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03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一壳体、一盖板组件、一电池芯和电解液,该壳体和盖板组件组成一密封空间,该电池芯和电解液收容于该密封空间内,该电池芯包括正、负极和分别连接该正、负极的连接极耳,在该盖板组件和电池芯之间设置一安全保护装置,该安全装置是一平面结构,其上具有贯穿槽,该电池芯的正、负极耳穿过该安全装置的贯穿槽与盖板组件电连接,并将正、负极耳和该壳体内壁隔开而使其绝缘。(*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具体涉及具有安全保护装置的锂离子电池。技术背景液态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新型绿色环保电池代表着当前化学电源发展的最先进水平。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高比能量、长循环寿命、无记忆效应、安全无公害和快速充、放电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器件中,并逐步向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领域拓展应用范围。随着锂离子电池在通讯及IT行业用量的迅速激增,电池的安全性能也日益突出,不仅要求锂离子电池具有优异的电性能、而且还要求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液态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是电池在非常规的情况下对电池的安全性要求。短路性能是其重要的安全性要求之一,由于电池内部空隙较小,极耳与壳体内避或金属电池盖相互接触导致短路现象时有产生。锂离子电池发生短路将会使电池发热、发烫,内压达到一定程度电池就会发生爆炸。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都采用在电池盖板下方安装一绝缘垫片,如本公司已授权专利(授权公开号CN27085164Y)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一壳体,一盖板组件,一电池芯和电解液,该壳体和盖板组件组成一密封空间,该电池芯和电解液收容于该密封空间内,该电池芯包括正负极和连接该正负极的引带(极耳),在该盖板组件和电池芯之间设置一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是一凹槽结构,其上具有贯穿槽,电芯的正负极连接引带(极耳)穿过该安全装置的贯穿槽与该盖板组件电连接,并将正、负极连接引带(极耳)和该壳体内墙隔开而使其绝缘。该安全装置由于成凹槽结构,占据了较大的空间,给电池组装带了一定的困难,并且由于其结构相对较复杂,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方案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容易、成本较低且安全的锂离子电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一壳体、一盖板组件、一电池芯和电解液,该壳体和盖板组件组成一密封空间,该电池芯和电解液收容于该密封空间内,电池芯上的正、负极对应连接正、负极极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组件和电池芯之间设置有一用于将正、负极极耳与所述壳体内壁隔开的平面结构的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上具有贯穿槽,所述电池芯上的正、负极极耳穿过该贯穿槽与盖板组件电连接。所述绝缘板是耐酸、耐碱以及耐锂离子电解液腐蚀的塑料或者橡胶。所述贯穿槽沿该绝缘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绝缘板上设置有两个贯穿槽,正、负极极耳分别穿过不同的贯穿槽后与盖板组件电连接。所述贯穿槽的宽度和长度与正、负极极耳的宽度和厚度相吻合,使其能方便地穿过正、负极极耳。所述绝缘板的宽度和长度分别比该电池壳体内部的宽度和长度略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采用平面结构的绝缘板,一是结构简单,占据电池内部空间较小,容易组装;二是制造成本降低,从而能降低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成本,并由于安全装置电池。2、通过在绝缘板上设置两个贯穿槽,正、负极极耳分别穿过不同的贯穿槽后与盖板组件电连接,能有效防止正、负极极耳之间的短路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安全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锂离子电池,如图1所示,其包括一壳体1、一盖板组件6、一电池芯2和电解液(图中未画出),该壳体1和盖板组件6形成一密封空间,电池芯和电解液收容于该密封空间内。电池芯2上的正、负极分别连接正极极耳4和负极极耳3。在盖板组件6和电池芯2之间设置一用于将正、负极耳(4、3)与该壳体1的内壁隔开的绝缘板5,如图2所示,绝缘板5的宽度和长度分别比该电池壳体内部的宽度和长度略小,该绝缘板5是一平面结构,其上具有贯穿槽7,该电池芯2上的正、负极耳(4、3)分别穿过该绝缘板5上的两个贯穿槽7与设置在盖板组件6上的相应正负极连接点电性连接。贯穿槽7的宽度和长度与正、负极极耳的宽度和厚度相吻合,使其能方便地穿过正、负极极耳。绝缘板9可采用耐酸、耐碱以及耐锂离子电解液腐蚀的塑料或者橡胶制作。制作该电池时,先按惯常工艺制作正负极片,将焊有正负极耳的极片连同隔膜一起卷绕成一电池芯,然后将该电芯体装入电池壳体中。装入时,不需完全装入,如图1所示,装入4/5即可,再将正负极耳4和3穿设在绝缘板5的贯穿槽7中,然后分别与设置在盖板组件6上的相应正负极连接点电性连接,使电芯体完全装入电池壳中,盖上盖板、激光焊密封、注液、封上注液孔得一本技术提供的电池。由于本技术的安全保护装置采用平面结构的绝缘板,使得制造的成本降低,从而能降低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成本,并由于安全装置结构简单,占据电池内部空间较小,电池组装也较为容易。权利要求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一壳体、一盖板组件、一电池芯和电解液,该壳体和盖板组件组成一密封空间,该电池芯和电解液收容于该密封空间内,电池芯上的正、负极对应连接正、负极极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组件和电池芯之间设置有一用于将正、负极极耳与所述壳体内壁隔开的平面结构的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上具有贯穿槽,所述电池芯上的正、负极极耳穿过该贯穿槽与盖板组件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是耐酸、耐碱以及耐锂离子电解液腐蚀的塑料或者橡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槽沿该绝缘板的长度方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上设置有两个贯穿槽,正、负极极耳分别穿过不同的贯穿槽后与盖板组件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槽的宽度和长度与正、负极极耳的宽度和厚度相吻合,使其能方便地穿过正、负极极耳。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的宽度和长度分别比该电池壳体内部的宽度和长度略小。专利摘要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一壳体、一盖板组件、一电池芯和电解液,该壳体和盖板组件组成一密封空间,该电池芯和电解液收容于该密封空间内,该电池芯包括正、负极和分别连接该正、负极的连接极耳,在该盖板组件和电池芯之间设置一安全保护装置,该安全装置是一平面结构,其上具有贯穿槽,该电池芯的正、负极耳穿过该安全装置的贯穿槽与盖板组件电连接,并将正、负极耳和该壳体内壁隔开而使其绝缘。文档编号H01M10/40GK2854827SQ20052003631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1日专利技术者吴抗 申请人: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一壳体、一盖板组件、一电池芯和电解液,该壳体和盖板组件组成一密封空间,该电池芯和电解液收容于该密封空间内,电池芯上的正、负极对应连接正、负极极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组件和电池芯之间设置有一用于将正、负极极耳与所述壳体内壁隔开的平面结构的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上具有贯穿槽,所述电池芯上的正、负极极耳穿过该贯穿槽与盖板组件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