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分闸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4171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8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双电源合分闸机构。该合分闸机构包括:转盘,能够绕第一轴在第一电源合闸位置与第二电源合闸位置之间旋转;第一储能组件,当转盘处于第一电源合闸位置与双分位置之间时,第一储能组件与转盘连接并能随着转盘的转动而旋转;当转盘处于双分位置与第二电源合闸位置之间时,第一储能组件与转盘脱离连接;第二储能组件,当转盘处于双分位置与第二电源合闸位置之间时,第二储能组件与转盘连接并能随着转盘的转动而旋转;当转盘处于双分位置与第一电源合闸位置之间时,第二储能组件与转盘脱离连接;第一挡件,当转盘与第一储能组件脱离连接时固定第一储能组件;以及第二挡件,当转盘与第二储能组件脱离连接时固定第二储能组件。在此提出的合分闸机构制造成本较低,同时合分闸的速度快。同时合分闸的速度快。同时合分闸的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分闸机构


[0001]本技术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自动转换开关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合分闸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自动转换开关常用于双电源转换。目前使用的单轴自动转换开关虽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是其联锁结构过于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同时,由于在转换过程中需要同时操作两个合闸机构的弹性元件,导致切换的速度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合分闸机构,其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联锁结构,制造成本较低,同时在转换过程中仅操作两个合闸机构之一的弹性元件,提高了合分闸的速度,从而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以及其他潜在问题。
[0004]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合分闸机构。该合分闸机构包括:转盘,耦接至第一轴,并且能够绕第一轴在第一电源合闸位置与第二电源合闸位置之间旋转,第一电源合闸位置与第二电源合闸位置之间具有双分位置;第一储能组件,耦接至第二轴,当转盘处于第一电源合闸位置与双分位置之间时,第一储能组件与转盘连接,并且能够随着转盘的转动而绕第二轴旋转;当转盘处于双分位置与第二电源合闸位置之间时,第一储能组件与转盘脱离连接;第二储能组件,耦接至第三轴,当转盘处于双分位置与第二电源合闸位置之间时,第二储能组件与转盘连接,并且能够随着转盘的转动而绕第三轴旋转;当转盘处于双分位置与第一电源合闸位置之间时,第二储能组件与转盘脱离连接;第一挡件,设置于转盘外部,被配置为当转盘与第一储能组件脱离连接时固定第一储能组件;以及第二挡件,设置于转盘外部,被配置为当转盘与第二储能组件脱离连接时固定第二储能组件。
[0005]通过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联锁结构,制造成本较低,同时在转换过程中仅操作两个合闸机构之一的弹性元件,提高了合分闸的速度。
[0006]根据一个实施例,当合分闸机构处于第一合闸状态时,第一储能组件将合分闸机构固定在第一电源合闸位置;以及当合分闸机构处于第二合闸状态时,第二储能组件将合分闸机构固定在第二电源合闸位置。通过上述实施例,利用储能组件与转盘之间的配合来将将合分闸机构固定在合第二电源合闸位置,结构简单。
[0007]根据一个实施例,转盘包括设置在转盘的第一侧上的第一凸起和设置在转盘的第二侧上的第二凸起;第一储能组件包括第一槽和设置在第一槽内的第一弹性元件,当转盘处于第一电源合闸位置与双分位置之间时,第一凸起与第一弹性元件接触,并且能够在第一槽内移动;以及第二储能组件包括第二槽和设置在第二槽内的第二弹性元件,当转盘处于双分位置与第二电源合闸位置之间时,第二凸起与第二弹性元件接触,并且能够在第二槽内移动。通过上述实施例,利用凸起与弹性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来实现合分闸,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0008]根据一个实施例,当合分闸机构处于第一合闸状态时,第一弹性元件抵靠第一凸起以将转盘固定在第一电源合闸位置;当合分闸机构处于第二合闸状态时,第二弹性元件抵靠第二凸起以将转盘固定在第二电源合闸位置。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用简单的结构实现可靠的合分闸状态。
[0009]根据一个实施例,转盘还包括设置在第一侧上的第一凸缘和设置在第二侧上的第二凸缘,第一储能组件还包括第一挡边和第一斜边,第二储能组件还包括第二挡边和第二斜边,其中,当转盘与第一储能组件脱离连接时,第一挡边与第一凸缘接触以阻止第一储能组件沿第一方向旋转,第一斜边与第一挡件接触以阻止第一储能组件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当转盘与第二储能组件脱离连接时,第二挡边与第二凸缘接触以阻止第二储能组件沿第二方向旋转,第二斜边与第二挡件接触以阻止第二储能组件沿第一方向旋转。通过上述实施例,当不需要进行合分闸操作时,储能组件被固定在固定位置,确保了合分闸过程的可靠性。
[0010]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包括弹簧。通过上述实施例,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储能组件的储能和释能。
[0011]根据一个实施例,合分闸机构还包括适于被转盘驱动的驱动盘,驱动盘上设置有用于合分闸的机构。通过上述实施例,实现了对合分闸操作机构的控制。
[0012]根据一个实施例,驱动盘和转盘之间设置空行程。通过上述实施例,实现了无关人力操作的合分闸。
[0013]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同轴设置。通过上述实施例,分闸过程与合闸过程可以无缝衔接,提高了合分闸的速度。
[0014]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储能组件和第二储能组件的结构相同。通过上述实施例,降低了储能组件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15]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将以示例以及非限制性的方式对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
[0016]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合分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储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储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合分闸机构处于第一合闸状态时的示意图;
[0021]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合分闸机构经过第一合闸死点时的示意图;
[0022]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合分闸机构经过第二合闸死点时的示意图;以及
[0023]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合分闸机构处于第二合闸状态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现在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原理进行说明。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描述仅仅为了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进一步实现本公开,而并不意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应当注意的是,在可行情况下可以在图中使用类似或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类似或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类似或相同的功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地认识到,从下面的描述中,本文中所说明的结构和方法的替代实施例可以被采用而不脱离通过本文描述的本技术的原理。
[0025]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4详细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合分闸机构的结构。首先参考图1,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合分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如图1所示,总体上,在此描述的合分闸机构100包括转盘101、第一储能元件102、第二储能元件103、第一挡件104和第二挡件105。
[0027]转盘101耦接至第一轴,可在手动操作机构或者电动操作机构的作用下绕第一轴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该角度范围的两个端点对应于第一电源合闸位置与第二电源合闸位置,该角度范围内的某个点对应于双分位置,在双分位置处,合分闸机构与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均处于未连接状态。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角度范围例如可以是垂直方向的

15
°
与+15
°
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角度范围例如可以是其他值,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分闸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分闸机构(100)包括:转盘(101),耦接至第一轴,并且能够绕所述第一轴在第一电源合闸位置与第二电源合闸位置之间旋转,所述第一电源合闸位置与所述第二电源合闸位置之间具有双分位置;第一储能组件(102),耦接至第二轴,当所述转盘(101)处于所述第一电源合闸位置与所述双分位置之间时,所述第一储能组件(102)与所述转盘(101)连接,并且能够随着所述转盘(101)的转动而绕所述第二轴旋转;当所述转盘(101)处于所述双分位置与所述第二电源合闸位置之间时,所述第一储能组件(102)与所述转盘(101)脱离连接;第二储能组件(103),耦接至第三轴,当所述转盘(101)处于所述双分位置与所述第二电源合闸位置之间时,所述第二储能组件(103)与所述转盘(101)连接,并且能够随着所述转盘(101)的转动而绕所述第三轴旋转;当所述转盘(101)处于所述双分位置与所述第一电源合闸位置之间时,所述第二储能组件(103)与所述转盘(101)脱离连接;第一挡件(104),设置于所述转盘(101)外部,被配置为当所述转盘(101)与所述第一储能组件(102)脱离连接时固定所述第一储能组件(102);以及第二挡件(105),设置于所述转盘(101)外部,被配置为当所述转盘(101)与所述第二储能组件(103)脱离连接时固定所述第二储能组件(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分闸机构(100),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合分闸机构(100)处于第一合闸状态时,所述第一储能组件(102)将所述合分闸机构(100)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源合闸位置;以及当所述合分闸机构(100)处于第二合闸状态时,所述第二储能组件(103)将所述合分闸机构(100)固定在所述第二电源合闸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分闸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01)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101)的第一侧上的第一凸起(106)和设置在所述转盘(101)的第二侧上的第二凸起(107);所述第一储能组件(102)包括第一槽(108)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槽(108)内的第一弹性元件(109),当所述转盘(101)处于所述第一电源合闸位置与所述双分位置之间时,所述第一凸起(106)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09)接触,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一槽(108)内移动;以及所述第二储能组件(103)包括第二槽(110)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槽(110)内的第二弹性元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刘振忠
申请(专利权)人: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