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沛然专利>正文

全封闭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9177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全封闭蓄电池,具有极板(2)、正负电极(3)、加注的电解液(5),其特征在于:蓄电池全封闭的壳体(1)内的上部加装有由透气材料制做的外筒(41)和内筒(43)、内筒(43)内装填的氢氧化合催化剂(44)、外筒(41)和内筒(43)构成的除酸夹套内装填的除酸粒(42)构成的氢氧化合盒(4)。(*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特别是一种全封闭的蓄电池。现有的铅酸蓄电池,一般由壳体、极板、正负电极和加注的电解液构成,充好电后即可使用,通过释放来解决充电过程中产生的气雾,因而其不是全封闭的,不仅需要经常不断地添加电解液、补充蒸馏水的进行维护,存在着使用成本高的弊端,而且排出的气雾中的酸性物质还污染环境、存在着排出的气雾中之氢氧混合气体遇明火爆炸的危险。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免维护无污染防爆的全封闭蓄电池。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这种免维护无污染防爆的全封闭蓄电池,它具有极板、正负电极、加注的电解液,是在蓄电池全封闭的壳体内的上部加装由透气材料制做的外筒和内筒、内筒内装填的氢氧化合催化剂、外筒和内筒构成的除酸夹套内装填的除酸粒构成的氢氧化合盒制成的。这种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气雾中的酸粒被氢氧化合盒的外筒阻挡、酸气在由外筒和内筒构成的除酸夹套内被除酸粒中和,而其中的氢和氧进入氢氧化合盒的内筒内,在氢氧化合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成水再返回蓄电池全封闭壳体内加注的电解液中。上述的氢氧化合盒的外筒和内筒可以是用刚玉制做的;也可以是用粗瓷制做的。上述的外筒和内筒构成的除酸夹套内装填的除酸粒可以是碱性物质处理过的石英石粒;也可以是碱性物质处理过的玻璃碎粒;还可以是碱性物质。上述的氢氧化合盒的外筒和内筒可以是共底一体结构的。上述的氢氧化合盒的内筒内装填的氢氧化合催化剂可以选择钯、铑、钌等物质。本技术所提供的免维护无污染防爆的全封闭蓄电池,结构简单、造价低,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进行添加电解液、补充蒸馏水等的日常维护,使用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还不存在现有技术排出的气雾中的酸性物质污染环境、排出的气雾中之氢氧混合气体遇明火爆炸之危险的弊端。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全封闭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全封闭蓄电池,它具有极板2、正负电极3、加注的电解液5,是在蓄电池全封闭的壳体1内的上部加装由刚玉制做的外筒41和内筒43、内筒43内装填的氢氧化合催化剂44、外筒41和内筒43构成的除酸夹套内装填的碱性物质处理过的石英石粒42构成的氢氧化合盒4制成的,所述的氢氧化合盒4的外筒41和内筒43是共底一体结构的,氢氧化合催化剂44为钌。权利要求1.一种全封闭蓄电池,具有极板(2)、正负电极(3)、加注的电解液(5),其特征在于蓄电池全封闭的壳体(1)内的上部加装有由透气材料制做的外筒(41)和内筒(43)、内筒(43)内装填的氢氧化合催化剂(44)、外筒(41)和内筒(43)构成的除酸夹套内装填的除酸粒(42)构成的氢氧化合盒(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其氢氧化合盒(4)的外筒(41)和内筒(43)是用刚玉制做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其氢氧化合盒(4)的外筒(41)和内筒(43)是用粗瓷制做的。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全封闭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外筒(41)和内筒(43)构成的除酸夹套内装填的除酸粒(42)是碱性物质处理过的石英石粒。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全封闭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外筒(41)和内筒(43)构成的除酸夹套内装填的除酸粒(42)是碱性物质处理过的玻璃碎粒。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全封闭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其氢氧化合盒(4)的外筒(41)和内筒(43)是共底一体的。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封闭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其氢氧化合盒(4)的外筒(41)和内筒(43)是共底一体的。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封闭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其氢氧化合盒(4)的外筒(41)和内筒(43)是共底一体的。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全封闭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其氢氧化合盒(4)的内筒(43)内装填的氢氧化合催化剂(44)为钌。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封闭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其氢氧化合盒(4)的内筒(43)内装填的氢氧化合催化剂(44)为钌。专利摘要一种全封闭蓄电池,是在蓄电池全封闭的壳体内的上部加装由透气材料制做的外筒和内筒、内筒内装填的氢氧化合催化剂、外筒和内筒构成的除酸夹套内装填的除酸粒构成的氢氧化合盒制成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需要经常不断地添加电解液、补充蒸馏水地进行维护,使用成本高,排出的酸性物质污染环境、排出的气雾中之氢氧混合气体遇明火爆炸之危险的弊端,具有免维护无污染防爆之优点。文档编号H01M10/06GK2211116SQ9424422公开日1995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6日专利技术者张沛然, 李日春, 郑京和 申请人:张沛然, 李日春, 郑京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沛然李日春郑京和
申请(专利权)人:张沛然李日春郑京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