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误触卡合栓的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7960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止误触卡合栓的保护装置,包括:一本体,具有第一容置槽室及第二容置槽室;一卡合栓,活动式的置于第二容置室,其顶壁具有一孔且具有突出的推片,其与第一容置槽室相邻的侧壁具有一槽孔及至少一凸出导块,其一端与第二容置槽室的一侧边之间具有一弹性元件;一按钮,其侧边伸出一按压片,其下端结合另一弹性元件,其上端套于孔内,按压片伸出槽孔外侧;一盖体,置于卡合栓上方结合本体,其对应于推片及按钮的位置具有槽孔,以供推片及按钮上端置于槽孔内;当第一容置槽室放入物体时,会使卡合栓自动进入被锁合状态,避免人为的疏忽造成卡合栓不能进一步的受到限制,发生误触卡合栓而失去卡合效果的情况。(*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电子产品结合、固定电池的机构,尤其是有关一种具有卡合栓的结合机构中防止误触卡合栓的保护装置。(2)
技术介绍
一般笔记本电脑具有一电池槽室以结合一电池,并利用一卡合栓固定电池。在某些状况下笔记本电脑,尤其是平板电脑的使用者,可能用一只手拿电脑,另一只手操作电脑,而拿电脑的手可能在不知觉的时候误触卡合栓,造成电池脱落;或不小心使电脑掉落地上,因掉落地上所产生的惯性力,可能使卡合栓移动造成电池脱落,而不能通过安全规范。有些设计可以改善这个问题,例如另外加一个固定件来限制卡合栓移动。但是当要装入电池,未先移动固定件,固定件仍位于限制卡合栓移动的情况时,若要将电池从外面装入笔记本电脑,可能造成电池无法装入、或使卡合栓损坏的情况。申请人被批准的台湾专利公告第528207号,揭示一种可防止电池不当脱出的具电池固定装置的电子设备,藉助一锁扣件防止使用者因不慎误触拨动致动件,导致电池自电池槽室意外脱出的设计。上述专利虽可解决上述问题,但使用者于装入电池后,必须移动锁扣件至限制拨动致动件移动的位置,才能发挥保护效果。若使用者忘记移动锁扣件,即失去限制拨动致动件移动的保护效果。(3)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误触卡合栓的保护装置,使卡合栓自动进入被锁合状态,避免人为的疏忽造成卡合栓不能进一步的受到限制,而发生误解卡合栓而失去卡合效果的情况。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结构及具有较佳防止误触卡合栓效果的防止误触卡合栓的保护装置。本技术的防止误触卡合栓的保护装置,包括一本体,具有第一容置槽室及第二容置槽室;一卡合栓,活动式的置于该第二容置槽室,其顶壁具有一孔,其与该第一容置槽室相邻的侧壁具有一槽孔及至少一凸出导块,其一端与该第二容置槽室的一侧边之间具有一弹性元件;一按钮,其侧边伸出一按压片,其下端结合另一弹性元件,其上端套于该孔内,该按压片伸出该槽孔外侧;一盖体,结合该本体,且置于该卡合栓上方,其对应于该推片及该按钮的位置具有槽孔,以供该推片及该按钮上端置于该槽孔内。本技术在使物体装入第一容置槽室的过程中,不需移动卡合栓及按钮,按钮会自动进入限制卡合栓移动的位置。不会因人为的疏忽而不能进一步限制卡合栓。因此使物体被稳固的装于第一容置槽室内,即使卡合栓被误触或本体掉落地上,也不致使卡合栓脱离卡合物体的位置。本技术使物体脱离第一容置槽室的过程中,必须先按压按钮,才能推动卡合栓脱离卡合物体的位置,并使物体定位于脱离第一容置槽室的位置,方便使用者取出。本技术的装置可应用于一般笔记本电脑结合电池的设计,并不会增加额外的成本,并使电池结合笔记本电脑的装置,更具有安全性考量,尤其适用于工作于野外的军人,警察,工人等的使用。为更清楚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点和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4)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分解各组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本体结合物体时的示意图。图3至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物体组设于本体的容置槽室的连续动作示意图;图7至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物体自本体的容置槽室取出的连续动作示意图。(5)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止误触卡合栓的保护装置,包括一本体10,具有第一容置槽室11及第二容置槽室12,一壁13分隔上述两容置槽室11、12。壁13具有下凹段131。一卡合栓20活动式的置于第二容置槽室12。卡合栓20的顶壁具有一孔21,且具有突出的推片22;卡合栓20与壁13相邻的侧壁具有一槽孔23及凸出两导块24。一筒状按钮30侧边伸出一按压片31,按钮30下端的筒内结合第一弹性元件32,如一弹簧。按钮30的上端套于孔21内,可突出卡合栓20的顶壁,按压片31伸出槽孔23外侧。卡合栓20的一端与第二容置槽室12的一侧边之间容置一第二弹性元件33,如一弹簧。一盖体40对应于推片22及按钮30的位置具有槽孔41,供推片22及按钮30上端置于槽孔41内。盖体40两端分别具有螺丝孔42,供螺丝43穿过螺接于本体10相对的螺孔14内,使盖体40结合本体10,并使卡合栓20置于第二容置槽12内。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物体50,可为电池等。物体50可容置于本体10的第一容置槽室11内。物体50的一侧边,相对于卡合栓20的两导块24,分别具有突出的两第一导块51及两第二导块52,且相对于按钮30的按压片31,具有突出的按压块53;壁13的下凹段131位于导块24及按压片31的活动区域。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第一导块51、第二导块52与导块24两相推顶的位置分别具有斜边511、521;而两相固定的位置分别具有水平边512、522。当使用者要将物体50装入本体10的第一容置槽室11内时,先使其一端的凸榫扣合于第一容置槽室11相对应的扣孔内(属现有技术因而图中未绘出),然后压下物体50的另一端,使按压块53压迫按钮30的按压片31而施力于第一弹性元件32,使按钮30的顶端缩入盖体40下端,而卡合栓20就不会被盖体40槽孔41的侧壁阻挡;且第一导块51的斜边511斜向压迫导块24相对应的斜边,使导块24往第二弹性元件33的方向移动,直到第一导块51移动至导块24下端;藉由第二弹性元件33的反弹力,使卡合栓20往反方向移动,直到第一导块51的水平边512移动至被导块24的水平边阻挡的位置,使物体50被卡合栓20固定于第一容置槽室11内。此时,按钮30的顶端移动到盖体40的槽孔41处,且按压块53不再压迫按压片31,藉由第一弹性元件32的反弹力,使按钮30顶端往盖体40的方向移动,而突出卡合栓20顶端。此时,按钮30受到槽孔41壁的限制而限制卡合栓20,卡合栓20即使被用力推动,也无法往第二弹性元件33的方向移动,即无法移动导块24脱离阻挡第一导块51的位置,使物体50被稳固的限制于第一容置槽室11内。即使卡合栓20被误触或发生本体10掉落地上的情况,也不会使物体50脱离第一容置槽室11。请参阅图1、2、6、7、8、9所示。当要使物体50脱离出第一容置槽室11时,首先要压迫按钮30使其缩入盖体40的下端,当卡合栓20不会受到槽孔41壁的阻挡时,再推动推片22,使卡合栓20往第二弹性单元33的方向移动,使导块24脱离阻挡第一导块51的位置,并向推顶第二导块52斜边521的方向移动,而推动第二导块52往脱离第一容置槽室11的方向移动,使第二导块52的水平边522抵靠于导块24,方便使用者由物体50的上端取出物体50。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员运用本技术所作出的修饰、变化,皆属本技术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仅限于实施例所揭示。权利要求1.一种防止误触卡合栓的保护装置,包括一本体,具有第一容置槽室及第二容置槽室;一卡合栓,活动式的置于该第二容置槽室,其顶壁具有一孔,其与该第一容置槽室相邻的侧壁具有一槽孔及至少一凸出导块,其一端与该第二容置槽室的一侧边之间具有一弹性元件;一按钮,其侧边伸出一按压片,其下端结合另一弹性元件,其上端套于该孔内,该按压片伸出该槽孔外侧;一盖体,结合该本体,且置于该卡合栓上方,其对应于该推片及该按钮的位置具有槽孔,以供该推片及该按钮上端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误触卡合栓的保护装置,包括:    一本体,具有第一容置槽室及第二容置槽室;    一卡合栓,活动式的置于该第二容置槽室,其顶壁具有一孔,其与该第一容置槽室相邻的侧壁具有一槽孔及至少一凸出导块,其一端与该第二容置槽室的一侧边之间具有一弹性元件;    一按钮,其侧边伸出一按压片,其下端结合另一弹性元件,其上端套于该孔内,该按压片伸出该槽孔外侧;    一盖体,结合该本体,且置于该卡合栓上方,其对应于该推片及该按钮的位置具有槽孔,以供该推片及该按钮上端置于该槽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嘉良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