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盖与提把结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8580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稳固地将提把结合组装在蓄电池盖上的蓄电池盖与提把的结合装置,蓄电池盖于二侧设有枢套穿孔,提把跨接在蓄电池盖的二侧间,其二端分别凸设枢套凸块,该蓄电池盖二侧边内分别设有槽室,该枢套穿孔由各槽室朝外穿设,并于边缘设有锁孔,于蓄电池盖周缘延伸有抵靠缘;该提把的各枢套凸块在位于槽室内的侧缘上突设有嵌入锁孔的卡榫。提把提起时不会脱落,不使用时可旋转至侧边,可节省空间。(*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稳固地将提把结合组装在蓄电池盖上的蓄电池盖与提把的结合装置。以往为了方便提携搬移蓄电池,在蓄电池盖上装设提把,其是在蓄电池盖的两侧边缘上设有槽孔,并借提把的两端缘向内嵌卡入该槽孔内,但是,具挠性的提把并非固定在蓄电池盖上,且该提把较蓄电池盖的两侧槽孔长,因此提把的端缘相当容易向外弹出槽孔外而脱落,组装上不稳固,且该提把是呈弯弧突出地装设在蓄电池盖上,因此比较占空间。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盖与提把的结合装置,使提把安装方便,且可稳固地枢接组装在蓄电池盖上,以确保提起时不会脱落,不使用时可旋转至蓄电池盖的侧边,而可节省空间。本技术提供一种蓄电池盖与提把结合装置,蓄电池盖于二对应侧边上分别设有枢套穿孔,而提把则是跨接在蓄电池盖的二对应侧边之间,其二端分别向内凸设有枢套入该枢套穿孔的枢套凸块,其特征在于该蓄电池盖,二对应侧边内分别设有槽室,而该枢套穿孔由各槽室朝外对应穿设,并于枢套穿孔的边缘延伸设有锁孔,于蓄电池盖周缘对应位于槽室的下方向外延伸有抵靠缘;该提把的各枢套凸块在位于槽室内的侧缘上延伸突设有嵌入锁孔的卡榫。所述的蓄电池盖与提把的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蓄电池盖的侧缘上凸设有突条,该提把卡抵于该突条。所述的蓄电池盖与提把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提把外缘凹设有凹孔。组装时,可将该提把两端的枢套凸块及卡榫对应套入枢套穿孔及锁孔内,以将该提把组装在蓄电池盖上,使用时,该提把可以该枢套穿孔为中心旋摆,使该枢套凸块于槽室内回转,且该卡榫是位在相错于该锁孔的位置处,而不使用时,该提把可旋摆抵靠在该抵靠缘上。本技术的蓄电池盖与提把结合装置,其优点如后该提把的两端缘是枢接卡掣于蓄电池盖,且在枢套结合处利用其侧缘的锁孔与卡榫的相对位置关系,当该提把枢摆提握时,该卡榫与锁孔的位置是相交错置,因此提把不会在使用时脱离掉落,使用上较为安全方便,且当提把不使用时,可摆置抵靠在蓄电池盖的侧边,而不会突出占用摆放的位置空间。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蓄电池盖与提把的结合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组装使用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组装使用侧视示意图。如图1、2所示,是本技术的蓄电池盖与提把结合装置,因为蓄电池本体与以往相同,所以在此不再详细叙述,该蓄电池盖与提把的结合装置主要是设置在一蓄电池盖1及两提把2。该蓄电池盖1是一密封盖设在蓄电池本体上的盖体,且其周缘具有呈相对应的两长侧边10及两短侧边11,在该两短侧边11的两端角落处,分别向内开通穿设一道笔直的槽室12,该槽室12朝外设有通出盖体长侧边10的枢套穿孔13,该枢套穿孔13的底缘向下延伸设有一具开缺的锁孔14,另外,在该两短侧边11上分别延伸设有两微凸的突条15,在盖体的底部周缘凸设有一圈具适当宽度的抵靠缘16。该两提把2分别跨设枢装在该蓄电池盖1的两长侧边10之间,每一提把2是呈框围靠置在抵靠缘16上的U型把体,该提把2具有对应于短侧边11的提握部20,该提握部20的两端朝向长侧边10弯折延伸具有两呈平行的枢摆部21,该枢摆部21的长度约为由长侧边10的端缘至枢套穿孔13的距离,而该枢摆部21相对于该枢套穿孔13的地方凸设有一枢套凸块22,该枢套凸块22可向内枢套入该枢套穿孔13内并进入槽室12,而该枢套凸块22位于槽室12内的周缘斜边凸设有可穿过该锁孔14的卡榫23,另外,在该提把2的枢摆部21外缘及底缘分别凹设有多数个方便手插入以将该握把2掀起的凹孔24。如图2、3所示,组装时,将该提把2撑张横跨在蓄电池盖1上,使该两枢摆部21分别位在对应的长侧边10,并将该提把2斜倾,使其端缘的该枢套凸块22及卡榫23各套入枢套穿孔13与锁孔14内,并进入该槽室12中,以将该提把2装设在蓄电池盖1上。当使用提握时,以该枢套凸块22为旋转中心,将该提把2向上旋摆,使该提把2位在使用状态位置上,也就是该提握部20悬空位于该蓄电池盖1上,以供提携,此时该卡榫23是旋移离开正对锁孔14的位置而与锁孔14交错,以卡掣定位在该槽室12内。当不使用提握时,可将该提把2旋摆向下靠置在抵靠缘16上,同时该提握部20内侧与该短侧边11上的突条15抵触,以将该提把2卡抵定位。而欲使该提把2重新竖起时,可以手抵拨在凹孔24内,将该提把2旋摆脱离突条15而向上旋掀摆动以供提握,在使用上相当方便。另外,本技术的提把长度可作变更,以跨设组装在蓄电池盖的两短侧边之间,同时枢套穿孔与锁孔是设置在两短侧边上,当然,本技术的蓄电池盖与提把的结合装置也可只设置一组,也就是将提把装设在长侧边或短侧边之间都可以。权利要求1.一种蓄电池盖与提把结合装置,蓄电池盖于二对应侧边上分别设有枢套穿孔,而提把则是跨接在蓄电池盖的二对应侧边之间,其二端分别向内凸设有枢套入该枢套穿孔的枢套凸块,其特征在于该蓄电池盖,二对应侧边内分别设有槽室,而该枢套穿孔由各槽室朝外对应穿设,并于枢套穿孔的边缘延伸设有锁孔,于蓄电池盖周缘对应位于槽室的下方向外延伸有抵靠缘;该提把的各枢套凸块在位于槽室内的侧缘上延伸突设有嵌入锁孔的卡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盖与提把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蓄电池盖的侧缘上凸设有突条,该提把卡抵于该突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盖与提把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提把外缘凹设有凹孔。专利摘要一种可稳固地将提把结合组装在蓄电池盖上的蓄电池盖与提把的结合装置,蓄电池盖于二侧设有枢套穿孔,提把跨接在蓄电池盖的二侧间,其二端分别凸设枢套凸块,该蓄电池盖二侧边内分别设有槽室,该枢套穿孔由各槽室朝外穿设,并于边缘设有锁孔,于蓄电池盖周缘延伸有抵靠缘;该提把的各枢套凸块在位于槽室内的侧缘上突设有嵌入锁孔的卡榫。提把提起时不会脱落,不使用时可旋转至侧边,可节省空间。文档编号H01M2/00GK2373899SQ99204878公开日2000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23日专利技术者林显志 申请人:天津统一工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盖与提把结合装置,蓄电池盖于二对应侧边上分别设有枢套穿孔,而提把则是跨接在蓄电池盖的二对应侧边之间,其二端分别向内凸设有枢套入该枢套穿孔的枢套凸块,其特征在于:该蓄电池盖,二对应侧边内分别设有槽室,而该枢套穿孔由各槽室朝外对应 穿设,并于枢套穿孔的边缘延伸设有锁孔,于蓄电池盖周缘对应位于槽室的下方向外延伸有抵靠缘;该提把的各枢套凸块在位于槽室内的侧缘上延伸突设有嵌入锁孔的卡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显志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统一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