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能电池
,特别是制造室温二次锂电池的
在二次锂电池的阳极活性材料中,金属锂的理论比容量是3830mAh/g,因此以金属锂作为阳极活性材料的二次锂电池能量密度最高。但是金属锂阳极在充放电过程中出现枝晶生长,使电池内部短路,导致电池燃烧甚至爆炸。为了改善其安全性,在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锂铝、锂硅、锂铅、锂锡、锂镉等锂合金曾被用于取代金属锂作阳极活性材料,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枝晶生长问题,但这些合金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会逐渐粉化,即维度不稳定,造成合金微粒与集流体之间以及合金微粒之间的电接触变差,导致电池性能变坏甚至失效,如参考文献阿波拉罕姆,电化学通信,138卷,1233页,1993(K.M Abraham,Electrochemica.Acta.,Vol.138,1233(1993))中所叙述。在1980年,阿曼德提出二次锂电池可以采用“摇椅式”电池体系(后来又被称为“锂离子”电池),即阴阳极活性材料均采用嵌入化合物(intercalation compounds),这类化合物能够可逆的储存和交换锂离子,从而避免使用金属锂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纳米相金属材料为阳极活性材料的二次锂电池,包括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阴极,有机电解质溶液或固体电解质。阴极与阳极之间浸泡有机电解质溶液的隔膜或聚合物电解质隔开,封入电池壳内,从阳极和阴极各引一条导线与相互绝缘的电池壳两端相连,其特征在于:阳极活性材料为纳米相金属,其材料的颗粒尺寸为1nm-1000nm。阳极由纳米相金属材料与粘结剂混合形成的复合浆料均匀地涂敷在载体上制得薄膜,在100℃以上烘干后施加0.2-20MPa/cm↑[2]压力压紧,继续用传统方法烘干,按电池规格裁剪成所需形状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泓,陈立泉,黄学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