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可反复充放电锂离子电池,尤其是一种可反复充放电之高电压充电锂离电池。技术背景一般来说,锂离子电池实际上一个锂离子浓差电池,正负极由两种不同的锂离嵌入化合物组成。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态,正极处于贫锂态。放电时则相反,Li+从负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正极,正极处于富锂态。在正常充放电情况下,锂离子在层状结构的碳材料和层状结构氧化物的层间嵌入和脱出,一般只引起层面间距变化,不破坏晶体结构,在充放电过程中,负极材料的化学结构基本不变。常见的锂离子电池是由一个含锂化合物作为活性材料的正极,一个以能咐和解吸锂金属或碳物质的锂材料作为活性材料的负极,一层能绝缘而又能给电离子导通的隔离层以及含有六氟磷酸锂(LiPF6)或高氯酸锂(LiCIO4)的非水性电解液及外壳组成。构成蓄电池的这些单元中,用作正极活性材料的含锂化合物包括锂钴复合氧化物LiC0O2)、锂锰复合氧化物(LiMn2O4)、锂镍复合氧化物(LiNiMn2O4)等,而负极则采用锂—碳层间化合物。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单体工作电压为2.0~4.25V之间,要满足高电压负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反复充放电之高电压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板和锂离子电池负极板及隔膜,正、负极板均设有导耳,用于极板导耳间连接的束头,安装在壳体上的极柱和供电解液注入壳体内腔的注液排气阀,壳体内腔充满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至少设有两个由正、负极板和隔膜叠摞构成的锂离子电池单元,第一个锂离子电池单元的正极板导耳通过束头装订后接正极柱,其负极板通过束头与第二个锂离子电池单元的正极板导耳连接,第二个锂离子电池单元的负极板导耳通过束头与第三个锂离子电池单元的正极板导耳连接,与此类推,最后一个锂离子电池单元的负极板通过束头装订后接极柱;各锂离子电池间均设有隔膜;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