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管悬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343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29
本申请公开一种尾管悬挂器,用于连接上层管柱与尾管管柱,其包括悬挂部和定位部,所述悬挂部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承载环,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三套管,所述悬挂部坐挂于所述定位部,其中: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套管内,与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尾管管柱连接;所述承载环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管外部,所述承载环沿轴向方向开有通流槽;所述第三套管与所述上层管柱连接,所述承载环坐挂于所述第三套管内。通过各结构的彼此连接,将尾管管柱与上层管柱连接,并且通过在承载环上开设通流槽构件钻井液和水泥的流通通道,结构简单精致,连接紧凑可靠,适用于施工难度小的固井工程,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技术的缺陷。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管悬挂器


[0001]本技术涉及固井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尾管悬挂器。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加固井壁,保证继续钻进,向井内下入套管,并向井眼和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注入水泥的施工作业称为固井,工艺过程包括下套管和注水泥。尾管悬挂器是悬挂在上层管柱的井下工具,是套管附件之一,通过尾管悬挂器实现尾管固井,减少深井一次下井的套管重量,改善下套管时钻机提升系统负荷,降低注入水泥浆流动阻力,有利于安全施工;通过尾管回接,可以解决因上层套管磨损而影响钻井作业的问题;使用尾管悬挂固井技术,还可减少套管用量,节约钻井成本。
[0003]目前常见的尾管悬挂器多为卡瓦式尾管悬挂器等,其结构复杂,安装要求高,造价成本高,不适用于施工难度小、施工要求低的固井工程。另外,在继续钻进的过程中,再次进行固井工程时,钻井液和水泥浆料需要流通通道以封堵尾管管柱与下部井眼之间的环形空间,由此需要设置配合组成过流通道的额外结构,例如通过设置多个长度和直径不同的短接套管套接,使得多个短接套管之间形成的间隙组成钻井液和水泥浆料的过流通道,结构冗杂,导致了安装不便、设备成本高等问题。
[0004]因此,急需一种适用于施工难度小的固井工程,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尾管悬挂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阐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尾管悬挂器,其用于连接上层管柱与尾管管柱,包括用于悬挂尾管管柱的悬挂部,和与上层管柱连接的定位部,悬挂部能够坐挂在定位部,且形成能够供钻井液和水泥流通的通道,不必依靠其它结构构建通道。本申请能够牢固地将尾管与上层管柱连接在一起,整体连接结构简单可靠,没有多余结构,用料少,成本低,适用于施工难度小的固井工程。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0007]本申请提出一种尾管悬挂器,用于连接上层管柱与尾管管柱,其包括悬挂部和定位部,所述悬挂部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承载环,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三套管,所述悬挂部坐挂于所述定位部,其中: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套管内,与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尾管管柱连接;所述承载环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管外部,所述承载环沿轴向方向开有通流槽;所述第三套管与所述上层管柱连接,所述承载环坐挂于所述第三套管内。
[0008]为了便于理解,对本申请所提出的一种尾管悬挂器进行举例说明:
[0009]当井眼钻出后,在上层管柱设计悬挂的位置预先下入定位部,将第三套管置于上层管柱内,进行第一次固井工程,在井眼和上层管柱之间的环形空间内注入水泥;第一次固井工程结束后,钻除上层管柱内的固井附件,如大小胶塞等附件,继续钻出下部井眼;之后
将悬挂部中的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承载环彼此连接,并使得第一套管与送入工具连接,送入工具与钻柱连接,第二套管与尾管管柱连接,将悬挂部与固井工程的其它部件连接好后,沿上层管柱送入井中,在下入过程中,悬挂部在设计悬挂的位置坐挂于定位部,即承载环坐挂于第三套管内,由此,上层管柱与尾管管柱通过悬挂器连接在一起;随后由送入工具注入钻井液进行洗井,具体的,钻井液依次经过送入工具、第一套管、尾管管柱、尾管管柱与下部井眼之间的环形空间、承载环的通流槽、送入工具与上层管柱之间的环形空间,由此钻井液能够洗出钻下部井眼时产生的杂土等杂质,并将杂质携带到地面,以维持钻井、固井操作正常进行;洗井结束后,将第一套管正转倒扣完成丢手动作,并试提送入工具,确定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分离,然后将送入工具下放,使第一套管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随后注入水泥进行第二次固井工程,使得水泥能够充满尾管管柱与下部井眼之间的环形空间;在第二次固井工程的水泥注入时,留在井中的洗井液部分受压被挤出,随后排出仍残留在井内的洗井液,上提钻柱,将第一套管提出第二套管,第二套管、承载环和第三套管留在井中继续悬挂尾管管柱,随后进行大排量洗井,并起出钻柱;最后下入钻赛管柱,钻除尾管管柱内的固井附件;若需要更深的井,则继续向下钻出更深的井眼,循环上述过程。
[0010]由上,本申请通过第一套管、第二套管、承载环和第三套管的彼此连接,将尾管管柱与上层管柱连接,并且通过在承载环上开设通流槽构件钻井液和水泥的流通通道,结构简单精致,连接紧凑可靠,适用于施工难度小的固井工程,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0011]进一步的,所述通流槽设有多个,沿所述承载环的周向均匀排布。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套管外壁设有第一抵接部,所述承载环设有与所述第一抵接部对应抵接的第一限位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套管设有第一外壁和第二外壁,所述第一外壁位于所述第二套管的端部,所述承载环套设于所述第一外壁,所述第二外壁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外壁,所述第一外壁与所述第二外壁之间的过渡台阶为所述第一抵接部。
[0014]进一步的,所述承载环外壁设有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三套管设有与所述第二抵接部对应抵接的第二限位部。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抵接部为倒角结构。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之间设有密封件。
[0017]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的轴向方向排布。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管设有密封槽,多个所述密封件一一对应的设于所述密封槽内。
[0019]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卡环。
[0020]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0021]1.本申请通过第一套管、第二套管、承载环和第三套管的彼此连接,将尾管管柱与上层管柱连接,并且通过在承载环上开设通流槽构件钻井液和水泥的流通通道,结构简单精致,连接紧凑可靠,适用于施工难度小的固井工程,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0022]2.承载环具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坐挂于第三套管内,承受尾管管柱的悬挂重量,第二个作用是为钻井液和水泥提供流通通道,使结构简单精致,避免出现多余结构,减少安装步骤,节约材料成本;
[0023]3.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之间的密封性对于第一套管的正转、上提、起出等动作尤为重要,因此设置多个密封件,且将多个密封件沿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轴向方向排布,加大密封区域,能够进一步的保证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之间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的悬挂部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3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的定位部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0028]1.悬挂部;11.第一套管;111.密封槽;12.第二套管;121.第一抵接部;122.第一外壁;123.第二外壁;13.承载环;131.通流槽;132.第一限位部;133.第二抵接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管悬挂器,用于连接上层管柱与尾管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悬挂器包括悬挂部和定位部,所述悬挂部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承载环,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三套管,所述悬挂部坐挂于所述定位部,其中: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套管内,与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尾管管柱连接;所述承载环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管外部,所述承载环沿轴向方向开有通流槽;所述第三套管与所述上层管柱连接,所述承载环坐挂于所述第三套管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管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流槽设有多个,沿所述承载环的周向均匀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管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外壁设有第一抵接部,所述承载环设有与所述第一抵接部对应抵接的第一限位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尾管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设有第一外壁和第二外壁,所述第一外壁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崇磊李雷祥苗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众凯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