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户行为数据和页面数据的跟踪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3582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户行为数据和页面数据的跟踪方法,用户使用APP应用时,获取APP应用对应的设备和应用数据;在浏览操作时,会记录用户操作对应页面和行为数据;客户端数据进行本机存储后,以指定间隔时间提交到应用业务服务端,所述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客户端数据;S2.收集行为数据;S3.绑定用户帐号;S4.提交行为数据;S5.存储行为数据;S6.数据结果分析;S7.规画用户特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应用数据和行为数据发送给同一管理服务器,并整合用户在APP应用的所有数据,完整地监测用户行为,对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得到APP的运营指标,并提炼出用户画像。并提炼出用户画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户行为数据和页面数据的跟踪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数据
,尤其涉及一种用户行为数据和页面数据的跟踪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移动应用(APP)的发展,用户对个性化内容的获得以及时间效率显得尤为突出,从而提出了对APP的使用情况跟踪的需求,对用户行为的跟踪和管理越来重要,现有运营部门主要采用以下手段对用户行为进行跟踪:
[0003]1)主要采用用户帐号注册、登录功能,对用户行为的跟踪不全面,效率低下,内容缺失;
[0004]2)现有用户行为数据简单,缺乏准确、全面的信息;用户使用情况难以收集,无法为个性化信息、用户服务提供有效支撑。
[0005]3)现有数据只记录了登录场景,没有平台使用情况、用户兴趣、用户关注、使用设置跟踪数据。
[0006]当前用户行为管理存在如下缺陷:
[0007]1.当前用户行为管理只局限在用户登录以后的主动动作,无法跟踪用户浏览轨迹、数据无法进行综合归一化,难以满足信息个性化推送及用户服务效率的运营管理需求;
[0008]2.无法提升用户的体验、使用效率及拓展。
[0009]为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种用户行为数据和页面数据的跟踪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户行为数据和页面数据的跟踪方法。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2]一种用户行为数据和页面数据的跟踪方法,用户使用APP应用时,获取APP应用对应的设备和应用数据,在浏览操作时,会记录用户操作对应页面和行为数据,客户端数据进行本机存储后,以指定间隔时间提交到应用业务服务端,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收集客户端数据:在应用第一次创建的生命周期函数为每一台客户端设置分配一个UUID,然后创建一个本地缓存记录保存UUID和当前设备型号、系统、厂商品牌等资料;
[0014]S2.收集行为数据:当用户打开新页面时,监听页面加载生命周期函数记录把页面标识、路由标识、当前时间等信息记录在当前页面的变量暂存,通过用户点击事件或数据请求记录行为动作,在页面销毁前的生命周期函数将当前页面暂存的页面信息和行为动作添加到S1创建的本地缓存记录;
[0015]S3.绑定用户帐号:当客户端没有登录账户状态,服务器通过客户端分配的UUID进行分析用户行为;当访问者在客户端登录或注册时,会把当前客户端分配的UUID提交到服
务器,若该用户已绑定UUID,且绑定的UUID与客户端提交的UUID不符时,则更新用户绑定的UUID并且将两组UUID记录的数据合并,若未绑定UUID则直接绑定客户端提交的UUID;
[0016]S4.提交行为数据:监听应用销毁前生命周期函数,客户端在应用销毁前把本地缓存的用户行为数据以JSON格式向服务端提交,提交成功后,本地数据清空,重新进行收集;
[0017]S5.存储行为数据:服务端解析JSON数据,将客户端提交的数据组织成数据库DDL语言,把用户行为数据存储于数据库中,以实现持久化;
[0018]S6.数据结果分析:根据用户设备、页面标识、行为动作、停留时长统计在线时长、跳出率、转化率、热点信息,监测平台热度;
[0019]S7.规画用户特征:根据用户行为轨迹,归化用户兴趣、关注,规画行为特征、用户画像。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1的客户端数据收集包括如下:
[0021]设备唯一标识:UUID,由服务端维护;
[0022]设备资料:设备型号,操作系统,厂商品牌,系统版本;
[0023]位置信息:当前位置地址,地理数据;
[0024]资料缓存:数据在本机客户端持久缓存。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2的行为数据收集包括如下:
[0026]页面标识:由模块和信息id组成;
[0027]路由标识:各个页面的生命周期及前后页面;
[0028]行为动作:包括浏览、点击、分享、点赞、进入时间、离开时间、加购物车、下单、支付、评价;
[0029]停留时长:计算离开时间与进入时间的差,单位为秒数;
[0030]行为参数:包括行为动作持续的数量;
[003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3的绑定用户帐号包括用户登录以后的数据处理,主要是把用户帐号与UUID进行绑定并持久化。
[003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4的提交行为数据包括行为数据格式化,设定时间间隔把数据发送给应用管理服务器。
[003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5的储存行为数据包括行为数据解析标准化,应用管理业务逻辑,数据库DDL操作策略。
[003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6的数据结果分析包括按页面、路由、时间统计APP的运营数据,包括日活用户、在线时间、跳出率、转化率等,并可以自由查询。
[003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7的规画用户特征包括页面标识对应的兴趣关键词,地理位置信息,使用轨迹。
[003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获取APP应用对应的设备和应用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接口获取客户端设备信息;
[0037]记录用户操作对应页面和行为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数据整合成JSON格式字符串,多个数据合并成数组格式,并立即储存在本地缓存里;
[0038]以指定间隔时间提交到应用业务服务端,所述方法还包括:以指定时间间隔向服务端发送本地数据,保存成功后清空本地数据,继续收集用户行为数据。
[003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40]1.能够建立APP从打开到关闭的全部轨迹,实现用户行为的全面跟踪,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有效利用,提升用户分析效能,进而提升用户服务体验;
[0041]2.系统将平台内容分类、用户行为动作以及页面路由结合起来,同时和关键词智能分析手段相结合,建立起一套准确、方便、快捷的智能推送方法,建立针对用户行为收集、存储、分析、管理、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43]实施例
[0044]一种用户行为数据和页面数据的跟踪方法,用户使用APP应用时,获取APP应用对应的设备和应用数据,在浏览操作时,会记录用户操作对应页面和行为数据,客户端数据进行本机存储后,以指定间隔时间提交到应用业务服务端,包括以下步骤:
[0045]S1.收集客户端数据:在应用第一次创建的生命周期函数为每一台客户端设置分配一个UUID,然后创建一个本地缓存记录保存UUID和当前设备型号、系统、厂商品牌等资料;
[0046]所述步骤S1的客户端数据收集包括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户行为数据和页面数据的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使用APP应用时,获取APP应用对应的设备和应用数据,在浏览操作时,会记录用户操作对应页面和行为数据,客户端数据进行本机存储后,以指定间隔时间提交到应用业务服务端,所述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客户端数据:在应用第一次创建的生命周期函数为每一台客户端设置分配一个UUID,然后创建一个本地缓存记录保存UUID和当前设备型号、系统、厂商品牌资料;S2.收集行为数据:当用户打开新页面时,监听页面加载生命周期函数记录把页面标识、路由标识、当前时间信息记录在当前页面的变量暂存,通过用户点击事件或数据请求记录行为动作,在页面销毁前的生命周期函数将当前页面暂存的页面信息和行为动作添加到S1创建的本地缓存记录;S3.绑定用户帐号:当客户端没有登录账户状态,服务器通过客户端分配的UUID进行分析用户行为;当访问者在客户端登录或注册时,会把当前客户端分配的UUID提交到服务器,若该用户已绑定UUID,且绑定的UUID与客户端提交的UUID不符时,则更新用户绑定的UUID并且将两组UUID记录的数据合并,若未绑定UUID则直接绑定客户端提交的UUID;S4.提交行为数据:监听应用销毁前生命周期函数,客户端在应用销毁前把本地缓存的用户行为数据以JSON格式向服务端提交,提交成功后,本地数据清空,重新进行收集;S5.存储行为数据:服务端解析JSON数据,将客户端提交的数据组织成数据库DDL语言,把用户行为数据存储于数据库中,以实现持久化;S6.数据结果分析:根据用户设备、页面标识、行为动作、停留时长统计在线时长、跳出率、转化率、热点信息,监测平台热度;S7.规画用户特征:根据用户行为轨迹,归化用户兴趣、关注,规画行为特征、用户画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户行为数据和页面数据的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客户端数据收集包括如下:设备唯一标识:UUID,由服务端维护;设备资料:设备型号,操作系统,厂商品牌,系统版本;位置信息:当前位置地址,地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文
申请(专利权)人:蜂蜜家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