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的导弹电点火具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7222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的导弹电点火具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的按键模块、显示模块、语音模块、电池管理模块和电阻检测模块;所述电阻检测模块包括小电流产生模块和信号调理模块,所述小电流产生模块和信号调理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所述小电流产生模块作用于待测电阻,待测电阻产生电压信号,并经信号调理模块放大、转换处理后发送至主控制器进行识别判断,所述小电流产生模块包括作用于待测电阻上的小电流电源、设在小电流电源输出端和待测电阻电路之间的输出时间硬件控制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电阻检测设备无法更加安全、稳定实现火箭弹电点火具微小电阻检测的技术问题。火具微小电阻检测的技术问题。火具微小电阻检测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的导弹电点火具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通用的导弹电点火具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火箭弹在运输及存储过程中,由于受到振动及环境潮湿等因素,其电点火具的电阻值可能会出现变大或开路等故障,从而导致火箭弹在点火发射时火箭弹留膛,为了避免此类故障现象的发生,必须在装弹前对火箭弹电点火具的电阻值进行安全有效的测试。由于火箭弹电点火具电阻值较小,施加一定电流和时间将会击发其工作,而现有的各种通用电阻测试仪器并非针对火箭弹电点火具专门设计的,如果用来测量其电阻值时,则存在安全性、可靠性、测量精度、操作难度大等问题,所以有必要研发一套专用针对火箭弹电点火具电阻值测试仪及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的导弹电点火具检测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电阻检测设备无法更加安全、稳定实现火箭弹电点火具微小电阻检测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用的导弹电点火具检测系统,包括主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的按键模块、显示模块、语音模块、电池管理模块和电阻检测模块;所述电阻检测模块包括小电流产生模块和信号调理模块,所述小电流产生模块和信号调理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所述小电流产生模块作用于待测电阻,待测电阻产生电压信号,并经信号调理模块放大、转换处理后发送至主控制器进行识别判断,所述小电流产生模块包括作用于待测电阻上的小电流电源、设在小电流电源输出端和待测电阻电路之间的输出时间硬件控制电路。/>[0005]进一步,所述输出时间硬件控制电路包括MOS管(N6)、继电器(JK2)、六路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A、U18B、U18C、U18D、U18E、U18F)、三极管(Q7、Q8)、二极管(D11、D12、D13)、电阻(R145)、电容(C154);MOS管(N6)的源极与小电流电源输出端连接,MOS管(N6)的漏极与继电器(JK2)进线端连接,继电器(JK2)出线接测试卡钳,测试卡钳负极回线端信号接地;三极管(Q7)的集电极引出两条接线,并分别接至小电流电源输出端和MOS管(N6)的控制栅端,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两路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A、U18B)串接后,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A)的输出端接至三极管(Q7)基极,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B)的输入端接至系统提供的正电源(VCC),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B)和正电源(VCC)之间引出信号输送线接入主控制器,信号输送线上接入二极管(D11);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E)输入端接至MOS管(N6)漏极与继电器(JK2)之间接点,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E)输出端与二极管(D12)和电阻(R145)并联后的一个接点连接,二极管(D12)和电阻(R145)并联后的另一接点与电容(C154)连接,电容(C154)一端接地,二极管(D12)和电阻(R145)并联后的另一接点还连接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C)输入端,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C)输出端接至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F)输入端,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F)输出端接至三极管(Q8)基极,三极管(Q8)发射极接地,三极管
(Q8)集电极接至继电器(JK2)供电回路上,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D)的输入端接至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C)和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F)之间的接点上,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D)输出端串接二极管(D13)后接至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B)和正电源(VCC)之间的接点上。
[0006]进一步,所述继电器(JK2)与测试卡钳之间的接线上设有并联接入的高精度电阻(R150、R151、R152、R153),测试卡钳信号接地的接线上设有并联接入的高精度电阻(R160、R161、R162、R163)。
[0007]进一步,所述继电器(JK2)出线端与高精度电阻(R150、R151、R152、R153)之间的接线上设有信号接地的稳压二极管(ZD5)。
[0008]进一步,所述信号调理模块包括运算放大器(U19)、高精度24位AD转换器(U20);所述运算放大器(U19)同向输入端接至高精度电阻(R150、R151、R152、R153)与测试卡钳之间的接点上,运算放大器(U19)反向输入端接至测试卡钳与高精度电阻(R160、R161、R162、R163)之间接线接点上,运算放大器(U19)输出端接至高精度24位AD转换器(U20)输入端,高精度24位AD转换器(U20)的输出端接至主控制器。
[0009]进一步,所述运算放大器(U19)的同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接线上分别设有信号接地的稳压二极管(ZD6、ZD7)。
[0010]进一步,所述运算放大器(U19)的同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接线上分别接入限流电阻(R154、R159)。
[0011]进一步,所述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C)和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F)之间接线上设有另一接点,该接点连接发光二极管(RED),发光二极管(RED)一端接地,该接点还引出一接线并接至主控制器。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对火箭弹电点火具的电阻检测采用微小电流加可控制时间的测试原理进行电阻检测,其中时间可控制并非采用系统软件进行控制,而使采用输出时间硬件控制电路来完成,这样可更加有效、更加安全的避免检测电流长时间作用于待测电阻而影响火箭弹电点火具的系统性能;2、本专利技术中,小电流产生模块设有输出时间硬件控制电路,输出时间硬件控制电路的通断由二极管D12、电阻R145和电容C154构成的快充慢放电路进行触发控制,可同时控制MOS管N6和继电器JK2的通断,不受系统软件影响,使系统检测更加安全、稳定、可靠;3、本专利技术中,小电流产生模块的电路上设有两组高精电阻进行限流,确保输出电流安全、稳定、精准;信号调理模块的电路上设有过流保护电路,信号调理模块的电路上设有确保测量电流输出严格限制在安全值内的限流电阻;通过上述改进,进一步提升了火箭弹电点火具电阻测量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控制框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小电流产生模块和信号调理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通用的导弹电点火具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控制器1、按键模块2、显示模块3、语音模块4、电池管理模块5和电阻检测模块6;按键模块2、显示模块3、语音模块4、电池管理模块5和电阻检测模块6分别与主控制器1连接;按键模块2提供人机操作界面;显示模块3用于检测结论显示;语音模块4用于语音播报;电池管理模块5用于系统充放电控制;电阻检测模6块用于待测电阻的检测。电阻检测模块6包括小电流产生模块6

1和信号调理模块6

2;小电流产生模块6

1用于给待测电阻提供微小电流,使待测电阻两端产生安全电压;信号调理模块6

2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的导弹电点火具检测系统,包括主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的按键模块、显示模块、语音模块、电池管理模块和电阻检测模块;所述电阻检测模块包括小电流产生模块和信号调理模块,所述小电流产生模块和信号调理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所述小电流产生模块作用于待测电阻,待测电阻产生电压信号,并经信号调理模块放大、转换处理后发送至主控制器进行识别判断,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电流产生模块包括作用于待测电阻上的小电流电源、设在小电流电源输出端和待测电阻电路之间的输出时间硬件控制电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的导弹电点火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时间硬件控制电路包括MOS管(N6)、继电器(JK2)、六路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A、U18B、U18C、U18D、U18E、U18F)、三极管(Q7、Q8)、二极管(D11、D12、D13)、电阻(R145)、电容(C154);MOS管(N6)的源极与小电流电源输出端连接,MOS管(N6)的漏极与继电器(JK2)进线端连接,继电器(JK2)出线接测试卡钳,测试卡钳负极回线端信号接地;三极管(Q7)的集电极引出两条接线,并分别接至小电流电源输出端和MOS管(N6)的控制栅端,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两路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A、U18B)串接后,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A)的输出端接至三极管(Q7)基极,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B)的输入端接至系统提供的正电源(VCC),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B)和正电源(VCC)之间引出信号输送线接入主控制器,信号输送线上接入二极管(D11);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E)输入端接至MOS管(N6)漏极与继电器(JK2)之间接点,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E)输出端与二极管(D12)和电阻(R145)并联后的一个接点连接,二极管(D12)和电阻(R145)并联后的另一接点与电容(C154)连接,电容(C154)一端接地,二极管(D12)和电阻(R145)并联后的另一接点还连接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C)输入端,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C)输出端接至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F)输入端,反向斯密特触发器(U18F)输出端接至三极管(Q8)基极,三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存忠张永军武艳刘天柏甘玉红王国斌李艳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北方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