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液的精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3790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锂二次电池电解液的精制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入脱酸剂除酸,脱酸剂为铝、镁、硅、钙、钡的氧化物以及它们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或混合物。脱酸剂加入量为电解液重量的0.5-20%,脱酸温度10-50℃,时间5-60分钟。在电解液中加入脱水剂除水,脱水剂为活性炭、锂化分子筛、活性氧化铝、硅胶、硫酸钙,脱水剂的加入量为电解液重量的5-30%,脱水温度10-50℃,时间为30分钟至24小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电解液的脱酸、脱水处理,降低了电解液中水份和酸的含量,使电解液中酸含量降至30ppm以下,水份含量降至20ppm以下,提高了电解液产品的质量和合格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
,具体地说是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液的除杂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锂二次电池由于工作电压高(3.6V),体积小,质量轻,无记忆效应,无污染,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在移动电话、摄像机、笔记本电脑、便携式电器上获得广泛应用。锂离子所用材料主要有外壳、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其中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解液为非水溶液,溶剂为链状碳酸酯(如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甲基乙酸酯、乙基乙酸酯)和环状碳酸脂(乙烯碳酸酯、丙烯碳酸酯),溶质为六氟磷酸锂、高氯酸锂、四氟硼酸锂等。以及为改善电池性能而添加的添加剂。非水溶液对游离酸、水份含量要求较高,由于锂离子电池的电压高达3-4V,而水的分解电压是1.23V,若电解液中含有高的水份,在高电压充放电下分解,会造成电池性能劣化。而电解液中游离酸过高,如氢氟酸会与锂离子形成氟化锂,在充放电过程,负极界面形成阻隔,导致电池内阻增大,也影响负极材料锂离子正常嵌入和脱嵌,影响电池的性能。因此电解液中的游离酸要求在100ppm以下,最好达到50ppm以下,水份含量要求在30ppm以下,最好达到15ppm以下。在生产过程,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液的精制方法,加入脱酸剂除酸,加入脱水剂除水,其特征在于:1.1 在电解液中加入不溶于电解液又能与游离酸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物或者挥发物的脱酸剂;1.2 在电解液中加入不溶于电解液又能吸附水的脱水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锐孙新华赵庆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