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智能消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6339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智能消泡系统,旨在解决当前人工冲洗工作量大,耗水量多,且清除泥块和絮状泡沫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包括绕沉淀池中部轴旋转并且端部架设于沉淀池外壁上的机架以及架设于机架上的水泵,所述水泵底部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穿过机架并伸入水中,所述水泵两侧连接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外围套设有主喷头,所述机架下方固定设有刮壁机构,所述基座固定连接于机架下表面,所述基座前端开设有V型的深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本设计通过水泵在池中取水而后自动加压喷射冲散泥块,无需人工干预而节省人力,并且节约水资源,主喷头在工作过程中还可进行摆动,对漂浮于水面的泥块冲刷范围较大的优点。浮于水面的泥块冲刷范围较大的优点。浮于水面的泥块冲刷范围较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智能消泡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智能消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厂由于氧化沟活性污泥膨胀,污泥沉降性差、活性污泥解体,在二沉池池面形成大量絮状泡沫,二沉池污泥缺氧也会造成池面出现大量成块的浮泥的现象,出水SS的超标排放,目前人工冲散池面絮状泡沫和成块污泥是采取消防栓高压水枪冲洗涮的方法把泡沫冲散,工作量大,自来水费用成本高,并且效果不明显,严重影响了后续工艺处理环节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智能消泡系统,以解决当前人工冲洗工作量大、耗水量多、且清除泥块和絮状泡沫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设计一种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智能消泡系统,包括绕沉淀池中部轴旋转并且端部架设于沉淀池外壁上的机架以及架设于机架上的水泵,所述水泵底部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穿过机架并伸入水中,所述水泵两侧连接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外围套设有主喷头,所述机架下方固定设有刮壁机构。
[0006]更进一步的,所述刮壁机构包括基座、刮板、侧喷头,所述基座固定连接于机架下表面,所述基座前端开设有V型的深槽,所述深槽底部向上凸出形成圆杆,所述圆杆外围套设有绕其轴向转动的刮板,所述基座前端两侧设有斜槽,所述斜槽表面设有所述侧喷头,所述侧喷头与喷水管连通,侧喷头斜向喷射冲刷池壁边缘使其表面减少浮泥附着。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刮板后端设有贯穿其上下的连接孔,所述刮板通过连接孔转动连接于圆杆处,所述刮板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片,所述第一弹簧片另一侧固定连接于深槽槽壁,弹簧片的支撑使得刮板可以在刮除浮泥并磨损的过程中持续贴合池壁,使得刮板对池壁刮除效果更持久。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片呈V型片状结构,第一弹簧片呈V型片状结构使得其能够良好的推动刮板轴向转动,所述刮板向前伸出并与池侧壁接触。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下方还设有与刮壁机构并行的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设于两池交接壁上,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固定杆、连接架、滚轮,所述固定杆设于连接架上表面并固定于机架下表面,所述连接架中部设有贯穿前后的主配合槽,所述连接架主配合槽两侧设有贯穿前后的次配合槽,所述主配合槽与次配合槽间隔壁上设有左右贯穿的圆孔,所述滚轮两侧凸起并分别向左右沿伸形成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圆孔转动配合于连接架内,所述连接杆端面贴合于次配合槽靠外壁面上,机架转动的过程中滚轮抵在中部隔离壁
顶部并会跟随转动,使得后续除泥步骤无需添加外部动力。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为表面粗糙的圆柱状结构,滚轮表面粗糙且为圆柱状的橡胶柱,其在驱动的同时也会产生摩擦进而清理沉淀池中部隔离壁上表面淤泥。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次配合槽内设有内部空心的配合块,所述次配合槽内还设有定位杆,所述配合块滑动配合于定位杆上,所述定位杆外围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抵在次配合槽壁面另一端抵在配合块外侧壁,第一弹簧与定位杆的配合使得配合块能够轻微的左右滑动,进而避免池壁不平整而损坏设备。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配合块内设有贴合于配合块内侧壁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为间歇齿轮并套设于连接杆表面,所述配合块底部凸起形成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侧壁设有第二弹簧片,所述第二弹簧片呈半圆环状结构,所述配合块内部还设有可转动的竖杆,所述竖杆顶端设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竖杆下部设有固定于其表面的刮片,所述竖杆在第一从动齿轮和刮片的间隙间还设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与第二弹簧片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片可以使第一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解除啮合后由于限位块和限位片的阻挡而在弹力作用下快速恢复原位,从而使刮片具有动能并撞击隔离壁两侧壁的泥块,进而达到更好的清理效果。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配合块内还设有贴合于配合块另一内侧壁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套设于连接杆表面,所述第二齿轮侧端啮合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中心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穿过连接架并沿伸至机架下表面。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下表面两侧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下方滑动配合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呈工字型结构并在两侧设有沿伸杆,所述沿伸杆末端与主喷头软连接,所述滑动架中部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驱动杆配合连接,驱动杆通过连接套使得滑动架左右摆动,并在沿伸杆的软连接下使得主喷头端部进行左右的摆动,使得主喷头喷射冲散泥块的范围增大。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本设计通过水泵在池中取水而后自动加压喷射冲散泥块,无需人工干预而节省人力,并且节约水资源,主喷头在工作过程中还可进行摆动,对漂浮于水面的泥块冲刷范围较大。
[0017]2.本设计中的刮板在对池壁进行泥块刮除的过程中,刮板会在第一弹簧片的推动下持续的紧贴池壁,使得刮板清理效果更持久,并在刮泥前后会通过侧喷头冲刷池壁,便于刮板刮泥。
[0018]3.本设计在机架转动的过程中滚轮会跟随转动,滚轮在清洗隔离壁上沿的同时会带动竖杆的转动,并使竖杆通过弹簧加压而拍击隔离壁的侧壁,从而对隔离壁侧壁进行高效的清理。
[0019]4、本系统通过与自动监测装置配合使用可在浮泥形成前或通过自动监测装置监测数据提前开启本系统,通过此方式可以防止浮泥的产生,而在浮泥产生后期又可通过本系统进行有效的清理。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机架隐藏斜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结构配合池体侧视放大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刮壁机构完全磨损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刮壁机构未磨损状态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清理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的配合块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带滑动架的机架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带滑动架的机架底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带滑动架且无清理机构的机架底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机架;2.水泵;3.抽水管;4.喷水管;5.主喷头;6.刮壁机构;610.基座;620.刮板;621.连接孔;630.侧喷头;640.深槽;650.圆杆;660.斜槽;670.第一弹簧片;7.清理机构;710.固定杆;720.连接架;730.滚轮;740.主配合槽;750.次配合槽;760.圆孔;770.连接杆;751.配合块;752.定位杆;753.第一弹簧;754.第一齿轮;755.限位块;756.第二弹簧片;757.竖杆;758.第一从动齿轮;7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智能消泡系统,包括围绕沉淀池中部轴旋转并且端部架设于沉淀池外壁上的机架以及架设于机架上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底部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穿过机架并伸入水中,所述水泵两侧连接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外围套设有主喷头,所述机架下方固定设有刮壁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智能消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壁机构包括基座、刮板、侧喷头,所述基座固定连接于机架下表面,所述基座前端开设有V型的深槽,所述深槽底部向上凸出形成圆杆,所述圆杆外围套设有绕其轴向转动的刮板,所述基座前端两侧设有斜槽,所述斜槽表面设有所述侧喷头,所述侧喷头与喷水管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智能消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后端设有贯穿其上下的连接孔,所述刮板通过连接孔转动连接于圆杆处,所述刮板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片,所述第一弹簧片另一侧固定连接于深槽槽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智能消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片呈V型片状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智能消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下方还设有与刮壁机构并行的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设于两池交接壁上,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固定杆、连接架、滚轮,所述固定杆设于连接架上表面并固定于机架下表面,所述连接架中部设有贯穿前后的主配合槽,所述连接架主配合槽两侧设有贯穿前后的次配合槽,所述主配合槽与次配合槽间隔壁上设有左右贯穿的圆孔,所述滚轮两侧凸起并分别向左右沿伸形成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圆孔转动配合于连接架内,所述连接杆端面贴合于次配合槽靠外壁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莉玲罗毅强万萍徐志华胡超王露露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洪城水业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