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造孔装置及极片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极片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造孔装置及极片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极片制造一般工艺流程为:将活性物质,粘结剂和导电剂等混合制备成浆料,然后涂敷在铜或铝集流体两面,经干燥后去除溶剂形成极片,极片的浆料膜层经过压实致密化,再裁切或分条。
[0003]辊压是锂电池极片最常用的压实工艺,在对极片进行压实的时候,对于浆料颗粒与浆料颗粒之间的空隙,容易被压实,造成不通孔,从而辊压对极片孔隙结构的改变巨大,而且也会影响导电剂的分布状态,从而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0004]为了获得最优化的孔隙结构结构,在不增加工序,保证辊压冷压速度前提下,在极片制备过程中可控的增加膜片的孔隙率,是目前锂电子电池极片制造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在不影响辊压冷压速度前提下,在极片制备过程中可控的增加膜片的孔隙率的问题,提供一种造孔装置及极片生产线。
[0006]一种造孔装置,用于在极片表面的浆料膜层上形成通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孔装置,用于在极片表面的浆料膜层上形成通孔,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其上设有气体通道及喷出口,所述喷出口用于将所述气体通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喷至所述极片表面;及第二本体,被构造为能够冷冻所述极片表面,以将进入至所述极片内部的二氧化碳气体凝结为干冰;其中,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均布置于所述极片的传送路径上,且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受控依次对所述极片执行对应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极片的传送路径上,所述第一本体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上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道呈S型延伸设置,沿所述气体通道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本体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气体通道均连通的所述喷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包括液氮通道,所述液氮通道内的液氮用于冷冻所述极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极片的传送方向,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腾飞,周健,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