,固定部折叠成使得形成朝向座椅的前方开口的容纳腔,一部分长度的环形部置于容纳腔内,并且当在座椅的前后方
向上观察时,其余长度的环形部在环形气囊的两个端部处分别折叠成Z字形。
[0013]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前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座椅。
[0014]本技术的座椅的环形气囊可以限制两个侧护气囊在座椅的左右方向上向外张开,因此,使两个侧护气囊紧紧地围绕在乘员的周围,以在发生碰撞时,避免乘员的头部通过两个侧护气囊之间的间隙而触底。
附图说明
[0015]图1A至图1C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座椅的三种状态的示意图。
[0016]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座椅的导向组件的示意图。
[0017]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座椅蒙皮的弱化部的示意图。
[0018]图4A和图4B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座椅的拉带的示意图。
[0019]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座椅的局部剖视图。
[0020]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座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技术的原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0022]根据本技术的座椅可以安装在车辆上。图1A至图1C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座椅的三种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A至图1C所示,座椅1包括椅背骨架11、环形气囊12和两个侧护气囊13。
[0023]椅背骨架11具有顶部111和两个侧部,即,第一侧部112和第二侧部113。顶部111呈圆弧形,并且两个侧部在竖直方向上延伸。
[0024]图1A示出了环形气囊12和侧护气囊13在收纳时的状态。如图1A所示,环形气囊12和侧护气囊13在收纳状态下,位于椅背骨架11的顶部111。
[0025]两个侧护气囊13分别安装在椅背骨架11的第一侧部112和第二侧部113,并且能够被充气以从相应的侧部向座椅1的前方展开。图1C示出了侧护气囊展开的状态。如图1C所示,侧护气囊13的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基本上从乘员的肩部延伸至乘员的臀部的上方,以可靠地保护乘员。
[0026]环形气囊12包括固定地安装在顶部111的固定部121和与固定部121气体连通的环形部122。环形气囊12能够被充气,以展开成环形。当充气时,固定部121仅展开但是位置固定,而环形部122在展开的同时还会发生移动,以使环形气囊12形成为环形。环形部122围绕两个侧护气囊13,使得限制两个侧护气囊13在座椅1的左右方向上向外张开。环形部122约束两个侧护气囊13,使得展开后的两个侧护气囊13在乘员的前部和两侧包围乘员的躯干部,以可靠地为乘员提供保护。
[0027]本技术的座椅1的环形气囊12可以限制两个侧护气囊13在座椅1的左右方向上向外张开,因此,使两个侧护气囊13紧紧地围绕在乘员的周围,以在发生碰撞时,避免乘员的头部通过两个侧护气囊13之间的间隙而触底。
[0028]座椅1还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可以控制两个侧护气囊13和环形气囊12的充
气时间,使得环形气囊12在两个侧护气囊13展开之前展开。图1A至图1C示出了控制装置进行控制时侧护气囊13和环形气囊12的展开过程。在图1A中,侧护气囊13和环形气囊12均未展开。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控制装置首先控制环形气囊12展开,并且侧护气囊13未展开,如图1B所示。当环形气囊12展开就位时,控制装置再控制侧护气囊13展开。通过这种设计,可以可靠地确保环形气囊12将两个侧护气囊13包围在一起。
[0029]座椅1还包括导向组件14、座椅蒙皮15和分别位于座椅1的左右两侧的两个拉带16。
[0030]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导向组件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导向组件14安装在椅背骨架11上。导向组件14包括多个支架141。在环形气囊12的收纳状态下,当从座椅1的前后方向上观察时,环形气囊12从第一侧部112经过顶部111延伸至第二侧部113,并且多个支架141沿环形气囊12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一个示例中,导向组件14包括三个支架141,当从座椅1的前后方向上观察时,三个支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1),其特征在于,包括:椅背骨架(11),其具有顶部(111)、第一侧部(112)和第二侧部(113);两个侧护气囊(13),其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侧部(112)和所述第二侧部(113),并且能够被充气以从相应的侧部向所述座椅(1)的前方展开;和环形气囊(12),其包括固定地安装在所述顶部(111)的固定部(121)以及与所述固定部(121)气体连通的环形部(122),所述环形气囊(12)能够被充气,以展开成环形,并且所述环形部(122)围绕所述两个侧护气囊(13),使得限制所述两个侧护气囊(13)在所述座椅(1)的左右方向上向外张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其控制所述两个侧护气囊(13)和所述环形气囊(12)的充气时间,使得所述环形气囊(12)在所述两个侧护气囊(13)展开之前展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组件(14),其安装在所述椅背骨架(11)上;座椅蒙皮(15),其包围所述椅背骨架(11)并且具有弱化部(151);和两个拉带(16),其中一个拉带(16)分别连接至所述环形部(122)和所述第一侧部(112),并且其中另一个拉带(16)分别连接至所述环形部(122)和所述第二侧部(113),以限制所述环形部(122)的展开方向,其中,所述导向组件(14)、所述座椅蒙皮(15)和所述两个拉带(16)设计成使得当所述环形气囊(12)被充气时,所述环形部(122)从所述弱化部(151)处伸出,并且所述环形部(122)在所述导向组件(14)、所述座椅蒙皮(15)和所述两个拉带(16)的引导下,从就座在所述座椅(1)上的乘员的上方朝向所述座椅(1)的前方展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14)包括多个支架(141),其中,在所述环形气囊(12)的收纳状态下,当从所述座椅(1)的前后方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强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