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结构支模施工平台及其实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581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高结构支模施工平台及其实施方法,一种超高结构支模施工平台,包括多个下部竖向结构,每个下部竖向结构上均设置有高空支座,高空支座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道贝雷组,第一道贝雷组上设置有第二道贝雷组,第二道贝雷组的顶面上设置有梁底施工平台,相邻的第二道贝雷组之间设置有支设于其上的转换平台,梁底施工平台上支设有梁底模板支架,转换平台上支设有板底模板支架,梁底模板支架和板底模板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梁板成形模,梁板成形模中成形有上部梁板。本超高结构支模施工平台利用梁底施工平台和转换平台在高空形成一个可靠的结构支模体系基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施工成本高、不利因素多、施工效率低等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结构支模施工平台及其实施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超高结构支模施工平台及其实施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及建筑结构形式的不断更新,各种超高结构在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物中不断涌现,尤其是超高、超跨、大面积厂房类项目,其支模体系的设计及施工是项目安全、经济、快速施工的重要保障。
[0003]现阶段超高、超跨、大面积、高空连廊等结构仍以传统的满堂支模架为主,但该类支模架体系存在较多不利因素。传统的满堂支模架常规施工工序为:(1)立杆搭设基础硬化处理:需对支模架基础进行人为的平整硬化且达到强度后,或铺设硬质材料等措施后方可搭设支模架,增加了施工成本;(2)搭设模板支架:当支模体系高度大于10米时,需要搭设大量架体,占用大量周转材料、人工投入大、搭拆工作效率低,搭设高度超高,立杆需多次连接,产生垂直度偏差大、侧向挠度大、立杆受力不均匀等安全隐患,后期整改难度大,且上述不利因素随着高度、跨度的增加愈发严重;(3)结构现浇,梁板结构均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模板支架:超跨结构常和预应力、后浇带等措施综合使用,导致梁、板支模架均需等到相关构件满足设计要求强度后才能拆除,严重制约了模板和支架材料的周转使用,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超高结构支模施工平台及其实施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施工成本高、不利因素多、施工效率低等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超高结构支模施工平台,包括多个下部竖向结构,每个所述下部竖向结构上均设置有高空支座,所述高空支座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道贝雷组,所述第一道贝雷组上设置有第二道贝雷组,所述第二道贝雷组的顶面上设置有梁底施工平台,相邻的所述第二道贝雷组之间设置有搭设于其上的转换平台,所述梁底施工平台上设置有梁底模板支架,所述转换平台上设置有板底模板支架,所述梁底模板支架和板底模板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梁板成形模,所述梁板成形模中成形有上部梁板。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空支座为自带的结构牛腿或增设于下部竖向结构上的支座。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梁底模板支架包括竖直设置于梁底施工平台上的梁底立杆、设置于相邻梁底立杆之间的梁底横杆、设置于每根梁底立杆顶部且用于支撑梁板成形模的梁底顶托。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梁底顶托的顶面上开设有梁底凹槽,所述梁底凹槽中设置有多个梁底托管,多个所述梁底托管外管面连成的支撑面与梁底顶托的顶面平齐。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板底模板支架包括竖直设置于转换平台上的板底立杆、设置于相邻板底立杆之间的板底横杆、用于连接多个同行的板底立杆的行剪刀撑、用于连接多个同列的板底立杆的列剪刀撑、设置于每根板底立杆顶部且用于支撑梁板成形模的板底顶托。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板底顶托的顶面上开设有板底凹槽,所述板底凹槽中设置有多个板底托管,多个所述板底托管外管面连成的支撑面与板底顶托的顶面平齐。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梁板成形模包括设置于梁底顶托和多个梁底托管上的梁下模板、竖直设置于梁下模板上的梁侧模板、设置于板底顶托和多个板底托管上的板下模板、竖直设置于板下模板上的板侧模板。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部梁板包括由梁下模板和梁侧模板构成的型腔成形出的梁混凝土、由板下模板和板侧模板构成的型腔成形出的板混凝土。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梁底立杆和板底立杆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相连的连接构造,所述连接构造包括平行设置于相邻的梁底立杆和板底立杆之间的连杆、设置于连杆之间的连接剪刀撑。
[0014]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超高结构支模施工平台的实施方法,所述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预先的设计,制作下部竖向结构,利用下部竖向结构自带的结构牛腿或在下部竖向结构上增设支座来形成高空支座;S2:以高空支座为支点,在高空支座上设置多个第一道贝雷组;S3:以第一道贝雷组为支点,在第一道贝雷组上间隔设置多个第二道贝雷组;S4:在第二道贝雷组的顶面上设置梁底施工平台,在相邻的第二道贝雷组之间设置转换平台,转换平台的两侧支设于第二道贝雷组上;S5:以梁底施工平台为梁支架基础,独立搭设梁底模板支架,同时,以转换平台为板支架基础,独立搭设板底模板支架;S6:在梁底模板支架的梁底立杆和板底模板支架的板底立杆之间设置连接构造;S7:在梁底模板支架和板底模板支架的顶部设置梁板成形模,在梁板成形模中浇筑混凝土以成形上部梁板;S8:当板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拆模条件后,先拆除连接构造,再拆除板底模板支架、板侧模板、板下模板、梁侧模板;S9:当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拆模条件后,先拆除梁底模板支架,再拆除梁下模板;S10:以转换平台作为施工平台,对上部梁板的下表面进行装饰施工;S11:依次拆除转换平台、梁底施工平台、第二道贝雷组、第一道贝雷组。
[001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梁底施工平台和转换平台在高空形成一个可靠的结构支模体系基础,解决了超高、超跨、大面积、高空连廊等结构施工需要搭设大量架体,占用大量周转材料、耗费大量人工的施工痛点;(2)以梁底施工平台为梁支架基础独立搭设梁底模板支架,以转换平台为板支架
基础独立搭设板底模板支架,实现高空搭设模板支架,大大减少梁底模板支架和板底模板支架的搭设高度、体量,节约大量周转材料和人工,消除超高结构的梁底立杆、板底立杆因多次连接,产生累计误差不平衡导致的附加安全风险,保证安全;(3)梁底施工平台和转换平台在高空形成一个可靠的结构支模体系基础,大大降低了梁底模板支架和板底模板支架的搭设高度,解决了超高模板支架带来的梁底立杆、板底立杆多次连接累计误差不同,进而造成部分梁底立杆、板底立杆承受过大侧向挠度,而容易出现安全风险的问题;(4)梁底施工平台和转换平台在高空形成一个可靠的结构支模体系基础,避免了梁底模板支架和板底模板支架必须在基础平整硬化且具有足够强度后,或铺设硬质材料等措施后方可搭设的弊端,解决了超高模板支架对基础要求高、处理繁琐的问题;(5)梁底施工平台和转换平台在高空形成一个可靠的结构支模体系基础,如果下部空间没有支模架体,则会有理想的操作空间,可以提前穿插地面施工工序,上部结构与下部地面结构、装饰同步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超高结构支模施工平台长跨方向的剖视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超高结构支模施工平台短跨方向的剖视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道贝雷组和加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加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转换平台、梁底模板支架、梁板成形模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板底模板支架长跨方向的剖视结构图;图7是图6中A处的放大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连接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0017]上述附图中:1、下部竖向结构;2、高空支座;3、第一道贝雷组;31、加固杆;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结构支模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下部竖向结构(1),每个所述下部竖向结构(1)上均设置有高空支座(2),所述高空支座(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道贝雷组(3),所述第一道贝雷组(3)上设置有第二道贝雷组(4),所述第二道贝雷组(4)的顶面上设置有梁底施工平台(41),相邻的所述第二道贝雷组(4)之间设置有搭设于其上的转换平台(5),所述梁底施工平台(41)上设置有梁底模板支架(6),所述转换平台(5)上设置有板底模板支架(7),所述梁底模板支架(6)和板底模板支架(7)的顶部设置有梁板成形模(9),所述梁板成形模(9)中成形有上部梁板(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结构支模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空支座(2)为自带的结构牛腿或增设于下部竖向结构(1)上的支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结构支模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模板支架(6)包括竖直设置于梁底施工平台(41)上的梁底立杆(61)、设置于相邻梁底立杆(61)之间的梁底横杆(62)、设置于每根梁底立杆(61)顶部且用于支撑梁板成形模(9)的梁底顶托(6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高结构支模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顶托(63)的顶面上开设有梁底凹槽(64),所述梁底凹槽(64)中设置有多个梁底托管(65),多个所述梁底托管(65)外管面连成的支撑面与梁底顶托(63)的顶面平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结构支模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底模板支架(7)包括竖直设置于转换平台(5)上的板底立杆(71)、设置于相邻板底立杆(71)之间的板底横杆(72)、用于连接多个同行的板底立杆(71)的行剪刀撑(73)、用于连接多个同列的板底立杆(71)的列剪刀撑(74)、设置于每根板底立杆(71)顶部且用于支撑梁板成形模(9)的板底顶托(7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高结构支模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底顶托(75)的顶面上开设有板底凹槽(76),所述板底凹槽(76)中设置有多个板底托管(77),多个所述板底托管(77)外管面连成的支撑面与板底顶托(75)的顶面平齐。7.根据权利要求4和6所述的一种超高结构支模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板成形模(9)包括设置于梁底顶托(63)和多个梁底托管(65)上的梁下模板(91)、竖直设置于梁下模板(91)上的梁侧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守忠林子军卢健亮傅肖羡马维纬叶帆董勇刚王剑南董晓锋林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