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ZnS微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495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ZnS微球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羧酸辅助液相制备ZnS微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锌盐水溶液;(2)向所述锌盐水溶液中加入有机羧酸,充分搅拌,得到透明混合液;(3)将硫源溶解于所述透明混合液中,得到反应前驱体溶液;(4)将所述反应前驱体溶液转移至反应装置,进行反应;(5)待反应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将产物离心清洗,即得到ZnS微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ZnS微球制备方法,通过在锌盐水溶液中加入有机羧酸,再与硫源反应,能够在反应初期,降低ZnS的形核率;在反应后期,促使构晶离子向晶核各个方向同步扩散,形成球形颗粒;该方法制备的ZnS微球分散性好、形貌规整且表面光滑,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ZnS微球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ZnS微球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羧酸辅助液相制备ZnS微球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硫化锌(ZnS)是一类典型的II

IV半导体材料,其无论是纤锌矿(α

ZnS)还是闪锌矿(β

ZnS)结构,均具有较大的带隙能(3.5

3.8eV),且由于毒性小、制备成本低等优势,ZnS材料在光催化、阴极射线、夜光材料、光/电致发光、平板显示、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备受关注。例如,ZnS:Cu蓝色荧光粉和ZnS:Mn绿色余晖材料早在上世纪就被用于商业照明,而ZnS:Ag,Cl蓝色和ZnS:Cu,Cl绿色荧光粉已被广泛应用于阴极射线管中;此外,ZnS优良的压电性能使其近年来在应力发光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而ZnS:Cu在外部电场作用下的变色行为也在近年来引起了电致变色领域学者们的兴趣。综上,ZnS是一类性能优异且功能种类丰富的光学材料基质。
[0003]对于光学材料而言,材料的颗粒形态、分散性、尺寸分布等特征很大程度影响其发光和显色性能。实际应用表明,材料的颗粒形貌规则与否,直接影响其光散射和光衰程度;而颗粒分散性好坏,关系到其吸收辐射能力乃至发光强度。值得一提的是,球形颗粒是高质量光学材料的理想形貌,分散性好且尺寸均匀的颗粒,在器件封装时可通过密堆形成致密且均匀的发光层,从而不仅利于提高荧光元器件的分辨率,而且有效降低光的散射,呈现最佳发光和显色状态。
[0004]目前制备球形颗粒的方法主要包括:模板法、均匀沉淀法、水热法、喷雾热解法等。然而,这些方法在合成ZnS球形颗粒时,存在操作复杂、反应时间冗长、反应条件苛刻、产物中模板难以去除、产物表面粗糙等缺点。此外,上述方法需要采用特定原料、在特定条件下才可实现ZnS球形颗粒的制备。因此,提供一种对原料要求宽泛、反应条件宽容度高、制备分散性好、形貌规整且表面光滑的ZnS球形颗粒的方法,对发光、电致变色等领域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羧酸辅助液相制备ZnS微球的方法,该制备方法原料选择范围广、反应条件宽泛,制得的ZnS微球纯度高、颗粒分散性好。
[0006]一种ZnS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配制锌盐水溶液;
[0008](2)向所述锌盐水溶液中加入有机羧酸,充分搅拌,得到透明混合液;
[0009](3)将硫源溶解于所述透明混合液中,得到反应前驱体溶液;
[0010](4)将所述反应前驱体溶液转移至反应装置,进行反应;
[0011](5)待反应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将产物离心清洗,即得到ZnS微球。
[0012]进一步地,步骤(1)中锌盐选自硫酸锌、氯化锌、硝酸锌、醋酸锌、柠檬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锌盐为水合醋酸锌。
[0013]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锌盐水溶液的浓度为0.001

1mmol/mL;优选地,所述锌盐水溶液的浓度为0.01

0.1mmol/mL。
[0014]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有机羧酸选自柠檬酸、醋酸、苹果酸、酒石酸、马来酸、琥珀酸、乙二胺四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羧酸与锌离子的摩尔比为0.5:1

200:1;优选地,所述有机羧酸与锌离子的摩尔比为1:1

100:1。
[0016]有机羧酸在反应中起到络合、吸附作用,用以调控ZnS的生成速度,并防止产物ZnS微球之间发生团聚;由于不同有机羧酸的分子结构不同,能够提供的络合位点(配体)数存在差异,导致实例应用中有机羧酸与锌离子的摩尔比不同。专利技术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对于柠檬酸、苹果酸等多元羧酸,有机羧酸与锌离子的摩尔比优选为2:1

10:1;对于醋酸等一元羧酸,有机羧酸与锌离子的摩尔比优选为50:1

100:1。
[0017]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硫源选自硫脲、硫化锂、硫化钠、硫化钾、硫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硫源为硫脲。
[0018]进一步地,所述硫源与锌离子的摩尔比为1:1

20:1;优选地,所述硫源与锌离子的摩尔比为1:1

3:1。
[0019]进一步地,所述反应为水热反应或微波反应;所述水热反应的加热温度为120

300℃,所述微波反应的终止反应液温度为50

120℃。
[0020]进一步地,所述水热反应的时间为1

96h,所述微波反应的时间为0.1

2h;优选地,所述水热反应的时间为3

24h,所述微波反应的时间为0.2

0.5h。
[0021]进行水热反应时,反应容器为水热反应釜,反应在烘箱中进行;
[0022]进行微波反应时,反应容器为烧瓶/烧杯,反应在微波反应器中进行。
[0023]进一步地,所述ZnS微球的粒径为0.1

20μm。
[0024]当反应体系中引入的适量有机羧酸时,引入的有机羧酸将与自由离子Zn
2+
发生络合作用;随着反应体系温度的升高,加入的硫源逐渐分解产生S2‑
,由于Zn
2+
与有机羧酸分子处于络合状态,会导致S2‑
与Zn
2+
的反应速度减慢,ZnS的形核率也随之降低;随着反应的进一步进行,ZnS晶核逐渐长大,S2‑
与Zn
2+
的不断结合导致羧酸分子被排出到晶核表面,并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保护层,从而使构晶离子向晶核各个方向的扩散速度趋于一致,最终促使形成球形颗粒。此外,羧酸分子在颗粒表面的吸附作用,可防止颗粒之间的团聚,从而得到单分散的球形颗粒。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本专利技术的ZnS微球制备方法,通过在锌盐水溶液中加入有机羧酸,再与硫源反应,使得在反应初期,利用有机羧酸与Zn
2+
形成络合物,降低ZnS的形核率;在反应后期,羧酸分子会被排出到晶核表面形成均匀的保护层,促使构晶离子向晶核各个方向同步扩散,形成球形颗粒;同时利用羧酸分子在颗粒表面的吸附作用,可防止颗粒之间的团聚,从而得到单分散的球形颗粒。本方法制备的ZnS微球分散性好、形貌规整且表面光滑,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0027]2、本专利技术ZnS微球制备方法对于原料锌源、硫源以及有机羧酸的选择范围广、反应条件宽泛、适用于多种反应方式且操作简单,能够很好地适应现有的ZnS微球制造体系,具有良好的生产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ZnS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锌盐水溶液;(2)向所述锌盐水溶液中加入有机羧酸,充分搅拌,得到透明混合液;(3)将硫源溶解于所述透明混合液中,得到反应前驱体溶液;(4)将所述反应前驱体溶液转移至反应装置,进行反应;(5)待反应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将产物离心清洗,即得到ZnS微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nS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锌盐选自硫酸锌、氯化锌、硝酸锌、醋酸锌、柠檬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nS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锌盐水溶液的浓度为0.001

1mmol/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nS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有机羧酸选自柠檬酸、醋酸、苹果酸、酒石酸、马来酸、琥珀酸、乙二胺四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nS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羧酸与锌离子的摩尔比为0.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浩曾西平叶晃青国星凌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