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565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驱动机构,包括非动力转向架(1)和直线电机,所述非动力转向架(1)设置在轨道车辆的车体(4)上,所述直线电机包括直线电机定子(2)和直线电机动子(3),所述直线电机定子(2)沿着轨道(5)敷设,所述直线电机动子(3)设置在车体(4)上,所述直线电机动子(3)与所述直线电机定子(2)接触配合以驱动车体(4)沿轨道(5)行进。该轨道车辆驱动机构采用非动力转向架与直线电机相配合的驱动方式,能够有效减轻簧下质量,提高整车动力学性能,并且易于对现有的轨道线路进行改造,改造成本低,有效提升轨道车辆的运行速度。有效提升轨道车辆的运行速度。有效提升轨道车辆的运行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辆驱动机构


[0001]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
,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也广泛运用于中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目前已实现 400km/h等级动车组工程化运用,但400km/h向600km/h及以上速度等级发展困难,现有技术中的轨道车辆通常是采用动力转向架牵引电机和齿轮传动装置,车体重量由转向架承载,驱动行驶的动力机构、制动机构也都设置在转向架上,转向架

系簧下的结构难以实现轻量化,簧下重量难以有效减轻,影响了转向架运行性能,车轴力学性能要求和制造工艺要求随速度提升不断提高,转向架制造成本越来越高,并且随着轨道车辆运行速度提高,轮轨黏着系数降低,列车牵引力和制动力受轮轨黏着限制,列车速度提升困难,难以提高整车动力学性能。
[0003]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轨道车辆通常采用动力转向架牵引电机和齿轮传动装置,难以实现轻量化,簧下质量难减轻,难以提高整车动力学性能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驱动机构,该轨道车辆驱动机构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轨道车辆通常采用动力转向架牵引电机和齿轮传动装置,难以实现轻量化,簧下质量难减轻,难以提高整车动力学性能等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轨道车辆驱动机构,包括非动力转向架和直线电机,所述非动力转向架设置在轨道车辆的车体上,所述直线电机包括直线电机定子和直线电机动子,所述直线电机定子沿着轨道敷设,所述直线电机动子设置在车体上,所述直线电机动子与所述直线电机定子接触配合以驱动车体沿轨道行进。
[0007]优选地,所述直线电机动子通过柔性可调的悬吊机构连接在车体上。
[0008]优选地,所述悬吊机构采用气动机构控制。
[0009]优选地,所述直线电机动子在每节车体上沿着轨道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组。
[0010]优选地,所述轨道车辆的所有节车体均设置有所述非动力转向架,所述轨道车辆的所有节车体上均设置有所述直线电机动子。
[0011]优选地,所述直线电机通过再生制动或者/和非动力转向架上设置的制动装置制动。
[0012]本申请所提供的轨道车辆驱动机构,取消传统的转向架牵引电机和齿轮传动装置,采用直线电机的动机机构使得轨道车辆运行的动力由转动的黏着驱动变为电机直线驱动,提高了轨道车辆的爬坡能力,使得轨道车辆对地形的适应能力得到巨大提高,在车体上直接采用非动力转向架,驱动轨道车辆行进的动力机构独立在非动力转向架之外,非动力
转向架的结构简单,实施方便、成本低,非动力转向架上没有动力机构,能够实现转向架

系簧下结构的轻量化,有效减轻簧下重量,从而提高转向架运行性能,提高整车动力学性能,为进一步提速奠定了基础,能够简化转向架轮对装置结构和受力环境,降低车轴的力学性能要求和制造工艺要求,本申请中的非动力转向架仅用于承载车体的重量并使车体沿着轨道导向行进,不起到动力驱动的作用,驱动轨道车辆行进的直线电机的直线电机动子设置在车体上,易于实施的同时也便于维护,易于对现有的轨道线路进行改造,无需对传统轨道车辆的转向架进行复杂的升级改造,无需将动机机构增设在转向架上,只需在既有的轨道上敷设直线电机定子,然后在轨道车辆的车体上设置直线电机动子即可,易于实施改造,并且改造成本低。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优点在于:
[0014]本申请的轨道车辆驱动机构取消传统的转向架牵引电机和齿轮传动装置,实现转向架

系簧下结构的轻量化,有效减轻簧下重量,从而提高转向架运行性能,提高整车动力学性能;直线电机牵引避免了轮轨作用的牵引黏着限制,提高了列车牵引能力,为进一步提速奠定了基础;采用多种制动方式相结合,避免列车高速状态下的制动黏着限制,提高列车制动能力;易于对现有的轨道线路进行改造,改造成本低,在既有的轨道上敷设直线电机定子,然后在轨道车辆的车体上设置直线电机动子即可,成本大大低于新建磁浮线路,为发展更高速度等级的轨道交通运输系统提供可能。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申请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轨道车辆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标记如下:
[0018]非动力转向架1、直线电机定子2、直线电机动子3、车体4、轨道5、悬吊机构6。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驱动机构,该轨道车辆驱动机构采用非动力转向架与直线电机相配合的驱动方式,能够有效减轻簧下质量,提高整车动力学性能,并且易于对现有的轨道线路进行改造,改造成本低,有效提升轨道车辆的运行速度。
[0020]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轨道车辆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所提供的轨道车辆驱动机构,包括非动力转向架1和直线电机,非动力转向架1设置在轨道车辆的车体4上,直线电机包括直线电机定子2和直
线电机动子3,直线电机定子2沿着轨道 5敷设,直线电机动子3设置在车体4上,直线电机动子3与直线电机定子 2接触配合以驱动车体4沿轨道5行进。
[0023]上述结构中,轨道车辆驱动机构包括非动力转向架1和直线电机,非动力转向架1设置在轨道车辆的车体4上,具体的,整列轨道车辆的所有节车体4上均设置非动力转向架1,在靠近车体4沿着轨道方向的两端处分别设置一个非动力转向架1,非动力转向架1与轨道5相配合,对轨道车辆的行驶进行导向,使得轨道车辆稳定的沿着轨道5行进。
[0024]同时,直线电机包括直线电机定子2和直线电机动子3,直线电机定子 2沿着轨道5敷设,直线电机动子3设置在车体4上,直线电机动子3与直线电机定子2接触配合以驱动车体4沿轨道5行进,易于对现有的轨道线路进行改造,沿着现有轨道5敷设直线电机定子2即可,对现有的轨道车辆改造也方便简单,只需将直线电机动子3连接在车体4上即可,无需将动力机构再增加到本已复杂的转向架上,现有的轨道车辆可以直接沿用其现有的转向架。由于直线电机动子3是连接在车体4上,直线电机工作时产生的驱动力直接作用在车体4上,然后车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非动力转向架(1)和直线电机,所述非动力转向架(1)设置在轨道车辆的车体(4)上,所述直线电机包括直线电机定子(2)和直线电机动子(3),所述直线电机定子(2)沿着轨道(5)敷设,所述直线电机动子(3)设置在车体(4)上,所述直线电机动子(3)与所述直线电机定子(2)接触配合以驱动车体(4)沿轨道(5)行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电机动子(3)通过柔性可调的悬吊机构(6)连接在车体(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驱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波吴松峰李貌吴姝娟曾孝东王海玲林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