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PEN多层膜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2947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PEN多层膜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先多次逐层流延或分层流延、多层共轧,再低温共烧制得阳极/电解质双层膜,然后制备阴极层,得到PEN多层膜;该多层膜中NiO+DCO多孔阳极层厚度为0.5-1mm,NiO含量或晶粒度沿厚度方向呈梯度分布:重量含量由70-80%变化至50-60%,晶粒度由5-8μm变化至1-3μm;DCO电解质层厚度20-150μm,相对密度高于96%;LaCoO#-[3]多孔阴极层厚度30-50μm;本发明专利技术制造方法工序少、工艺可放大,工艺成本低,有良好产业化前景;所制得的PEN多层膜整体强度较高,在制造过程中和电池运行时形状、尺寸稳定、可靠;在450-800℃中等温度下具有良好的电池性能,电池的连接、密封材料和燃料气可选范围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料电池的制造方法
,特别是涉及平板状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核心部件阳极/电解质/阴极(PEN)多层膜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与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据《固态离子学》杂志(Solid State Ionics,Vol.70/71,101-108,1994)报道,传统的SOFC采用Y2O3稳定ZrO2(YSZ)作电解质,由于YSZ电导率低,电池必须在900-1000℃的高温下操作,从而对电池连接、密封材料等的选择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并使电池成本居高不下,限制了其推广应用。所以,降低操作温度,开发可在中等温度(450-800℃)下运行的SOFC,是实现其商品化的关键。其中较为有效的途径,一是选择在中等温度下即具有较高氧离子电导的电解质层材料,如具有萤石结构的掺杂CeO2(DCO)材料和具有钙钛矿型结构的掺杂LaGaO3(如镧锶镓镁LSGM)材料等,二是采用薄膜化的制备技术来降低PEN结构中电解质层的厚度,因为降低电解质层的厚度可以降低氧离子通过的欧姆阻抗损失,提高电池的功率输出。另据《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香山科学会议第97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香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PEN多层膜,其特征在于:作为阳极/电解质/阴极(PEN)多层膜支撑体的NiO+DCO多孔阳极的厚度为0.5-1.0mm,其中的NiO含量沿厚度方向呈连续梯度分布,由燃料室侧至电解质侧NiO的重量含量由70-80%变化至50-60%,相当于Ni的体积含量由60-70%变化至40-50%,晶粒度由5-8μm变化至1-3μm;多孔阳极的孔隙率为30-50%,孔隙大小为1-8μm;该多层膜中DCO电解质层由粒度在0.05-4μm范围内的DCO原料制成, 电解质层厚度为20-150μm,相对密度高于96%;该多层膜中的阴极层是具有钙钛矿结构的LaCoO↓[3]多孔薄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广耀程继贵李海滨夏长荣刘杏芹彭定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