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粘性高分子电解质的锂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3301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自粘性高分子电解质的锂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聚丙烯腈的溶液灌注进入电池的极板和隔离膜,然后再灌入有机溶剂使原来呈现胶状的聚丙烯腈溶液产生相分离而得以使极板以及隔离膜粘合在一起而得到锂电池。(*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充电式锂电池,特别是。近年来,可充电式二次电池自推出以后,由于其性能受到便携式电子产品制造业的肯定,为此,该电池的应用产品规格与数量均快速增加,加上电子、信息与通讯业等的产品均朝向更轻薄、短小的实用设计方面迈进,各项电子产品所需求的电源——二次电池的特性与功能已成为产品竞争优势的决定性重要因素。一般充电式电池的正/负极极板的涂布与组装方式是将正/负极活性物质与高分子粘接剂、助导剂等混合后成为正/负极材料,再以涂布机涂布于集电板上,其涂布模式如附图说明图1及图2所示。图1为单一材料的间断涂布方式,图2则为单一材料的连续涂布方式,涂布完成后的正/负极极板10a、10b经碾压、分条后,由高分子隔离膜将其隔开,再进行圆形卷绕与椭圆型电极卷绕之后,在经过放入圆形或方形金属外壳21内等的其他后序动作后,再灌入液态电解液,即完成了圆形与方形电池的制作。由于目前对电子产品要求为轻薄短小,因此可充电式二次电池的设计即对电池重量、能量密度与空间利用上的要求比以往更为苛刻。以二次电池的发展来说,早期二次电池的构造为圆形构造,如图3所示,将上述正极极板/高分子隔离膜/负极极板进行圆形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自粘性高分子电解质锂电池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将聚丙烯腈溶解于一溶液; 将上述溶液灌注进入电池的极板和隔离膜中; 再灌入一有机溶剂,使原来呈胶状的聚丙烯腈溶液产生相分离,而得到该极板和该隔离膜相粘合的锂电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益松吴盛丰杨长荣陈鉴昌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