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261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18
将电力以非接触的方式供给至受电装置(200)的非接触供电装置(100)包括:传输交流电力的送电电路(130);以及具有送电线圈(112)的送电谐振部。在所述受电装置所具有的受电线圈(212)相对于所述送电线圈相对的相对状态下,以使所述送电谐振部的输入阻抗变小的方式设定,且在所述受电线圈未相对于所述送电线圈相对的非相对状态下,以所述送电谐振部的输入阻抗变大的方式设定。抗变大的方式设定。抗变大的方式设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非接触供电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援引
[0001]本申请以2019年7月25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9

136680的日本专利申请以及2020年5月19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20

087198的日本专利申请为基础主张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以参见的方式纳入本文。


[0002]本公开涉及一种非接触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3]日本特开2019

71719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无线供电系统,其包括:以并联的方式与高频电源连接的多个送电线圈;以及装设于移动体的受电线圈。在高频电源与各送电线圈之间配置有电流控制元件(例如饱和电抗器),该电流控制元件中,当从高频电源向送电线圈流动的电流小于阈值时,阻抗上升,当从高频电源向送电线圈流动的电流为阈值以上时,阻抗下降。由此,配置于未与受电线圈相对的送电线圈的电流控制元件的阻抗上升,抑制了从高频电源向送电线圈供给电流。
[0004]然而,在现有技术的结构中,需要与构成用于非接触供电的送电谐振电路的送电线圈以及谐振电容器分开地包括使阻抗改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非接触供电装置(100),将电力以非接触的方式供给至受电装置(200),所述非接触供电装置包括:送电电路(130),所述送电电路传输交流电力;以及送电谐振部,所述送电谐振部具有送电线圈(112),在所述受电装置所具有的受电线圈(212)相对于所述送电线圈相对的相对状态下,以使所述送电谐振部的输入阻抗变小的方式设定,在所述受电线圈未相对于所述送电线圈相对的非相对状态下,以使所述送电谐振部的输入阻抗变大的方式设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电谐振部具有送电谐振电路(110),所述送电谐振电路包括所述送电线圈和送电谐振电容器(116),在所述相对状态下,以通过使所述送电谐振电路成为谐振状态而使所述送电谐振电路的输入阻抗变小的方式设定,在所述非相对状态下,以通过使所述送电谐振电路从所述谐振状态偏离而使所述送电谐振电路的输入阻抗变大的方式设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电谐振电容器具有与所述送电线圈串联连接的结构。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相对状态下,以使所述送电谐振电容器的电容量降低的方式设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电谐振部具有:送电谐振电路(110),所述送电谐振电路包括所述送电线圈和送电谐振电容器(116);以及滤波器电路(120),所述滤波器电路配置于所述送电电路与所述送电谐振电路之间,且包括滤波器用线圈(124)和滤波器用电容器(122),在所述相对状态下,以通过使所述送电谐振电路成为谐振状态而使所述送电谐振电路的输入阻抗变小的方式设定,且在所述非相对状态下,以通过使所述送电谐振电路从所述谐振状态偏离而使所述送电谐振电路的输入阻抗变大的方式设定,或是,在所述相对状态下,以通过使至少所述滤波器电路成为谐振状态而使所述滤波器电路的输入阻抗变小的方式设定,且在所述非相对状态下,以通过使至少所述滤波器电路从谐振状态偏离而使所述滤波器电路的输入阻抗变大的方式设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用电容器以及所述送电谐振电容器具有与所述送电线圈串联连接的结构。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相对状态下,在设定成使所述送电谐振电路的输入阻抗变大的情况下,以使所述送电谐振电容器的电容量降低的方式设定,在设定成使所述滤波器电路的输入阻抗变大的情况下,以使所述滤波器用电容器的电
容量降低的方式设定。8.如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电谐振电路具有并联串联谐振电路,所述并联串联谐振电路包括所述送电线圈以及作为所述送电谐振电容器的、与所述送电线圈串联连接的串联电容器(116s)和与所述送电线圈并联连接的并联电容器(116p),所述受电装置具有受电谐振电路(210),所述受电谐振电路包括所述受电线圈以及与所述受电线圈串联连接的受电谐振电容器(216),所述串联电容器的电容量是可变的。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电容器的电容量也是可变的。10.如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电谐振电路具有:串联谐振电路,所述串联谐振电路包括所述送电线圈以及与所述送电线圈串联连接的所述送电谐振电容器;以及中继谐振电路,所述中继谐振电路包括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将也高桥英介角谷勇人山口宜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