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串并激光焊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568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池串并激光焊接设备,适用将电池模组中的搭接于相邻电池之间的极柱处的连接片与该极柱焊接,包括机架、托盘输送线、夹具、机器人、顶升机构及激光焊接头。托盘输送线装配于机架并水平输送托盘及托盘所承托的电池模组,顶升机构装配于机架并位于托盘输送线的正下方;夹具装配于机架并位于托盘输送线的正上方,夹具还与顶升机构相对齐;顶升机构将托盘输送线所输送来的托盘连同该托盘所承载的电池模组一起向上顶起而使夹具与电池模组中的连接片相抵压;机器人位于机架的旁边,激光焊接头装配于机器人的末关节,激光焊接头在机器人的配合下将极柱与由夹具所抵压的连接片焊接;以实现电池模组中相邻电池的极柱串联或并联焊接的目的。柱串联或并联焊接的目的。柱串联或并联焊接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串并激光焊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串并激光焊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新能源的汽车中,离不开动力电池的使用,通过动力电池提供的电能去满足汽车的动力需求,以逐渐地替换靠汽油或柴油等去提供动力的方式。
[0003]其中,在动力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会涉及众多的工艺,而电池模组中的相邻电池之间的串并焊接就是众多工艺中的一种。具体地,对于相邻电池之间的串并焊接来说,会使用到连接片(例如铝连接片)将电池模组中相邻的电池之极柱进行串联或并联地搭接起来,然后再通过激光焊接机将连接片与电池的极柱进行焊接,实现电池模组中的相邻电池的串联或并联的目的。
[0004]而在电池串并焊接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将电池模组搬运到焊接工位,再借助激光焊接机进行焊接,故操作人员负担重和焊接效率低。
[0005]因此,亟需一种焊接效率高的电池串并激光焊接设备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效率高的电池串并激光焊接设备。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池串并激光焊接设备适用将电池模组中的搭接于相邻电池之间的极柱处的连接片与该极柱焊接,包括机架、托盘输送线、夹具、机器人、顶升机构及激光焊接头。所述托盘输送线装配于所述机架并水平输送托盘及托盘所承托的电池模组,所述顶升机构装配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托盘输送线的正下方,所述夹具装配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托盘输送线的正上方,所述夹具还沿所述机架的上下方向与所述顶升机构相对齐,所述顶升机构将所述托盘输送线所输送来的托盘连同该托盘所承载的电池模组一起向上顶起而使所述夹具与所述电池模组中的连接片相抵压;所述机器人位于所述机架的旁边,所述激光焊接头装配于所述机器人的末关节,所述激光焊接头在所述机器人的配合下将所述极柱与由所述夹具所抵压的连接片焊接。
[0008]较佳地,本专利技术的电池串并激光焊接设备还包括CCD拍照装置,所述CCD拍照装置装配于所述机器人的末关节并位于所述激光焊接头的侧旁。
[0009]较佳地,所述夹具包含夹具载板及多个沿所述机架的上下方向穿置于所述夹具载板中且呈阵列布置的保护气体导流嘴,所述保护气体导流嘴包含各呈上大下小的内锥套和外锥套,所述夹具载板与所述机架装配连接,所述外锥套装配于所述夹具载板,所述内锥套从上方并向下套装于所述外锥套中,所述外锥套向下凸出所述内锥套,所述内锥套与所述外锥套之间的间隙由上至下呈递减布置,所述内锥套与所述外锥套之间的间隙还呈上端封闭而下端敞开的布置,所述外锥套开设有与所述间隙之上端相连通的输入通道,所述顶升机构将所述托盘输送线所输送来的托盘连同该托盘所承载的电池模组一起向上顶起而使所述外锥套的下端部与所述连接片抵接。
[0010]较佳地,所述内锥套之下端的外侧壁开设有一外倒角结构,所述外锥套之内侧壁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匹配的内倒角结构。
[0011]较佳地,所述内锥套邻近外倒角结构的位置与所述外锥套邻近内倒角结构的位置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外倒角结构与所述内倒角结构之间的间隙。
[0012]较佳地,所述内锥套之上端的外侧壁向外延伸出一承托凸环台,所述外锥套之上端开设有匹配所述承托凸环台的环形腔,所述承托凸环台匹配地嵌入所述环形腔中。
[0013]较佳地,所述保护气体导流嘴还包含位于所述内锥套之侧旁的螺纹连接件,所述螺纹连接件沿所述夹具载板的上下方向呈螺纹连接地穿置于所述外锥套并从上方抵压所述承托凸环台。
[0014]较佳地,所述保护气体导流嘴还包含各位于所述内锥套之侧旁的连接限位件及弹性件,所述连接限位件沿所述夹具载板的上下方向穿置于所述外锥套与所述夹具载板,所述外锥套可沿所述夹具载板的上下方向于所述连接限位件上做限位的滑移,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外锥套的上方并套装于所述连接限位件,所述弹性件恒具有驱使所述外锥套连同所述内锥套一起滑移至使所述外锥套与所述夹具载板相抵接位置的趋势。
[0015]较佳地,本专利技术的电池串并激光焊接设备还包括除尘机,所述除尘机位于所述机器人的旁边,所述夹具载板的前侧和后侧各安装有与所述除尘机相连通的抽尘吸头,所有所述保护气体导流嘴位于所述夹具载板之前侧的抽尘吸头与所述夹具载板之后侧的抽尘吸头之间,所述抽尘吸头的吸风口位于所述内锥套的斜上方。
[0016]较佳地,所述顶升机构包含顶升板、顶升驱动器及导向组件,所述顶升板上装配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在所述顶升板上呈对角或矩阵布置,所述顶升驱动器安装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顶升板的下方,所述顶升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顶升板装配连接,所述导向组件装配于所述顶升板与所述机架两者上。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托盘输送线装配于机架并水平输送托盘及托盘所承托的电池模组,顶升机构装配于机架并位于托盘输送线的正下方,夹具装配于机架并位于托盘输送线的正上方,夹具还沿机架的上下方向与顶升机构相对齐;当由上一工序转移至托盘输送线上的托盘被托盘输送线输送至与顶升机构相对齐的位置时,此时,由顶升机构将托盘输送线所输送来的托盘连同该托盘所承载的电池模组一起向上顶起,从而使得夹具与电池模组中的连接片相抵压;紧接着,由激光焊接头在机器人的配合下将极柱与由夹具所抵压的连接片自动焊接;当焊接完成后,由顶升机构将托盘放置于托盘输送线上,由托盘输送线继续向前输送承载有焊接后的电池模组的托盘和承载有待焊接的电池模组的托盘,大大地提高焊接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串并激光焊接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串并激光焊接设备中的机架及其上的托盘输送线、顶升机构和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串并激光焊接设备中的顶升机构、托盘输送线、托盘和电池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图4在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串并激光焊接设备中的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图6所示的夹具在另一角度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串并激光焊接设备中的夹具之保护气体导流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图8所示的保护气体导流嘴被过其中心线的左右平面剖切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是图9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是图9所示的保护气体导流嘴与顶升板共同夹持连接片且显示出保护气体流动状态的状态示意图。
[0029]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串并激光焊接设备中的激光焊接头和CCD拍照装置安装于末关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0031]请参阅图1、图3及图11,本专利技术的电池串并激光焊接设备100适用将电池模组200中的搭接于相邻电池210之间的极柱211处的连接片220与该极柱2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串并激光焊接设备,适用将电池模组中的搭接于相邻电池之间的极柱处的连接片与该极柱焊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串并激光焊接设备包括机架、托盘输送线、夹具、机器人、顶升机构及激光焊接头,所述托盘输送线装配于所述机架并水平输送托盘及托盘所承托的电池模组,所述顶升机构装配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托盘输送线的正下方,所述夹具装配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托盘输送线的正上方,所述夹具还沿所述机架的上下方向与所述顶升机构相对齐,所述顶升机构将所述托盘输送线所输送来的托盘连同该托盘所承载的电池模组一起向上顶起而使所述夹具与所述电池模组中的连接片相抵压,所述机器人位于所述机架的旁边,所述激光焊接头装配于所述机器人的末关节,所述激光焊接头在所述机器人的配合下将所述极柱与由所述夹具所抵压的连接片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串并激光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CCD拍照装置,所述CCD拍照装置装配于所述机器人的末关节并位于所述激光焊接头的侧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串并激光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含夹具载板及多个沿所述机架的上下方向穿置于所述夹具载板中且呈阵列布置的保护气体导流嘴,所述保护气体导流嘴包含各呈上大下小的内锥套和外锥套,所述夹具载板与所述机架装配连接,所述外锥套装配于所述夹具载板,所述内锥套从上方并向下套装于所述外锥套中,所述外锥套向下凸出所述内锥套,所述内锥套与所述外锥套之间的间隙由上至下呈递减布置,所述内锥套与所述外锥套之间的间隙还呈上端封闭而下端敞开的布置,所述外锥套开设有与所述间隙之上端相连通的输入通道,所述顶升机构将所述托盘输送线所输送来的托盘连同该托盘所承载的电池模组一起向上顶起而使所述外锥套的下端部与所述连接片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串并激光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锥套之下端的外侧壁开设有一外倒角结构,所述外锥套之内侧壁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匹配的内倒角结构。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海肖黄杰曹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拓斯达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