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dTe发电玻璃的制备方法及充电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687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dTe发电玻璃的制备方法及充电控制系统,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待充电产品的工作电压,确定CdTe发电玻璃的几何尺寸,确定CdTe发电玻璃中的子电池个数;步骤2,制备面积为S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步骤3,对薄膜太阳能电池板进行清边、切割得到CdTe发电玻璃的子电池;步骤4,将各个子电池进行组装得到CdTe发电玻璃。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调节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满足不同低电压待充电产品的充电需求,提高CdTe发电玻璃的适配性;其解决了CdTe发电玻璃的工作电压均高于现有的储能元件,缺乏规模化制作工作电压匹配CdTe发电玻璃的问题。工作电压匹配CdTe发电玻璃的问题。工作电压匹配CdTe发电玻璃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dTe发电玻璃的制备方法及充电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发电组件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dTe发电玻璃的制备方法及充电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成熟,传统的中心化发电已经逐步变成去中心化、分布式的发电、用电,让人类在利用能源方式上实现自由。现有技术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分为并网型和离网型。并网型是将系统发出来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并入到电网上;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则是自发自用,就地消纳,应用灵活。离网型太阳能发电设备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在有光照的情况下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通过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给负载供电,同时给蓄电池充电;在阴天气或者无光照时,通过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由蓄电池组给直流负载供电。
[0003]现有技术中,以晶硅太阳能电池作为离网型太阳能发电而制作的充电器件,由不同的硅片外联而成,晶圆尺寸较大(156mm*156mm),以单晶硅为例,1片单晶硅工作电压约为0.6V。制作成满足充电需求的器件需要较大面积的单晶硅。而CdTe发电玻璃为层状结构,可灵活调整进行切割处理,从而控制面积较小的CdTe发电玻璃的电性能输出。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碲化镉发电玻璃,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调节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满足不同低电压待充电产品的充电需求;以及设计与其相匹配的控制电路,实现对储能元件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dTe发电玻璃的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CdTe发电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根据待充电产品的工作电压,确定CdTe发电玻璃的几何尺寸,确定CdTe发电玻璃中的子电池个数;
[0008]步骤2,制备面积为S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
[0009]步骤3,对薄膜太阳能电池板进行清边、切割得到CdTe发电玻璃的子电池;
[0010]步骤4,将各个子电池进行组装得到CdTe发电玻璃。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选方案,在步骤2中,制备面积为S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在玻璃衬底沉积前电极层,通过激光刻蚀前电极层获得第一沟道,在前电极层上沉积发电层,通过激光刻蚀发电层获得第二沟道,在发电层上沉积背电极层,所述背电极层填充进第二沟道内且覆盖发电层表面,然后通过激光刻蚀背电极层和发电层获得第三沟道;在背电极层上设置引流条和汇流条,在背电极层上设置封装层,获得薄膜太阳能电池板。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选方案,在步骤2中,所述薄膜太阳能电池板设计为m个CdTe发电玻璃,其中,S=c*d,m=S/(a*b),a和b分别为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长度和宽度,c和d分
别为CdTe发电玻璃的长度和宽度,在一个CdTe发电玻璃中包含n个面积为L的子电池,其中,n=(V/Vpm)*K,L=(a/n)*b,V为待充电产品的充电电压,Vpm为CdTe发电玻璃的工作电压,K为匹配系数,取值范围为1

2。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选方案,在步骤3中,对薄膜太阳能电池板进行清边、切割得到CdTe发电玻璃的子电池包括:清除薄膜太阳能电池板边缘的膜层,清边采用激光刻蚀,利用激光振镜扫描系统聚焦,扫描振镜的速度为:5500

7100mm/s,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运动速度为:200

300mm/s,对清边宽度设置的可调范围为:7

16mm,清边边缘距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两侧的第二沟道的距离为3

4mm。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选方案,在步骤4中,将各个电池进行组装得到CdTe发电玻璃包括:子电池之间通过内部的第二沟道进行串联连接,设置汇流导电带与子电池的电极进行连接;在子电池的四周涂覆密封胶进行绝缘,再将子电池进行封装得到CdTe发电玻璃。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汇流导电带为导电Ag胶或铜锡焊带。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封装层为PVB、TPT或PZT。
[001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dTe发电玻璃的充电控制系统,包括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CdTe发电玻璃,还包括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与CdTe发电玻璃连接,且充电组件与待充电产品连接。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充电组件包括蓄电池、充电状态监测电路和放电状态监测电路,所述充电状态监测电路和放电状态监测电路均与蓄电池连接,所述蓄电池与待充电产品连接。白天,通过CdTe发电玻璃给24V蓄电池供电,具有稳压稳流防反充电、放电的功能,充电状态监测电路的发光二极管亮,放电状态监测电路的发光二极管不亮。晚上,24V蓄电池给待充电产品放电,具有防止过放电的功能,同时根据CdTe发电玻璃的电压,控制24V蓄电池进行充电还是放电,达到晚上利用24V蓄电池进行放电的目的。充电状态监测电路的发光二极管不亮,放电状态监测电路的发光二极管亮。该控制电路的控制效果好,功能满足要求,而且成本低。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CdTe发电玻璃的制备方法及充电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调节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满足不同低电压待充电产品的充电需求,提高CdTe发电玻璃的适配性;其解决了CdTe发电玻璃的工作电压均高于现有的储能元件,缺乏规模化制作工作电压匹配CdTe发电玻璃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CdTe发电玻璃的剖视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CdTe发电玻璃的俯视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同一辐照度下输出电压与充电电路的关系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CdTe发电玻璃的充电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CdTe发电玻璃的充电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0026]图中:1

玻璃衬底;2

前电极层;3

第一沟道;4

发电层;5

第二沟道;6

背电极层;7

第三沟道;8

封装层;9

CdTe发电玻璃;10

密封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
[0028]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成熟,传统的中心化发电已经逐步变成去中心化、分布式的发电、用电,让人类在利用能源方式上实现自由。现有技术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分为并网型和离网型。并网型是将系统发出来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并入到电网上;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则是自发自用,就地消纳,应用灵活。离网型太阳能发电设备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在有光照的情况下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通过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给负载供电,同时给蓄电池充电;在阴天气或者无光照时,通过太阳能充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dTe发电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待充电产品的工作电压,确定CdTe发电玻璃(9)的几何尺寸,确定CdTe发电玻璃(9)中的子电池个数;步骤2,制备面积为S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步骤3,对薄膜太阳能电池板进行清边、切割得到CdTe发电玻璃(9)的子电池;步骤4,将各个子电池进行组装得到CdTe发电玻璃(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dTe发电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制备面积为S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在玻璃衬底(1)沉积前电极层(2),通过激光刻蚀前电极层(2)获得第一沟道(3),在前电极层(2)上沉积发电层(4),通过激光刻蚀发电层(4)获得第二沟道(5),在发电层(4)上沉积背电极层(6),所述背电极层(6)填充进第二沟道(5)内且覆盖发电层(4)表面,然后通过激光刻蚀背电极层(6)和发电层(4)获得第三沟道(7);在背电极层(6)上设置引流条和汇流条,在背电极层(6)上设置封装层(8),获得薄膜太阳能电池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dTe发电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薄膜太阳能电池板设计为m个CdTe发电玻璃(9),其中,S=c*d,m=S/(a*b),a和b分别为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长度和宽度,c和d分别为CdTe发电玻璃(9)的长度和宽度,在一个CdTe发电玻璃(9)中包含n个面积为L的子电池,其中,n=(V/Vpm)*K,L=(a/n)*b,V为待充电产品的充电电压,Vpm为CdTe发电玻璃(9)的工作电压,K为匹配系数,取值范围为1

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dTe发电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传兵潘锦功傅干华孙庆华郭秀斌杨欢蔡东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