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数控车铣复合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7919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数控车铣复合机装置,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主板,主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料板,料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上料组件,上料组件包含有第三液压缸和矩形板,矩形板的上表面等间距开设的通槽本体的内侧前后对称连接有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的内表面连接有L形夹板,主板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下料组件,下料组件包含有横板和斜板,驱动组件包含有电机和滚珠丝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料组件、驱动组件和下料组件结构,使得人们通过操控上料组件和驱动组件完成物件的上料,增加了人们上料时的安全性,以及使得人们通过操控下料组件和驱动组件完成物件的下料,进而降低了人们的工作量。进而降低了人们的工作量。进而降低了人们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数控车铣复合机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数控车铣复合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加工行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且机械加工装置的种类越来越多,比如,切割、打磨以及车铣复合机装置等等,其中,车铣复合机装置能够对加工物件进行不同的加工处理,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1、现有的车铣复合机装置在上料时,需要人们的手部位于加工组件的下方,进而导致现有的数控车铣复合机装置误操作时对人们的手部造成伤害,进而降低了人们上料时的安全性;
[0004]2、现有的车铣复合机装置在下料时,需要人们通过手工的方式将完成加工的物件取下来,进而降低了现有的数控车铣复合机装置下料时的自动化,进而增加了人们的工作量。
[0005]因此,现有的车铣复合机装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数控车铣复合机装置,通过设置上料组件、驱动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数控车铣复合机装置,包括主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5)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料板(4),所述料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上料组件(5),所述上料组件(5)包含有第三液压缸(52)和矩形板(54),所述矩形板(54)的上表面等间距开设的通槽本体(51)的内侧前后对称连接有第三液压缸(52),所述第三液压缸(52)的内表面连接有L形夹板(53),所述主板(15)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下料组件(3),所述下料组件(3)包含有横板(31)和斜板(34),所述横板(31)的上表面内侧开设有矩形通槽(312),所述横板(31)的下表面内侧连接的斜板(34)的前后两表面对称连接有侧挡板(35),所述斜板(34)的外表面连接的L形挡板(33)的内表面一侧连接有海绵垫(32),所述横板(31)的外表面前后对称设置有驱动组件(2),所述驱动组件(2)包含有电机(22)和滚珠丝杠(23),所述电机(22)的一表面连接的滚珠丝杠(23)的圆周面上连接有滚珠套(24),所述滚珠套(24)的内表面连接在矩形板(54)的前后两表面外侧位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数控车铣复合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板(4)的上表面前后对称开设有T形滑槽(41),所述矩形板(54)的前后两表面下侧对称连接有耳板(55),所述耳板(55)的下表面连接的T形滑杆(56)沿着T形滑槽(41)滑动,所述料板(4)的前后两表面内侧对称连接的第二耳座(42)的内表面连接在主板(15)的一侧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数控车铣复合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炳强宋冬梅王增高豆豆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强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