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试射频同轴耦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7483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试射频同轴耦合器,包括射频同轴连接器主体和耦合端连接器;所述射频同轴连接器主体包括主体外壳,在所述主体外壳内部通过第一绝缘子安装有第一内导体;所述主体外壳外壁设置有自外部延伸至内腔的耦合端连接孔;所述耦合端连接器包括外壳、第二绝缘子以及第二内导体,所述第二内导体通过第二绝缘子安装在外壳内;所述耦合端连接器的下端安装在耦合端连接孔内;所述第二内导体通过螺纹段与第二绝缘子螺纹连接,并通过铣扁部控制第二内导体伸出外壳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射频同轴连接器主体能够自主调节耦合度,其结构简单、调试方便、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试射频同轴耦合器


[0001]本技术专利涉及一种可调试射频同轴耦合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中,微波射频器件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射频器件开发一般都需要电气仿真以及样机测试,其中样机测试首先要对产品端口带宽性能进行调试。
[0003]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效耦合、强度可调射频同轴连接器”(公开号CN205752867U,公开日2016年11月30日),该技术披露了一种高效耦合、强度可调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传输主体连接器和耦合连接器,传输主体连接器与耦合连接器通过密封结构紧密连接,传输主体连接器包括A内导体、A绝缘支撑、定位绝缘子和A壳体,耦合连接器包括B壳体、B绝缘支撑、B内导体和耦合导体。其解决了射频传输中最棘手的信号截取问题,根据不同要求,截取信号同时不影响主信号的传输,主信号功率不变,插入损耗不下降,而且射频泄漏对相邻组件无影响。但该种射频同轴连接器结构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单独装配传输主体连接器和耦合连接器,分别调试。即把耦合导体旋入耦合连接器,位置适中,然后整体旋入传输主体连接器中,测试传输信号。由于耦合导体安装在耦合连接器的下端,在端口调试过程中,需要不停的拆卸调整尺寸,以满足性能要求。
[0004]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结构复杂、调试困难、耗费时间的问题,同时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试方便、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的一种可调试射频同轴耦合器。
[0006]本技术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可调试射频同轴耦合器,包括射频同轴连接器主体和耦合端连接器;所述射频同轴连接器主体包括主体外壳,在所述主体外壳内部通过第一绝缘子安装有第一内导体;所述主体外壳外壁设置有自外部延伸至内腔的耦合端连接孔;所述耦合端连接器包括外壳、第二绝缘子以及第二内导体,所述第二内导体通过第二绝缘子安装在外壳内;所述耦合端连接器的下端安装在耦合端连接孔内;所述第二内导体通过螺纹段与第二绝缘子螺纹连接,并通过铣扁部控制第二内导体伸出外壳的长度。
[0008]所述耦合端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第三绝缘子、第一密封圈和第四绝缘子,所述第三绝缘子、第一密封圈和第四绝缘子沿着第二内导体依次安装在铣扁部的上部。
[0009]所述主体外壳在耦合端连接孔处设置有安装平面,并在耦合端连接孔四周设置有法兰安装螺孔,所述外壳通过安装法兰固定安装在主体外壳的安装平面上。
[0010]所述安装法兰与主体外壳贴合的位置设有第二密封圈。
[0011]所述外壳安装有封闭其顶部的防护帽,所述防护帽通过螺纹连接在外壳顶部。
[0012]所述防护帽设有链条,通过链条用螺钉锁在安装法兰上。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的耦合端连接器的第二内导体为一体成型,其结构简单,通过专用工具与铣扁部配合调节第二内导体伸入至射频同轴连接器主体内部,到达预定位置,然后进行预调测试。采用此结构使得射频同轴连接器主体能够自主调节耦合度,其操作方便、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0015]2. 本技术的耦合端连接器外壳内依次设有第三绝缘子、第一密封圈和第四绝缘子结构;采用此结构能对第二内导体的上部起到固定作用,同时提高耦合端连接器的密封效果,提高数据的精确度。
[0016]3. 本技术的主体外壳在耦合端连接孔处设置有安装平面,并在耦合端连接孔四周设置有安装螺孔,外壳通过安装法兰螺栓固定。采用此结构能使耦合端连接器能快速稳定的安装的射频同轴连接器主体上,其结构简单,拆装速度快,能有效的提高使用效率。
[0017]4. 本技术的安装法兰与主体外壳贴合的位置设有第二密封圈。通过设置密封圈形成屏蔽环,起到减低射频泄漏的目的。
[0018]5. 本技术的外壳安装有的封闭其顶部的防护帽,防护帽通过螺纹连接在外壳顶部。防护帽为螺帽形状,其设有与耦合端连接器顶部凹槽相匹配的凸起状的外壳,当安装完成后,固定在第二内导体的顶部,使耦合端连接器的顶部形成完全密封;同时在外壳的环周设有密封圈,能进一步提高耦合端连接器的密封性,采用此结构具有防止信号泄漏和防尘的作用,能有效的保证测试精度,提高产品质量。
[0019]6. 本技术的防护帽设有链条,通过链条用螺钉锁在安装法兰上。能保证防护帽的固定更加稳定。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20]图1 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图2 为图1的剖视图;
[0022]图3为图2的射频同轴连接器主体1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2的耦合端连接器2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4中内导体23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1—射频同轴连接器主体;11—主体外壳;12—第一绝缘子;13—第一内导体;14—耦合端连接孔;2—耦合端连接器;21—外壳;22—第二绝缘子;23—第二内导体;231—螺纹段;232—铣扁部;24—安装法兰;241—第二密封圈;25—第三绝缘子;26—第一密封圈;27—第四绝缘子;3—防护帽;31—密封圈;32—盖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0027]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可调试射频同轴耦合器,包括射频同轴连接器主体1和耦合端连接器2。
[0028]具体地,射频同轴连接器主体1包括主体外壳11、第一绝缘子12和第一内导体13,
第一内导体13通过第一绝缘子12安装在主体外壳11内部;第一内导体13前端设置有内插孔,后端设置有内插孔;主体外壳11前端设置有安装法兰;安装法兰上设置有密封圈;主体外壳11外壁设置有自外部延伸至内腔的耦合端连接孔14。耦合端连接孔14为阶梯孔。
[0029]耦合端连接器2包括外壳21、第二绝缘子22以及第二内导体23,第二内导体23通过第二绝缘子22安装在外壳21内;耦合端连接器2的下端安装在耦合端连接孔14内;第二内导体23为圆柱形导体,其外周表面设置有螺纹段231和铣扁部232;第二内导体23通过螺纹段231与第二绝缘子22螺纹连接,并通过铣扁部232控制第二内导体23伸出外壳21的长度,即控制第二内导体23与第一内导体13之间的距离。耦合端连接器2的第二内导体23为一体成型,其结构简单,通过专用工具与铣扁部232配合调节第二内导体23伸入至射频同轴连接器主体1内部,到达预定位置,然后进行预调测试。采用此结构使得射频同轴连接器主体1能够自主调节耦合度,其操作方便、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0030]如图2、图4所示,耦合端连接器2还包括设置在外壳21内的第三绝缘子25、第一密封圈26和第四绝缘子27。当预调测试后,将第三绝缘子25、第一密封圈26和第四绝缘子27依次装入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试射频同轴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同轴连接器主体(1)和耦合端连接器(2);所述射频同轴连接器主体(1)包括主体外壳(11),在所述主体外壳(11)内部通过第一绝缘子(12)安装有第一内导体(13);所述主体外壳(11)外壁设置有自外部延伸至内腔的耦合端连接孔(14);所述耦合端连接器(2)包括外壳(21)、第二绝缘子(22)以及第二内导体(23),所述第二内导体(23)通过第二绝缘子(22)安装在外壳(21)内;所述耦合端连接器(2)的下端安装在耦合端连接孔(14)内;所述第二内导体(23)通过螺纹段(231)与第二绝缘子(22)螺纹连接,并通过铣扁部(232)控制第二内导体(23)伸出外壳(21)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试射频同轴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端连接器(2)还包括设置在外壳(21)内的第三绝缘子(25)、第一密封圈(26)和第四绝缘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强练高兵舒显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